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管理措施论文_于菊嫄1,刘保胜2

土建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管理措施论文_于菊嫄1,刘保胜2

摘要:土建工程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土建工程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做好土建施工做好土建施工,保证土建工程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土建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管理措施

一、土建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技术管理关系到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工中的每一道工序,直接与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等相连相连,因此,在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必要和有益的。加强技术管理的优点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技术管理的优点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1.1可以保证工期可以保证工期。

施工中施工中,只有施工人员掌握了相应 的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才能完成工作作。加强技术管理可以增强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施工速率,有力地保障了工程按时完工有力地保障了工程按时完工。

1.2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工人的施工水平理可以提高工人的施工水平,工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最终的质量终的质量。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可以间接地提高工程质量量。对工人进行施工工艺培训,使其按照规范施工,提高标准准,尽可能地提高工程质量。

1.3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安全性

加强技术管理管理,就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会对具体的施工工艺做出说明体的施工工艺做出说明,还会有有关安全施工的内容。在培训中训中,一方面,提高了工人的意识,增强了施工水平,按照施工规范来操作规范来操作,减小危险。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意识,工人在施工中更加注意施工中更加注意。提高了安全性。

二、土建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分析

2.1混凝土的保护层及使用荷载问题

目前建筑施工中普遍忽视混凝土保护层和使用荷载的问题。绝大多数施工单位不会在钢筋下面增加预制垫块作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少数施工单位会用小石子做一层简单的铺垫。但小石子本身具有滚动不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走位的问题,另外小石子的厚度是不一致的也就造成了混凝土的保护层厚薄不统一,这也是不符合施工规定的,直接影响了后续土建基层的铺垫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为了对混凝土的保护层进行保护,一些施工单位会上提楼板的钢筋网片或钢筋骨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会造成钢筋网或骨架的移位问题,甚至造成骨架的变形,从而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在混凝土浇筑几天后就开始施加其他荷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如果过早承受荷载,会造成输送和开裂的问题,从而影响楼板的强度。按照一般的施工规定,混凝土完成浇筑施工后,要进行21 d~28 d的养护后才能开始承受较重的荷载。

2.2变形缝问题

变形缝问题是土建施工中技术难度较大的一类问题,由于现代建筑对表面造型、空间结构造型等都具有较复杂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变形缝的施工也变得复杂多样,施工过程中的复杂度大大提升,而对变形缝的处理不当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严重时还会引起建筑物裂缝、漏水、渗水等问题。传统的变形缝技术是直接对铝板进行弯折处理,这种处理方式需要施加较大外力,且弯折后铝板不能再进行二次的改造,不能适应建筑物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后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3土建施工中的深基坑问题

深基坑支护是建筑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支护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足会严重影响支护施工的效果。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要认真分析施工方案,并对当地的环境特点进行仔细的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施工方案的不合理、不可行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浪费施工资源等。在对施工图纸和方案进行设计时,存在压力计算结果准确度较低的问题。要利用物理力学相关的知识对于施工现场的力学参数进行计算,根据压力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等,因此力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在计算过程中要考虑深基坑支护施工对土壤结构可能产生的应力及土壤对施工材料产生的抵抗力等。

三、加强土建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

首先是保证快速的运输,混凝土从完成搅拌并从搅拌机中卸出到送到浇筑地点、浇筑完成之间的时间要小于 60 min。如果采用泵送的传输方式,要保证泵送能够连续工作。如果出现了中断工作的情况超过 45 min,或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出现了混凝土分层离析的现象时,应当立即使用压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保证受料斗内保持有一定量的混凝土从而避免吸入空气而堵塞管道

其次是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前做好准备工作,核实相关的参数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清除浇筑现场的垃圾或杂物。如果施工对象是干燥的非粘性土质,则需要首先用水进行清洗、湿润,清洗的程度以保证土质湿润但不积水为宜。浇筑的模板、预埋件等要符合施工要求,且清理完毕。相关的隐蔽工程、预埋件等要求验收合格、符合质量的要求,配套的照明、机具设备、运送道路等准备妥当。

最后,要注意混凝土的养化工作,主要包括喷水湿润养化、覆盖养化等方式。一般尽量避免在极寒的天气下进行浇筑施工。施工完成后要加速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的现象。

3.2加强施工变形缝控制

针对装饰线条多且复杂的外墙,直接对铝板弯折处理的技术不再适用,不能满足复杂走线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铝制的变形缝挡水板将其与墙面连接起来,采用的变形缝挡水板的式样可以根据变形缝的具体情况和性质进行选择。变形缝挡水板需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预埋操作,其中进入混凝土的部分宽度要超过 80 mm,且保证伸出混凝土的部分上下长度约100 mm。

首先确定铝板的位置线,之后将钢筋根据位置线焊接在梁钢筋上,再用铁丝将铝板固定在钢筋上,贴近铝板的位置附近插入钢管后用木楔挤牢起到固定的作用。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分层进行浇筑。混凝土应尽量做到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主要考虑一次混凝土浇筑强度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裂纹,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对接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或中埋式止水带。

3.3加强深基坑的施工管理

在施工开始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使一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技术细节等,强调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要求进行施工。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和质量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在施工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应对,保证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在施工开始后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技术参数等进行严密监控,对深基坑开挖的深度、边坡高度、水平标高等重点参数进行随时的抽查,对于水平、竖直放线标准度进行检查,并对钢筋的捆绑等操作进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管理,要选择正规的渠道采购,做好进场材料、设备的验收工作,严禁不合格材料设备进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土建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土建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措施对土建施工进行管理,进而促进我国土建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艳秋.岭澳二期核电站 BOP 土建工程施工管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6)

[2]于亚玲,李双作.给水管网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2)

[3]李 鹏,刘 淼.峡江水利枢纽土建Ⅲ标的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34(S1)

论文作者:于菊嫄1,刘保胜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土建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管理措施论文_于菊嫄1,刘保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