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闫胜男

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闫胜男

(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目前的供电公司积极引进技术先进的配电设备,而且配网的自动化系统接线中,也要不断地技术改造,实行配调一体化设计使得环网的运行实现了开环模式,供电为多个电源点提供。配网的自动化运行包括两个领域,即配电领域和用电领域。在具体施行中要结合电网运行实际进行配网结构优化,以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本论文针对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系统;配调一体;系统设计;实现

引言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在运行中不仅消耗的电能量大,而且负荷具有很高的密集程度。如果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够畅通,就容易产生故障。故障处理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必然会对电能的供应造成负面影响。为了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就要改造配网系统,将原有分散结构设计的配网一体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这就需要设计调配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以真正意义地实现配电网的一体化运行。

一、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在对配网进行检测的时候停电过于频繁

供电企业在电能供应的过程中效率低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配电网检测中停电的频率过高,而且停电的时间相对较长,就会导致配电网的管理水平比较低。这就需要在设计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对检测配电网的技术措施予以完善,降低停电的次数。

(二)资源整合不到位

中国的供电企业中,多数没有根据供电需要整合资源,加之企业的运行中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实施统筹管理,就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就必然导致信息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存在障碍,难以保证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当然配电网的各项数据信息也会缺乏准确可靠性。

(三)电力设备之间兼容性不够

中国的供电企业对配电网设备的使用中,通常会采用新设备与旧设备搭配使用的方式。即便是同一型号的设备,由于版本不同,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性能也会有所不同。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电网的电能传输量也会存在差异,结果是主要的控制方和控制对象之间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存在故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也会受到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也会因此下降。

(四)配电网的管理机制缺乏合理性

供电企业的管理机制没有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整,依然采用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就必然做到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的有效结合,而且分工协作也把难以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没有从用电实际出发,就会导致配电网系统运行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配网自动系统缺乏时效性。随着配网的规模化发展,配网自动化系统就要在设计上不断地优化,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要相应地提高,以使得配电自动系统的设计更为完善。

二、设计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方法

(一)设计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设计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选择是,对于系统结构要分层设计,系统的功能要分级设计,对于配电网运行中的各项信息要集中管理。在对配电子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将配电设备分批次加入,对配电系统程序稳定地运行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对于各项资源信息要通过一体化,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信息资源浪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分层原则,同时系统的各项功能都会根据设计需求不断地完善,使得系统的技术水平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所使用的硬件设备要具有先进性,可以确保配网系统跨平台操作,配调一体化得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设计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设计

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中,监督控制模式为分层分级设计,配电自动系统可以划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为中心配调层,为服务器所组成,其权限是非常高的,对电网功能起到指挥的作用。服务器运行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是同一个数据库。为了使中心配调层设计符合国际化的运行轨道,对于配调中心可以采用Windows系统,与信息通信软件、电力监督控制软件等等相结合,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就可以使得配电网自动化运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数据库的设计要根据实际需要,接口的设计要通用化,以保证其兼容性,查询指令的运用更为灵活。

第二个层级是变电站层,其是第二重要的层级,所发挥的功能是对中心与变电站的子站之间的信息通信进行协调。在对这个层级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两个方面的问题引起注意。其一,对分层信息进行自行处理,中心配调层不再依赖变电子站,使得系统的工作量有所降低;其二,对遥控终端进行检查,发现故障问题就要及时处理。

第三个层级是中压网层,在整个的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这个层次是非常关键的,其设计效果对配电自动系统的运行质量以及所获得的成效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中压网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对控制的方式和信息通信的方式予以选择。在设计中所选择则的通信方式要以光纤为主,可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第四个层级是低压网层,作为左后一个层次,在整个的配电自动系统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所发挥的功能是对变压器的低压侧进行检测,当检测工作完成后,就要对中心配调层的通信、变电站层的通信以及中压网层的通信都要做好调配工作。

三、设计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

信息时代,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实现一体化,实现配网电自动化系统、光纤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等之间的融合。具体如下。

其一,将SCADA技术用于配电网自动系中,使得受控端实现技术创新,不仅信息采集的速度快,而且还要对于信息综合处理。受控端的综合化可以高效实现目标,受控端的规模也会相应地变小,配网系统得以简化,使得电网数据更为准确可靠。对于配网自动系统进行监督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获得信息,这就要求通信系统不仅容量大,还需要具有非常大的荷载能力。通过运行光纤加速信息传输的速度,保证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

其二,将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配网自动系统中,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优化配网自动系统,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其三,根据负荷的差别采用分布式电源,可以使电网损耗降低,电能的使用效率就会有所提高。配网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可以保证电网运行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配电自动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可以对电网监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有效解决。供电企业要提高配电能力,就要保证电网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配网各项功能的一体化运行、资源实现共享,使得电网的供电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火炼.浅谈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5):156—157.

[2]李嘉旭,高明博.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本钢技术,2015(02):39—41.

[3]彭晖,任远,宋鑫,陈宁,葛以踊.基于双核架构的分布式地县配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04):75—76.

[4]任亚军.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189—190.

[5]盛开楠.关于配网营配调一体化管理配电台区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顾永翔.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研究[J].科技与质量,2015(12):170—170.

论文作者:闫胜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3

标签:;  ;  ;  ;  ;  ;  ;  ;  

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闫胜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