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后产妇焦虑、抑郁症状的病因,你知道吗?
(1)完美主义。部分女性群体因完美主义,产后实际状况难以和期望值相同步时,往往不会或不愿求助他人,更谈不上母亲角色的转变。同时,若丈夫照顾孩子时间少,且在忽视精神支持的同时,使产妇面临巨大心理压力,滋生负性情绪。
(2)情绪波动。孕期情绪波动是引起产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键,例如搬家、战争和亲朋离世等因素,均会诱发产后焦虑抑郁症。
(3)内分泌变化。妊娠分娩期间,机体内分泌环境呈现显著变化,而在产后24h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而这也是引起产后焦虑抑郁症的生理学诱因。报道显示,分娩前胎盘类固醇水平可达到巅峰,情绪尤为兴奋和愉快;分娩后因该水平降低,引起抑郁表现。
(4)遗传因素。存在家族精神病史,尤其是抑郁症史的产妇群体中,产后焦虑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群体。
(5)躯体疾病。若产妇表现为躯体疾病、残疾等状况时,往往会诱发产后抑郁,譬如感染、发热和中枢神经易感性。
2、你该知道的产后产妇焦虑、抑郁症状表现
2.1 核心症状
产后焦虑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后存在的症状表现,多见恐惧、焦虑和易激惹、担忧自身及婴儿健康等,较为严重时还会丧失自理能力、婴儿照顾能力,个别情况下还表现为思维错乱和嗜睡,诱发自杀倾向。报道显示,50-90%左右的产妇均面临产后焦虑抑郁症状况,轻者可自行痊愈,重者需入院治疗。同时,产妇还表现为兴趣缺乏,即感受不到乐趣,不愿参与社会活动等,甚至还表现为疏远亲友,逐步丧失生活信心。
2.2 心理症状
(1)自卑。产后产妇因焦虑抑郁症,自卑观念尤为明显,且在自暴自弃的前提下,对家人充分敌意和戒心,严重时还表现为妄想。
(2)认知症状。多见认知功能障碍,譬如记忆力下降、计算和理解能力减退、判断能力减退。
(3)敏感多疑。产后忧郁情绪低落表现为自责自罪、妄想和嫉妒、无价值妄想及罪恶妄想等等状况。
(4)自杀。是目前产后产妇焦虑抑郁症常见症状,且在不明确表达或否认自杀倾向及行为的前提下,难以被家人所察觉,最终引起不良事件,多为自杀或杀婴等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该知道的护理干预措施
3.1 基础护理
(1)睡眠护理。对于产后产妇焦虑抑郁症,多由居住环境、早醒和失眠等因素引起躯体疼痛,且在重度失眠的情况下,加重病情。为预防焦虑抑郁症,则可在精准产妇睡眠状况的同时,明确失眠或早醒的诱因,通过亲人疏导和情感鼓励的方面,减轻患者不适感,延长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
(2)饮食护理。诸多产妇表现为食欲减退,可按照其病情,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多食易消化和高热量食物,且在增强其食欲的同时,注重饮食卫生。
(3)安全护理。打造相对安全、舒适和安静等居住环境,禁止在产妇居住区域内出现自杀类物品,譬如刀、玻璃和绳子等;生活设施也应具备安全性原则,切勿刺激产妇,禁止和其他焦虑抑郁症患者想去接触,以免情绪间的感染和传递。
3.2 心理护理
(1)医护人员。应将产妇视为亲人,通过合理交谈和鼓励的方式,对其情绪予以有效疏导,提高其照顾和哺育婴儿信心等。再通过社会支持系统,有效评估产妇心理状况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指导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做好角色的转变。
(2)家庭人员。对于丈夫,应兼任家长职责,在合理调节夫妻和孩子间生活方式的同时,为产妇予以关心和爱护,再通过婴儿喂养、护理等知识的学习,为产妇提供有力指导。同时,还可对产妇语言及行为予以精准把控,在明确其内心想法的同时,分析问题成因,防患于未然。若产妇情绪不稳定,则应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和行动感悟,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提高生活信心。
4、产后焦虑抑郁症五大误区
误区一。产后焦虑抑郁是新手母亲常见表现,常感力不从心、疲劳,且还会历经“宝宝综合征”的心理趋势。而产后抑郁情感表现尤为强烈,且心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不仅无法和宝宝玩耍,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使宝宝无法感受到爱护与温暖,倍感内疚。
误区二。分娩后未表现为产后焦虑抑郁症,则不会患有。但不尽然,产后1年均是产后焦虑抑郁症高发时期,不可忽视。
误区三。产后焦虑抑郁症可自行痊愈,无需用药。“宝宝综合征”持续时间约为4周,且自动痊愈;但产后焦虑抑郁和其他病症存在明显差别,未经有效治疗和护理是难以痊愈的,特别为重症应入院接受专业治疗。
误区四。产后焦虑抑郁症多表现为虐儿倾向。但事实却与之相差,和产后精神病相比,产后焦虑抑郁症虽未生命安全无任何威胁,还会存在自虐和虐儿现象,一旦表现为该类心理倾向,应立即告知家属或医师,寻求对症救治。
误区五。补充睡眠,产后焦虑抑郁症即可康复。正解:补充睡眠虽可减轻产后焦虑抑郁症表现,也是产后常见躯体康复行为,但产后抑郁仅通过睡眠是难以治愈的。
论文作者:杨红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症论文; 表现为论文; 抑郁论文; 症状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