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继电保护异常处理论文_于珏

电网继电保护异常处理论文_于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结合电网继电保护实际,总结归纳笔者多年从事电网继电保护异常处理工作的方法。保护设备缺陷处理和电网故障分析紧紧围绕继电保护装置展开,详细介绍了替换法、电路参数测量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顺序拆除法、分段处理法,并逐一举例说明,旨在对综合、灵活应用继电保护各知识点,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网;继电保护;异常

在电力系统中,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承担事故防控以及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的作用。能够通过检测元器件故障并切除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当电力系统有故障产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开始发挥作用, 能够对故障进行实时检测并发出警报,进行电力系统预警。

1 电网继电保护故障处理

1.1 替换法

用正常的元件替换认为有故障的元件,可迅速缩小故障查找范围。这是处理保护装置内部故障最常用的方法。当认为保护装置、或一些内部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故障时,可用备用的插件替换之。如故障消失,说明故障在换下来的插件内,否则继续在其他部件查找故障。用此方法,要特别注意插件内的跳线、程序版本及定值是否一样,确认无误方可替换,并根据情况模拟传动。

1.2 电路参数测量法

通过监视二次回路各环节参数变化的来确定是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此方法主要用于检查断路器控制回路、信号回路或公共回路中一些故障。将回路某一段或一部分用短接线短接,判断故障是存在于短接线范围内,还是范围外,以此缩小故障范围。此方法主要用于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开路、继电器不动作、转换开关触点接触不良等故障。

1.3 对比法

通过对比正常设备与故障设备的技术参数,找出不正常设备的故障点。此方法主要用于接线错误的查找。如在定值校验过程中,发现测试值与预想值有较大出入,此时需要调整接线测试其他相别,从而确定故障产生原因。

1.4 综合分析法

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出问题的部位,再查找故障原因。如在状态检修巡检工作中,发现某线路保护装置出现纵联通道中断记录,另外了解到线路纵联保护通道中断出现在一次设备操作的同一时刻,经分析确认,故障原因为通道抗干扰措施方面,检查发现通道接口装置0 V接地线虚接,故障后果线路纵联保护拒动。

1.5 顺序拆除法

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按顺序解开,再依次恢复,一旦故障出现,就可确定故障支路。在故障支路内用同样方法查找更小的分支路,直至找到故障点。此方法主要用于查交直流绝缘、控制信号回路等故障。

2 电网继电保护事故处理

2.1 定值问题(误整定)

2.1.1 整定计算错误

如某电厂机组保护显示无故障跳闸。当时电厂主变中性点处于直接接地方式,事故发生后,调用保护装置动作数据发现:三相差动电流分别为1.31 A、1.237 A、1.330 A, 三相均超过定值(定值为1.2 A),经与设计和验收方确认发现,现场错误地整定了运行方式。即:主变高压侧电流使用主变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进行折算而不是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

2.1.2 定值整定错误

某变电站66 kV 线路发生倒杆故障,主变二次侧(66 kV)方向过流保护先于线路保护越级跳闸(失去选择性),造成变电站66 kV 系统全停。原因为主变二次方向过流保护时间定值为3.5 s,而实际动作值为3.01 s(线路保护过流时间3 s,实际动作值为3.09 s)。看错数、漏整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不仔细,检查手段落后,才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现场的继电保护整定必须认真操作,仔细核对,尤其要利用好通电检验定值这一关,才能避免错误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装置元器件损坏直接引起的事故

如某220 kV线路保护装置无故障跳闸,保护装置无动作信息,接入录波的跳闸开关量显示三次保护跳闸变位(断路器跳开前后均有),检查发现保护装置出口密封继电器损坏,触点粘连。接近或超过运行使用年限上限的保护装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应密切监视其运行状态,并及早安排予以改造。

2.3 回路绝缘损坏引起的事故

如某220 kV 变电站主变压器运行中无故障跳闸,重瓦斯保护动作。同时变电站内有直流接地信号。检查发现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启动跳闸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电缆很长,约400 m左右,对地绝缘只有几欧姆。在此情况时,由于电缆芯线对地电容较大,通过线间电磁耦合过来的干扰电压作用于跳闸中间继电器上,发生了重瓦斯保护无故障跳闸事故。直流回路接地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必须清除。另外接线端子距离较近的回路,长期运行静电灰尘积累,特定条件下易形成导电通路,亦应特别注意。

2.4 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误接线)

如某电厂220 kV出线由于外单位铲车误碰,造成A相故障,线路两侧保护装置正确动作,但在重合闸时电厂侧断路器产生“跳跃”现象。断路器连续开断后液压下降,断路器停留在合位后拒分。由于故障未切除,该厂220 kV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将母联及一条母线上的所有元件切除。检查发现:原因为该电厂侧操作箱中防跳继电器电压保持线圈极性接反。该分相操作箱中的防跳继电器在运行中曾经烧损,继电保护人员在更换继电器时没认真核对电压保持线圈的接法,将线圈接反。

措施:完善异常处理环节,不遗留隐患,利用定检对保护进行完整性校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接线改动较多,需要调试人员的细致认真,更需要验收人员的严格把关。

2.5 二次回路干扰造成的事故

如某变电站一回220 kV 线路C 相发生雷击故障,保护正确动作跳闸,C相断路器重合成功,再经30 ms 后无故障三相路闸,此时没有保护动作的三相跳闸信号,事故后模拟故障,现象复原,用示波器监测,发现启动STJ 回路在合闸脉冲消失瞬间有一个正跃变干扰脉冲(220 V脉宽为6 ms,满足STJ 继电器动作条件)。同时发现STJ 回路上接有很长电缆(三相不一致跳闸回路)。重合闸动作瞬间STJ 端电压有小干扰(32 V左右),在重合闸脉冲消失瞬间STJ 端有一个正跃变干扰脉冲,该脉冲幅值为220 V,脉宽为6 ms,原因:在断路器辅助触点切断合闸电流瞬间,合闸线圈中的储能通过长电缆间电容产生干扰脉冲施加于STJ上。

措施:避免跳闸启动回路接有很长电缆,三相不一致保护就地跳闸,防止线间电磁干扰误动作。执行反措,通过更换大功率且动作时间稍慢继电器解决。

2.6 误碰与误操作的引起的事故(误触误碰)

如某变电站继电作业人员在清理工作现场时,主变一次侧开关跳闸。原因是现场搬运工具箱时,碰到主变保护屏引起震动,造成手跳继电器接点连接出口,导致开关三相跳闸且无保护信号。措施:严格执行防“三误”规定,在有运行设备的屏柜上进行工作时,须认真谨慎,加强监护,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看错位置造成误起失灵、误触误碰、误跳运行设备、交直流接地和短路现象。

2.7 工作电源问题引起的事故

某变电站110 kV 线路发生出口故障,全站停电,并影响7 座变电站。事故原因:在故障发生后,中央信号直流小开关跳开,引发220 kV电压小母线失电,后备保护失去交流电压。距离保护失压动作出口(后备距离保护已经启动,TV失压闭锁逻辑在保护启动后不再起作用,须待整组复归后),导致四回220 kV联络线先后跳开。

结束语

上述事例说明直流配置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重视直流配置并严格执行反措要点,保证上下级直流开关的配合,采取重要直流电源和中央信号等站控其他电源应分别配出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晓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284.

[2]陈静,侯彦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运行因素及相关处理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1).

[3]朱时祥.关于继电保护的性能和检修措施探讨[J].今日科苑,2010,( 08) .

论文作者:于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电网继电保护异常处理论文_于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