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冀建春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冀建春

冀建春

(大名县龙王庙镇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实施之后,对朗读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以及语言交流的重要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朗读教学更多的演变成机械式朗读,这显然阻碍了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反思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开拓新的朗读教学模式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创新朗读教学

1.引言

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则是构建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重要载体,其中朗读教学方法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模式,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进而促进学生通过朗读促进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促进对课文内涵的顿悟。而且朗读教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小学教学的基础,甚至在我国古代教学中,将很多哲理、历史、信仰编写成朗朗上口的读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些都是古代学生语言教学入门的读本,当然随之时代的发展,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自然创新旧有的朗读载体,通过创新的现代朗读方法以及选材合适时代发展以及精神的读本来锻炼和培养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并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下面就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进一步探讨创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模式。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多,学生在课后练的多,但是却因为没有老师指导,往往导致学生机械朗读,朗读时投机取巧,漏字、错字以及喊读,唱读等各种不正确的朗读模式出现,不能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领悟文章中所体现的内涵和意义。

2.1 不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对文章的字、词以及句子和整片文章的中心思想说透,学生通常只要死记硬背基本上就能够考到一个好成绩,正是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下,老师漠视了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力,这一点甚至要比古代的私塾老师做的更差,孩子们只是机械的记录老师的教学大纲的内容,不能够进入文章中所谈论的意境中,自然就不能够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更不能够领悟文章中所谈论的妙思哲理。

比如拿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文教学中,朗读就是一个能够迸发学生想象力和顿悟的重要手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让学生通过朗读才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到恢宏的景色描写中,同时也能够领悟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将景色和哲理融为一体的写法正是这类古诗文的精髓所在,如果仅仅枯躁的讲解诗文大意,但是却没有朗读作为辅助,自然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语感以及感悟力。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而这个吟恰恰是领悟诗歌魅力的钥匙。

2.2 忽视学生对文章的深刻领悟及反思 。

也有不少老师为了开创自己的特别的教学风格,往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课堂变成了表演的闹剧,学生在自己组建小组后,往往不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刻交流,相反却在老师的引导下搞一些不找边际的谈天说地,甚至通过多媒体课件表现一些杂七杂八的技艺,在课堂上文章都没有读通,又怎么能够将文章读懂,更谈不上对文章思想的深刻反思。实际上很多文章在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可能就是真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那就可能会出现别样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探究力显然更加重要。

2.3 小学语文朗读小学生常见的朗读形式问题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在教条主义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老师忽视学生的理解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朗读教学走过场,不懂得掌握正确的方法,甚至有些老师自身的个人素质本身就相对较差,自己也没有搞清楚如何进行朗读教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前的小学生朗读主要体现下面两个问题。

其一是拉长调喊读。这种朗读形式主要盛行于低年级的小学。小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常常是眼睛看着文章,扯着脖子看着手指一个个独立的文字,拉着长调在喊读。朗读转变了一种念字。朗读没有词,也没有巨资,没有流畅度。更谈不上汉字的韵律眼镜。不能够彰显抑扬顿挫的意境之美。形成这种朗读习惯自然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无关系,老师在教学中为了统一朗读标准,重视对文章的深度思想讲解,却忽略了对学生语感和领悟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和文字之间不能够产生心灵上的沟通,于是就出现了叫喊阵阵的朗读环境。

其二就是类似和尚念经式的哼读,这种朗读习惯主要在高小的学生群体中出现,主要表现为朗读声音小,语速快,嘴唇翕动,腔调节奏固化,发生含糊,语言不能够辨别,缺乏重音和预调的起伏,不能够感受文章的意境。而导致这种现象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不愿意大声朗读,于是就把之前的喊读变成了默读和正常声音之间的一种念经式哼读。这种阅读习惯实际上是之前喊读的继承。

3.创新的朗读教学模式分析

3.1 创新朗读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朗读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应该成为课堂上弹奏的语言乐章。老师在创新的教学实践中,不仅仅要注重朗读方法的传授,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感情培养,朗读是书面语言的声音化,将无声文字转变成有声语言的方法。通过朗读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文章含义,领略文章意蕴。朗读形式要呈现多元化,不仅仅是抑扬顿挫的声音表现,同时还包括默读、诵读以及精读和略读,探究式阅读等多种模式,让学生能够自由组合这些朗读模式,才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最为基本的自主学习语文能力。

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任务明确,一个任务对于一个朗读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进而品位文章意境。而这个过程则是训练通过多种语调来体现出这种意境的能力。然后就是范读准确展示,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老师自身的声情并茂的演读,让学生体会。最后就是指导学生会读,朗读教学的目的最终自然就是让学生会读,能够根据老师的范读来总结,并自我联系,从而发展朗读语感。

3.2 创新的朗读教学方法 。

3.2.1给朗读腾出时间。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年级和教材大纲要求合理安排语文课的朗读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将一篇课文朗读完全。要让学生做到朗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发声正确,不产生破句和破音,当学生朗读完成之后,老师要及时的做出朗读评议,分析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课后朗读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2.2多元化的朗读形式 。

在针对小学生的朗读训练中,要注重多元化的方式,将朗读和默读以及精读、略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创设朗读环境,同时注重合理控制朗读时间,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读,争着去读的局面,比如老师可以在上课前,请一名学生朗读一下课文,这时候就会产生抢着去朗读的局面,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2.3精选朗读的训练 。

对于某些语言意境很美,同时语言具有极高的韵律,比如古诗文就具有极高的朗读价值,老师此时就需要对此指导学生精读,教给学生停顿技巧、轻重音转变,语调和语速的合理运用,此时一般需要老师上课时进行演读,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之后,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形成科学且合理的朗读方法。

3.2.4创新朗读方法 。

一篇课文的不同朗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一般而言朗读形式多种多样,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不应该是固定的朗读模式,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来获得阅读的体验和感觉,这才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此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内容,在设计阅读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自我创新,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丛一.朗读教学的四个方法[J]. 中国民族教育. 2011(03)

[2] 丁佐兵.试论朗读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J]. 文理导航(上). 2010(03)

[3] 陶宏春.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2(06)

论文作者:冀建春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冀建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