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股骨近端钢板与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论文_陈勇吉1,江向明1,胡力1,刘辰星2

陈勇吉1 江向明1 胡力1 刘辰星2

(1崇州市人民医院外二科 四川 成都 611230)

(2崇州市人民医院手术部 四川 成都 611230)

【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症,采取一般股骨近端钢板与 PFN 两种手术方法,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本科随机抽取2014 年8月到次年 8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30名,其年龄在47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岁。对这30名病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5人,甲组采用普通股骨近端钢板固定,乙组采用 PFN 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时长,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予以对比观察。结果:对比二组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所长,加强控制和注意该两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需结合实际来选择内固定方法。

【关键词】 普通股骨近端钢板;PFN;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74-02

The Comparison of Ordinary Steel Proximal Femur and PF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hen Yongji, Jiang Xiangming, Hu Li No.2 Department of Surgery,Congzhou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12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rdinary steel proximal femur and PF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 Select randomly 30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from the department during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5 aging from 47 to 89 years old whose average age is 68 years old. And randomly divide the 3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with 15 patients each group. Division Ⅰadopted fixation with Ordinary steel proximal femur while Division Ⅱ adopted PFN fixation. Record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and hip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 in order to compare and observe. Results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ing the quantity of bleeding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hil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comparing hip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Conclusion The two kinds of surgical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Tighten the screw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And we should choose the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 practically.

【Key words】Ordinary steel proximal femur ; PFN(proximal femoral nails);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较常出现。传统的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静养,极其容易带来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对老年患者,更是增加了其不利影响,传统的治疗手段是引发老年患者功能性障碍以及致死的主要原由[1]。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恰当的手术治疗可以增强疗效,研究分析本院于2014年8月至次年8月接受治疗的30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方法,现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到次年8月于我科治疗的30名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包括男性16名,女性14名;年龄为47到89岁之间,平均年龄68岁。其中包括18名摔伤患者,6名交通伤患者,6名其它伤患者。骨折类型均是闭合性,利用Evans-Jensen分型: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Ⅳ型、逆粗隆骨折人数分别为3人、7人、6人、7人、6人、1人。利用普通股骨近端钢板治疗的患者与(普通股骨近端钢板组)与采用PFN治疗(PFN组)人数各占一半。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方面相平衡。

1.2 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先检查所有患者X线结果,入院后立即开始胫骨结节骨牵引术或者股骨髁上骨牵引术,同时加强控制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性疾病。两组患者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呈仰卧位,患侧臀部稍高,患肢外展微内旋。

1.2.2甲组(普通股骨近端钢板组):股骨上段外侧切口,找到股骨大粗隆,确定切口部位和长短,进行纵形切口,骨折部暴露于外。利用纵向牵引和内外旋达到解剖复位,置入适宜的锁定解剖型钢板,借助克氏针固定近端,C臂机透视位置良好后,拧入螺钉。3个半螺纹松质骨螺钉于股骨颈处固定好头端的三个大钉孔,远端枚枚拧入锁定螺钉。大粗隆部用可吸收线捆绑复位后的粉碎骨块。在切口部位放负压引流管后层层关闭。

1.2.3乙组(PFN组):取股骨大粗隆上九厘米处向远端作约四厘米的纵切口,从大粗隆顶点处往髓腔置入导针。C臂机透视位置良好后插入PFN。借助瞄准器把加压螺钉的导针置入股骨颈。导针正侧两位均需处在中部,借助瞄准器依次打入防旋钉以及股骨远端的锁钉固定,放置引流后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就30名患者进行合并症治疗,病情平稳后开始手术,分别加6至7d静脉点滴抗生素、抗凝剂,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第28~42天在开始扶双拐负重行走,第42~56天依照骨折类型与X线结果,尝试下地扶拐负重行走训练。定期复查,当骨折恢复良好后,开始离拐负重行走。

1.4 观察指标

①对甲、乙二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长短以及术后愈合时间长短进行对比观察。②对甲、乙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标准即采取术后1年Harris标准评分,优:90至100分,良:80至89分,中:70至79分,差:低于70分。

1.5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5.0统计学软件,t检验法,通过x-±s统计结果,当P<0.05时,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甲、乙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手术时长对比:对比得到,两组中前两者有统计学意义,均为甲组大于乙组;后者无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 甲、乙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愈合时间比较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大部分专家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在采取合适的内固定治疗后,一方面可以减低髋内翻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大减低卧床并发症,优化生活品质。现如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系统包括髓外内、髓内内固定两个系统,本研究中的普通股骨近端钢板属于前者,PFN属于后者。目前,国外使用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人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起到了较好的疗效,但现今仍存在一定争议[2]。在中国还没有广泛开展。本文主要是利用普通股骨近端钢板与PFN两种固定系统做比较研究。

普通股骨近端钢板的近端三个螺钉从三种角度置入股骨颈,形成稳固的三维立体构型,和接骨板锁定形成牢固的内固定支架,加强了股骨头颈的抓持能力,很好的避免拔钉情况的出现,同时防旋转与抗剪切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接骨板与骨皮质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骨膜受损现象,从而保护骨折端血运,促进骨折愈合。也有专家表示,锁定型解剖钢板的生物力学强度相比PFN弱,特别是抗弯应力,太早负重易降低了内固定的牢固性,常会出现卧床并发症[3]。就术后恢复时间来看,锁定钢板组比PFN组长。

PFN对反转子间骨折以及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较为适合,通过它的巧妙设计对转子部起到很好的稳固作用,术后可早期负重,可以很好地控制股骨颈骨折块的旋转未定性,远端设计能增加髓内针可屈度,分散应力,减低手术时长,更加适用于老年患者,但对单纯或合并股骨颈、股骨干与低位股骨转子下骨折则效果不明显。生物力学研究发现,就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而言,PFN的抗压缩与抗扭转能力相对一般股骨近端钢板更具优势。PFN是通过髓内固定,承受力的轴心更加向内,能够有效的抗疲劳,其力学和生物学特性均较普通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强[4]。

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到,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内固定时,两组出血量普通股骨近端钢板组多于PFN组,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愈合时间PFN组短于普通股骨近端钢板组。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无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两种内固定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临床中对两种手术方法的选择并无定性要求,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其骨折类型、生物力学性质、以及病人本身情况来确定内固定方法,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及手术方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等,使其疗效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仲伟,施新革,李学民等.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08:853-856.

[2]赵福昌. 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早期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3]罗晓彬,张根生,刘坤,孙鹭.锁定钢板固定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5,08:1157-1159.

[4]安宁,刘康,何智勇等.锁定板PFN及DC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J]. 河北医学,2013,10:1472-1474.

论文作者:陈勇吉1,江向明1,胡力1,刘辰星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普通股骨近端钢板与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论文_陈勇吉1,江向明1,胡力1,刘辰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