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民族中学 651499
摘要: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合理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物教学,应该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不仅能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本文主要探究初中生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物;心理健康;措施分析
引言:初中阶段的学生不管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并且发展速度较快,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导致他们情绪上有很大波动,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所以在初中教学时,生物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生物知识有效的整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在学习时能学习心理教育知识,促进初中学生健康发展。
1.对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积极优化,有效的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以往传统模式大部分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都放在数学、语文以及英语这三大主科上,对生物以及地理、化学等学科不是很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理念以及模式已经发生较大的改变,初中生物教育也开始被重视起来。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对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所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对教学手段积极创新和完善,尽可能的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渗透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着更加直观的了解,还要掌握其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在室外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野外,亲近大自然,感受清新的自然环境,对植物生活的状态要积极探究,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讨论与分析,教师还可以问学生和我们讲课的教师环境有什么不同,教师能有效的把知识渗入到学生交流中,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学生心理素养。
2.对初中生物教学环境不断优化,积极创造健康的教学氛围
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来说是比较多大的,通过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还会超过学习带来的压力。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轻松的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平铺直叙的讲解,学生对知识只有模糊的概念,没有具体感受。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绿色植物被破坏以及环境恶劣的视频,这样做的目的能让学生心理上有一种震撼感。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绿色植物对生物圈能够什么作用呢?如果对其破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就会勇于说出身边绿色植被被破坏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对知识的学习有效落实,同时还能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在自觉中能改变心理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对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渗透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都比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材内容做到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还要对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促进教学流程的完善性。另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坚持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要把教材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对知识教育有效落实,还能培养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对知识体系积极构建,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能坚持不懈,共同进步。
4.对课文人文关怀给与高度重视,积极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
初中学生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以在陌生的生物课堂上几乎不能做到放松的学习,导致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给与人文关怀,为学生营造重视人文关怀的生物课堂环境,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和考虑问题,和学生做朋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能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一种亲切感,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做的目的才能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一言一举都能对道德观念要求遵循,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综合素质,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对教学观念不断改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让学生能从主观意识上接受生物知识,还要对其加以消化,变为自己的知识。例如:在对解题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讲台上解答,和教师开展角色呼唤,积极培养学生在生物课堂上体验当教师的感觉,和教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这样做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教师的感觉,当学生在讲解上解题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易和辛苦,进而能体谅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
5.对学生情感共鸣进行有效引发,不断的创造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引起共鸣心理,虽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上,但是也应该对学生给与相应的鼓励,这样能有效消除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抵抗心理。教师要尽最大限度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还能掌握牢固的生物知识。另外生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阶段,处于第二性特征开始发育,对“性”会存在困惑,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引起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鸣,学生传递和“性”有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对“性”有正确的理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师在生物教学时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渗透,同时还要把生物教材中美好的事物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前提下还能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转变,加强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海.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OL].中国培训:2018-04-13
[2]张昆.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OL].现代交际2018-04-13
[3]杨宝印.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04.
论文作者:李晓菊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4月总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生物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4月总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