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语地名音译中的语音对译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松松[1](2020)在《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贵州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田野调查和古今文献对照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地图等的学科知识对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进行分析。深入讨论了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的语言特征、汉语用字类型以及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的规范化途径。本研究结构为摘要、绪论、正文、结语。正文分为5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类型。主要分为9节:第1节论述苗语地名中以“山”为名的地名;第2节“岭”类地名;第3节“山坳”类地名;第4节“水”类地名;第5节“坪坝”类地名;第6节“地理方位”类地名;第7节“村寨”类地名;第8节讲的是“氏族支系”类地名;第9节“前缀qa33+专名”类的地名。第二章介绍了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的命名理据。有5节:第1节论述以生态环境命名的特征,这一节分为3个小节,第1小节论述表动植物的地名及特征,第2小节论述表地理位置和方位的地名及特征,第3小节论述表示地形的地名及特征。第2节因民间传说得名,分为3小节,第1小节论述因历史人物传说而得的地名,第2小节论述因故地传说而得的地名,第3小节论述因历史传说而得的地名;第3节因历史事件得名的地名;第4节因宗族分支得名的地名;第5节因语言习惯得名的地名。第三章介绍了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特征。分为4节:第1节全音译型;第2节全意译型;第3节混合型;第4节借用型。第四章描写雷公山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差异。分为6节:第1节论述苗语方言影响的汉字差异,又分两个小节,第1小节以“山”为名的地名,第2小节以“水”为名的地名;第2节论述同一语言在各地的汉语用字差异,也分两个小节,第1小节“tsa?55”类,第2小节“?a?55”类;第3节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的新旧用字差异;第4节论述苗语地名汉语用字差异成因,第1小节为苗汉对应不严格,第2小节为方音的差异,第3小节为文化交融和渗透。第五章论述苗语地名汉语用字规范原则及对策,分为2小节:第1小节论述规范原则,第2小节论述对策。本研究挖掘了蕴藏在雷公山苗语地名汉语用字中的用字心理、用字类型等,有助于雷公山地区更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另外,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现有地名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为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规范化提供参考意见。
周颖[2](2020)在《新加坡《叻报》音译外来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新加坡被开辟为自由港之后,橡胶种植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涌入。殖民者的行政语言英语、新加坡土着居民的语言马来语、华人移民带去的华语以及世界各国语言,共同构成了清末民初新加坡独特的多语环境。其中华侨作为新加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新加坡华文报刊业的开创与发展。于1881年创刊的《叻报》,作为新加坡第一份华文日报,记录了当时新加坡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研究清末民初新加坡华语的珍贵资料。本文以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叻报》音译外来词为研究对象,以期揭示清末民初新加坡华语的部分特征。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从来源语种的角度,将《叻报》中的音译外来词划分为英语、日语、马来语、俄语、法语、德语、梵语、拉丁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越南语、丹麦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泰语、波斯语、菲律宾语、爪哇语、突厥语、蒙语、女真语、粤语、满语这23个来源语种;其次从借入方式的角度,将《叻报》音译外来词划分为纯音译外来词、类化音译外来词、意音同译外来词和半音半意外来词这4类借入方式;最后,从词义范畴角度将《叻报》音译外来词划分为地名类、事物类、称谓类、抽象类4类词。第二章和第三章将《叻报》与新加坡、中国本土的其他报章进行比较,发现音译外来词的使用在同期新加坡华文报章中具有普遍性,是当时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一个词汇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也受同期中国本土报章词汇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叻报》音译外来词沿用至现代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甚至进入到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词汇系统里,而有些《叻报》音译外来词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第四章分析了影响清末民初新加坡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新加坡社会历史发展和语言接触两个方面,语言接触主要是英语、马来语、俄语等接触;影响清末民初新加坡音译外来词历时演变的因素主要有新加坡社会政治、经济、语言政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等。
徐莉[3](2020)在《从档案记载看清代满文翻译对音对策与实践》文中提出清代国家机关处理日常政务形成的各类文书由汉文、满文、蒙文、藏文等多种文字书写。相同内容的文书用不同文字书写,必然存在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对音的问题。针对满汉文人名、地名对音有误的问题,从清初至清末的诸位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制定了相应对策,颁发上谕,编纂字式颁行,校订史书等。后世遵循其做法,不断规范对音问题。但在公文实践中对音错误的问题并未完全杜绝,仍然存在因为人名音译错误发给双份钱、地名使用年久不宜改动等问题。清代对音对策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其原因主要有语言文字间差异、约定俗成的习惯等方面。
宋以丰[4](2020)在《“首崇满洲”观念下的清代前、中期翻译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首崇满洲”又称“满洲本位”,是满清政权的政治本质、基本国策与统治方针。同时,“首崇满洲”也是满清政权最为深层的民族本位思想,以及立法、行政的基础和依据。所谓“首崇满洲”,是指满清政府在政治实践与文化建设等领域中,坚持“满人首位”的原则,无论纲纪法度,还是用人行政,皆是为了坚守满洲根本,优化满人利益。“首崇满洲”观念的确立与实施,取决于满清政权的民族特性。清初以来,历代统治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宣称“满汉一体”的思想,并为此做了相应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但由于统治者对汉化、过度汉化的后果有着清醒认识,因而对“满汉一体”设置了条件、原则和底线。概言之,便是以满人利益、满洲文化为根本,保持满洲旧俗,维护满洲传统。作为满清政权的政治本质与基本国策,“首崇满洲”观念涵盖了清代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尤其是政治、文化领域,如“薙发易服”、“国语骑射”、“政权建构”、“职官系统”等,目的在于维护以满族为首的统治集团的优势地位和特殊利益。作为政权统治的基本出发点,“首崇满洲”观念也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引导、规范着满清政府治下的翻译实践行为,为后者进行有关翻译的制度设计、调整与改革等,提供了思想依据与制度保障。例如,翻译科考作为清代特设之科目,以及八旗科举之独特构成,建制上极富满洲特色,其应试者以八旗子弟为限,系旗人入仕、进身之专途,旨在维护“国语骑射”的满洲旧制,避免满洲文化被汉族所同化。翻译职官体系的创设与推行,如笔帖式、庶吉士(尤其是翻译庶吉士)等,也是为了因应统治需要,保障政治、文化实践的顺利推行。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使旗人享有独立于汉人之外的入仕、进身之阶,而且使他们增强了学习清语的兴趣,维护了“清字”作为“国语”的地位。无论是“笔帖式”制度,还是“庶吉士”制度,二者作为专为旗人,尤其是八旗满洲而设的制度性安排,或成为清代特有之官制,或沿袭前朝旧制,既为朝廷造就了治理人才,又使旗人坚守了翻译作为满洲本业的地位,为统治者推进国家治理,坚守“满洲本位”做出了积极贡献。清代旗学的广设也是“首崇满洲”既定国策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政治目的与文化意涵。自顺治朝始设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清代的旗学教育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如学生的选拔、教习的延聘、课程的设置、学业的考核等,不仅有效推动了满人的民族教育,塑造了积极进取的士人精神,培养了忠君爱国之才,而且通过教导八旗子弟娴习“国语骑射”以及满、汉双语之间的翻译,有效维护了满洲的民族特质与文化传统,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维护了“首崇满洲”的政治意涵。作为清代政治、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籍(书)的翻译与此同理。清初以来,统治者反复提倡“国语骑射”的基本国策,试图维护“满洲根本”于不坠,却又不得不进行文化整合,汲取汉族的文化精粹与治理经验,建构政权的“治统”与“道统”。正是在此看似矛盾的文化态度中,汉籍(书)的翻译得以生存和接续。清初以来的汉书翻译既面对《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也面对《金瓶梅》、《西厢记》等通俗作品。通过翻译这些作品,统治者成功撷取了帝王为政之道,完善了治国理念与模式,并通过引导、规范翻译事业,讲明法度,维护正统,将翻译当作巩固政权统治的策略与手段,更好地践行满洲本位主义思想。作为满清政权政治、文化政策的不同环节,翻译科考、翻译职官、翻译教育和汉书翻译等政策(或制度)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如翻译职官制度对翻译铨选传统的继承、翻译科考对翻译职官(如翻译庶吉士)选拔的影响,以及翻译教育与汉书翻译之间的互动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既有政治、文化上的需求,又有思想上的追求;既增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又维护了王朝体系的稳定、和谐与持续运作,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旗人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实现了统治者“首崇满洲”的既定国策。
罗巍(ORLANDI GIORGIO)[5](2019)在《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进行穷尽式的分析,并且强调欧美学者在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上的成绩(和局限),以及对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西方学者的构拟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本文以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对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为核心部分,但这一点并不代表本文将忽略近代欧美先驱者,如马士曼(Joshua Marshman)、艾约瑟(Joseph Edkins)、湛约翰(John Chalmers),等等。本文主要分六章:(一)第一章,主要讨论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的价值、理论、方法以及创新点;(二)第二章,可被视为“中外对比视野下的中国上中古音研究回顾”。本章按照音韵学发展来分期。在回顾中国传统研究史之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传统学者的成绩和局限,将中国研究方法与每外形成对比,尤其是西方研究方法,即分析欧美学者大规模的研究所继承的学术传统这样就构成了下一章展开的欧美学术史背景;(三)第三章,主要讨论近代欧美人尤其是传教士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最早的汉语上古音构拟出自艾约瑟的笔下;(四)第四章主要讨论高本汉对汉语音韵学和形态学所作出的贡献。此外本章还讨论高氏系统对後人(包括中国和日本学者在内)的影响,以及後人对高氏系统的接受度和批评;(五)第五章,主要讲高本汉之後的学者,从着名的法国语言学家马伯乐(Henri Maspero)和奥德利库尔(Andres Georges Haudricourt)到加拿大汉学家和历史学家蒲立本(Edwin Pulleyblank)到苏联的雅洪托夫(Sergei Yaxontov),从俄罗斯的斯达罗斯金(Sergei Starostin)到美国汉学家白一平(William Baxter)教授;(六)第六章,主要讨论白式系统後新的研究方法和构拟系统,如许思莱(Axel Schuessler)或白沙(Baxter&Sa.gart)系统。本章还讨论有关上古音构拟的一些问题以及上中古音研究的未来。
红德孜[6](2018)在《《钦定西域同文志》文献学研究》文中指出《西域同文志》,全名《钦定西域同文志》,是我国第一本以汉、满、蒙、藏、维及托忒六种文字相互对照的地名语源性辞典,其内容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各地的地名、山名、水名及准噶尔部、回部等各部主要人名。对人们认识和了解我国新疆等地,尤其是乾隆统治时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后人研究清代早期新疆等地历史、语言、地舆及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但至今学术界对《西域同文志》的研究还很薄弱,对它的研究多侧重于语言、语音学角度,其余研究评述多为介绍性内容,仅有着作及论文十余篇,大都未注意到这部书对地理学、文献学等学科的价值及对我国边疆社会、历史方面的影响。笔者拟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西域同文志》的纂修背景、成书时间、纂修者、体例、版本、内容及文献价值进行系统综合的整理研究,力图对《西域同文志》的研究做到全面、系统、准确,为新疆等地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化方面的概况做出更为真实、全面的反映。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针对选题意义、研究状况作详细的阐述,梳理并简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就《西域同文志》纂修的背景、纂修目的、时间、纂修者及体例进行分析概括,首先《西域同文志》的成书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及《西域图志》编修密切相关,其序言也提到要将二者相互对照,互为表里,其次,对乾隆敕命纂修《西域同文志》主要目的——做纲领指南、巩固边防、彰显伟业一一作概述,再次根据卷首的职名表,对纂修者傅恒等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根据卷首凡例,分析其体例特点;第二章对《西域同文志》现存版本进行了介绍并梳理版本源流,进行体例比对和内容核校,选出较好的版本;第三章对其内容进行概述,首先对《西域同文志》作为辞典,其分类系统的确定、解词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其次对其内容所反映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进行论述,最后对《西域同文志》中存在的若干错讹瑕疵进行考误,作些探讨;第四章将《西域同文志》与同样身为语言辞书的《五体清文鉴》进行对比,究其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第五章对《西域同文志》进行价值评析,提出看法,笔者认为《西域同文志》作为一部地名语源辞典,不仅具有丰富的学术、考据价值,而且其历史、现实价值更应当予以中肯。
孙明,汪丽[7](2018)在《从清代满汉合璧语音资料看满汉对音规律及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满汉语言相互接触,使满汉合璧资料大量出现。其中,满汉合璧对音资料从音韵角度揭示了满汉语言间的联系。以乾隆朝编纂的《钦定清汉对音字式》为例,通过满汉对音范围的选择,音节与音素的对应关系等内容,揭示满汉语言对音规律和特点。这不仅有利于人们理解清代满汉语音的互译类型和翻译规范,也能够为当前满语口语、满语地名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帮助和借鉴。
朱彤[8](2017)在《东北外来词地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来词是从外国语言和本国其他民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吸收来的词语,也被称为外来语、借词、借语、借字、外源词等。外来词研究一直是语言词汇研究、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外来词地名既包括外国语地名,也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地名。它在地名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兼具语言文化的二重性,承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从黑吉辽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乡镇级以上568个地名入手,结合地名学、史源学、翻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分析归纳法和计量分析法等对语料进行收集整理。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外来词地名的基本情况、语源特点、结构特点、命名理据及其展现的文化特征。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外来词研究和地名研究的大致情况,并对选题意义、研究内容、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等情况进行说明。第一章介绍东北外来词地名的基本情况,主要对黑吉辽以及内蒙古东部五盟市乡镇级以上的外来词地名的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外来词地名共568个,其中黑龙江省117个,吉林省99个,辽宁省53个,蒙东299个。第二章主要对东北地名中的外来词进行语源分析。除5个来源于外国语之外,其余全部来自民族语。有342个来源于蒙古语,数量最多。其次有141个来源于满语,23个来源于达斡尔语,19个来源于鄂温克语,15个来源于鄂伦春语,4个来源于赫哲语,2个来源于藏语。第三章对东北外来词地名进行结构分析,主要分为“专名+通名”、“专名+通名+通名”、“专名+专名+通名”三种形式,此外还有少量地名属于其它形式。此外对可以体现东北地域文化的通名进行简单说明。第四章对东北外来词地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主要命名方式有自然实体和社会人文两大类。其中以自然实体类为主,依地形地貌、动植物、矿产资源、生活用品、地点处所得名。社会人文类理据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精神文化方面。第五章对东北外来词地名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北地区的外来词地名,由北到南,数量逐渐减少;从分布上看,蒙东地区数量最多;从译借特点上看,音译占据优势;从语源上看,以蒙古语、满语为主;从语义上看,命名理据多为自然实体类;从文化上看,体现了东北的多元文化特征。第六章主要研究东北外来词地名的使用问题与规范。一些地名中的外来词有一词多源、一词多译的情况,且用字情况非整齐划一,因而我们应注意外来词地名使用的规范性。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观点和创新之处,即把外来词和地名结合起来分析,并针对东北地区外来词地名的各类特点进行简要总结,同时也指出文章的一些不足之处。
耿阳[9](2017)在《东北地区满源地名汉译用字的历时考察》文中提出对满源地名的研究始于清代,繁盛于20世纪80年代。满源地名的研究主要包括从地理角度出发研究地名;从语言角度出发研究地名;从用字角度出发研究地名。其中,前两者的研究开始时间早,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关于地名汉译过程中的用字考察最为薄弱。通过梳理满源地名原本的命名方式可知满源地名的命名具有反映生产生活原貌,直接取材于生活、起到警醒提示的语义功能。对比演变前后的满源地名可以看出,满源地名的演变是以汉语地名为参考,逐渐向汉语地名靠拢的。分析满源地名的用字,并对满源地名用字的历时演变情况进行汇总,可以看出满源地名的用字有字体上的繁简演变和意义上的雅俗演变。将地名进一步筛选、分类,并借用现代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满源地名的用字主要朝着繁化和雅化两个方向演变。满源地名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从转写到重新赋义。通过分析演变的规律,可以进一步为地名翻译提供翻译形式和转写用字的建议,为规范外语、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专有名词翻译提供参考。
兰金梅[10](2016)在《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地域的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其基本功能在于指位。汉语地名语词的构成类型繁杂,既包括自源汉语地名也包括他源借词地名及自源他源相融合地名。汉语中的蒙语借词地名是从地名的语源系统划分出来的特别的小类,也具有所有地名语词的社会属性,属于专有的语言指位符号。蒙语借词地名有着独特的构词方式,蕴含着丰富的“诗意”文化,也是社会语言规范的重要内容。研究巴彦淖尔市特定地域的蒙语借词地名,既具有着语言学、文化学及美学上的学术意义,也具有利于运用乃至推进地方文化建设等的应用价值。巴彦淖尔市(以下简称巴市)是民族自治的蒙、汉双语制地区,存在大量的蒙语借词地名。经调查统计,共有682个表行政区划及牧点名的蒙语借词地名。它们的构词、文化内涵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镜像,对巴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及传承有着不可低估的语言文化价值,也成为巴市语言文化规划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史料考证法、地图查找法、田野调查法、官方文件查阅法、数据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巴市的蒙语借词地名基于语言词汇学、语言文化学及语言美学的理论框架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展开详细阐述:绪论部分简介了巴市的地理及历史建制,陈述了巴市特定的地貌特征及悠久的建制沿革。然后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对象及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选题的来源、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第一章从语言词汇学角度分析了巴市蒙语借词地名的语词构造。共有两节,第一节分析了巴市地名的复杂性。巴市是特有的民族居住区域,存活着相当数量的蒙语借词地名,也是特定的行政区划,出现了少量蒙语借词的行政区划名称。概观巴市地名类型,重点观察并阐述了蒙语借词地名的结构类型。第二节是本章论述的重心部分,详细分析了蒙语借词地名的构成特色。在对丰富的地名语料进行分类统计的前提下,凸显了地名专名的特色。论文重点分析了“单纯”蒙语语素构成的借词地名和“合成”蒙语语素构成的借词地名,对这些地名借词的词性及语法构成关系作了细致的语言学分析,并附注了调查获得的精准数据统计。第二章从语言文化学、语言美学角度论述了巴市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蕴涵:不仅有着独具民族风情的地名景观,而且有着诗意的生成方式。共有两节,第一节阐述了民族风情下的地名景观,通过一组组颜色、山水、植物、建筑物及美愿地名景观展现了蒙古族自然崇拜及语言崇拜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向往“家”文化的民族情结。第二节阐述了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生成方式,具体体现在蒙语借词地名的审美意象的选定及审美意象的生成方式。从语义角度分析了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的审美取向,解析其审美意象选定为多样的地形地貌、繁茂的草原植被、灵性的草原动物、尘封的历史遗迹及趣味的生活用品;并且从修辞角度分析了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辞格生成方式,其中主要有借代生成式、譬喻生成式、比拟生成式、象征生成式、夸张生成式及反语生成式,透过地名生成分析揭示了语言世界受制并折射出的事物间的联系美及变化美。第三章从语言规范角度探讨了蒙语借词地名语用中的“偏离”现象及其规范。首先提取出蒙语借词地名语用中所存在的读音、书写、结构等偏离现象,然后阐发了自己对巴市蒙语借词地名应坚持严正代码规范、严格特征规范、严肃行为规范的语用规范主张。结论部分在总结中阐明了对蒙语借词地名探究的梗概及特别认知,并进一步分析了地名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地名学理论框架下研究的新设想。
二、满语地名音译中的语音对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语地名音译中的语音对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雷公山地区概况 |
(一)雷公山地区地理概况 |
(二)历史概况 |
(三)语言使用情况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价值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价值意义 |
四、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的类型 |
一、“山”类 |
二、“岭”类 |
三、“山坳”类 |
四、“水”类 |
五、“坪坝”类 |
六、“地理方位”类 |
七、“村寨”类 |
八、“氏族支系”类 |
九、前缀“qa33”+专名 |
第二章 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的命名理据 |
一、生态地理环境 |
(一)表动植物的地名 |
(二)表地理位置和方位的地名 |
(三)表示地形的地名 |
二、民间传说 |
(一)因历史传说人物得名 |
(二)因故地传说而得名 |
(三)因历史传说得名 |
三、历史事件 |
四、宗族分支 |
五、语言习惯 |
第三章 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特征 |
一、全音译型 |
二、全意译型 |
三、混合型 |
四、借用型 |
第四章 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的汉语用字差异 |
一、苗语方言影响的汉字差异 |
(一)以“山”为名的地名 |
(二)以“水”为名的地名 |
二、同一语音在各地的汉语用字差异 |
(一)“tsa?55”类 |
(二)“?a?55”类 |
三、新旧用字差异 |
四、苗语地名汉语用字差异成因 |
(一)苗汉对应不严格 |
(二)方音差异 |
(三)文化交融和渗透 |
第五章 苗语地名汉语用字规范原则及对策 |
一、规范原则 |
(一)稳定性原则 |
(二)苗汉语音就近原则 |
(三)“名从主人原则” |
(四)统一性原则 |
二、实施对策 |
(一)一音一字 |
(二)网络地名与实用地名应统一 |
(三)古今地名用字应该稳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2)新加坡《叻报》音译外来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0.1.1 研究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国内外关于《叻报》的研究动态 |
0.2.2 国内外关于外来词的研究 |
0.2.3 国内外关于音译词的研究 |
0.2.4 国内外关于语言接触的研究 |
0.3 术语的界定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
0.3.1 术语的界定 |
0.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0.4 研究方法与理论支撑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理论支撑 |
第一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类型分析 |
1.1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语种来源 |
1.2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借入方式 |
1.2.1 《叻报》纯音译外来词 |
1.2.2 《叻报》类化音译外来词 |
1.2.3 《叻报》意音同译外来词 |
1.2.4 《叻报》半音半意外来词 |
1.3 《叻报》音译外来词的词义范畴类型 |
1.3.1 地名类音译外来词 |
1.3.2 事物类音译外来词 |
1.3.3 称谓类音译外来词 |
1.3.4 抽象类音译外来词 |
第二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新加坡其他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
2.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同期其他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
2.1.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星报》中的使用情况 |
2.1.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天南新报》中的使用情况 |
2.1.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星报》《天南新报》中的分布特征 |
2.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现代新加坡华文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
2.2.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联合早报》中的使用情况 |
2.2.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联合晚报》中的使用情况 |
2.2.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联合早报》《联合晚报》中的分布特征 |
第三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汉语标准语中的使用情况 |
3.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中国本土报章中的使用情况 |
3.1.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3.1.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新闻报》中的使用情况 |
3.1.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申报》《新闻报》中的分布特征 |
3.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现代汉语标准语中的使用情况 |
3.2.1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中华数字书苑报纸库》中的使用情况 |
3.2.2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BCC·报刊》中的使用情况 |
3.2.3 《叻报》音译外来词在《中华数字书苑报纸库》《BCC·报刊》中的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因素 |
4.1.1 新加坡社会历史发展对《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影响 |
4.1.2 语言接触对《叻报》音译外来词形成的影响 |
4.2 影响《叻报》音译外来词历时演变的因素 |
4.2.1 新加坡社会政治政策的影响 |
4.2.2 新加坡社会经济政策的影响 |
4.2.3 新加坡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
4.2.4 语言政策和语言接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 |
(一)期刊论文 |
(二)学位论文 |
二、着作/词典 |
致谢 |
(3)从档案记载看清代满文翻译对音对策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文改进过程中对音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式 |
二、文书档案中记载的对音问题 |
三、满文对音问题的对策 |
(一)乾隆朝颁布“新清语”,将部分音译的专有名称改为意译,消除了部分对音问题 |
(二)颁布《钦定对音字式》,规范满汉文对音问题 |
四、档案记载中人名地名对音的实际应用 |
五、满汉文对音现象对策与实践问题的分析 |
(一)满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导致对音问题的根本原因 |
(二)约定俗成的人名地名并不适用对音规则 |
(4)“首崇满洲”观念下的清代前、中期翻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内容架构 |
第一章“首崇满洲”的内涵与成因 |
第一节“首崇满洲”的提出 |
第二节“首崇满洲”的内涵 |
一、“薙发易服” |
二、“清语骑射” |
三、政权建构 |
四、职官制度 |
第三节“首崇满洲”的成因 |
一、现实原因 |
二、政治诱因 |
小结 |
第二章“首崇满洲”观念下的翻译科举政策 |
第一节 翻译科考的缘起 |
一、文科举中的翻译考试 |
二、《雍正会典》等文献的误记 |
三、《八旗通志》等文献的记载 |
四、《钦定国子监志》的补正 |
五、雍正朝翻译科的考试与额取 |
第二节 翻译科考的科目与类型 |
一、满洲科 |
二、蒙古科 |
三、宗室翻译科 |
四、驻防翻译科 |
第三节 翻译科考的考试内容 |
第四节 翻译科考的规模与额取 |
第五节 翻译科考中的舞弊与防弊 |
第六节 翻译科考的政治文化意涵 |
一、选拔翻译人才 |
二、实行“同文之治” |
三、维护满洲旧俗 |
小结 |
第三章“首崇满洲”观念下的翻译职官政策 |
第一节“笔帖式”政策 |
一、“笔帖式”的历史流变 |
二、“笔帖式”的职掌 |
三、“笔帖式”的选用 |
四、“笔帖式”的设置目的 |
第二节 庶吉士政策 |
一、庶吉士的类别 |
二、庶吉士的馆选 |
三、庶吉士的教习与考课 |
四、庶吉士的翻译职掌 |
五、庶吉士的散馆 |
六、翻译庶吉士的创设 |
第四章“首崇满洲”观念下的翻译人才培养政策 |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旗学体系 |
第二节 旗学中的教材与课业 |
第三节 旗学中的翻译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翻译人才培养的典范 |
一、咸安宫官学 |
二、绥远城官学 |
小结 |
第五章“首崇满洲”观念下的汉籍(书)翻译政策 |
第一节 汉籍(书)翻译的整体情况 |
第二节 入关前的汉籍翻译 |
第三节 顺治至乾隆年间的汉书翻译 |
第四节 汉籍(书)翻译中的文化沟通意涵 |
第五节 汉籍(书)翻译的经典之作 |
一、《四书》 |
二、《五经》 |
三、《金瓶梅》 |
第六节 汉籍(书)翻译中的译名规范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5)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欧美汉语中上古音韵学史的意义和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的历史与现状 |
一、高本汉之前的学术成果 |
二、高本汉 |
三、高本汉之後继者 |
第三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研究史的理论与方法 |
一、主要理论依据 |
二、主要采用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近代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学史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上中古音学史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中国上中古近代音学史分期及其标准 |
第三节 中国传统古音学研究 |
第四节 中国传统音韵学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
第三章 近代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史 |
第一节 最早的先驱者 |
一、马士曼(Marshman):最早的先驱者 |
1、马士曼构拟的中古声母 |
2、马士曼谈中古韵母“合口”和“开口” |
3、小结 |
二、艾约瑟(Joseph Edkins):当时举世闻名的语文学家 |
1、艾约瑟和“中国文明西来说” |
2、艾约瑟与突雷尼超级语系(Turanian) |
3、艾约瑟对汉语音韵学的贡献 |
4、小结 |
三、帕克(Edward Harper Parker):最早的偶像破坏者 |
1、帕克与翟理斯之间的宿怨 |
2、帕克与艾约瑟之间不休的争论 |
3、艾约瑟对帕克评论的回答 |
4、帕克对艾约瑟的回答 |
5、小结 |
四、湛约翰(John Chalmers):最早的《诗经》用韵与韵书研究者 |
1、湛约翰的生平 |
2、湛约翰读中国韵书韵图分析的成果 |
3、小结 |
第二节 东方主义学派“异说” |
一、儒莲: 法国最最举足轻重的汉学家 |
1、儒莲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 |
2、儒莲的研究方法 |
3、儒莲指出的梵汉音译列表 |
4、如何评价儒莲的《解读梵文名词》? |
第三节 沃尔皮切粒(Zenone Volpicelli):名不见经传的学者 |
一、生平 |
二、沃尔皮切粒的学术成果 |
1、《中国音韵学》中的突破性进展 |
2、《汉语古音论》的主要成就 |
三、小结:沃尔皮切粒音韵想法的遗产 |
第四节 沙昂科(Schaank):欧洲中国音韵学萌芽时期中最伟大的先驱者 |
一、生平 |
二、沙昂科的音韵学成果 |
第五节 对欧美学者对这些研究汉语音韵的学者和着作的评价 |
附录一 中古音声母构拟比较表 |
第四章 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学理论及贡献—以高本汉为中心 |
第一节 欧洲语言学概况 |
第二节 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瑞典架海擎天的玉柱 |
一、生平 |
二、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 |
三、高本汉上古汉语为屈折语之说 |
四、高本汉对汉语词族的贡献 |
五、高本汉的《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
第三节 高本汉对後人的影响 |
一、高本汉——打碎的偶像,高氏系统的极端批判者 |
二、高氏系统的主要“示范” |
第五章 现代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高本汉之後继者) |
第一节 马伯乐(Henri Maspero) |
一、《唐代长安方言研究》 |
二、马伯乐系统与高本汉系统的区别 |
三、上古汉语前缀和派生系统 |
第二节 奥尔利库尔(Andre-Georges Haudricourt) |
一、越南语及汉语的声调形成 |
二、中古汉语声调形成说 |
第三节 雅洪托夫(Sergey E.Yakhontov) |
一、雅洪托夫二三等来源之说以及上古音声母的构拟 |
二、雅洪托夫声调起源之说、韵母以及元音体系 |
三、小结 |
第四节 蒲立本(Edwin George Pulleyblank) |
一、蒲立本对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
1、上古汉语辅音系统研究 |
2、早期中古汉语音系 |
3、晚期中古汉语音系 |
二、小结 |
第五节 斯达罗斯金(Sergei A.Starostin) |
一、斯达罗斯金的中古音系 |
二、斯达罗斯金构拟的上古音系 |
三、小结 |
第六节 白一平(WilliamH.Baxter) |
一、白一平对前人着述的看法与评估 |
二、白一平的《汉语上古音手册》(1992) |
1、上古音系中的韵母 |
2、白氏系统中的元音体系 |
3、白氏系统对“重纽”问题的看法 |
4、“圆唇元音”(rounded-vowel)理论 |
5、白氏系统的声母体系 |
第七节 罗杰瑞及其构拟的“汉语方言通语” |
一、汉语方言通语的构拟 |
二、小结 |
第八节 美籍华人 |
一、李方桂系统 |
二、张琨先生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
第六章 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研究展望及期待 |
第一节 汉语上中国古音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思路 |
第三节 欧美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
第七章 欧美学者对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语族”的概念 |
第二节 复辅音研究 |
一、复声母 |
二、前缀的构拟 |
第三节 四等韵与介音的关系 |
第四节 AB类音节的问题 |
一、蒲立本和雅洪托夫的革命 |
二、长短元音的对立 |
三、咽音化 |
四、其他观点 |
第五节 上古音系中的介音系统 |
一、上古汉语介音*-1-的构拟 |
二、*-r-介音的构拟 |
三、*-rj-介音的构拟 |
四、*-j-介音的构拟 |
第六节 声调起源之说 |
第七节 上古汉语形态说 |
第八节 出土文献和上古音研究的关系 |
第九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艾约瑟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
附录2 蒲立本学术成果(亚洲历史,按时间顺序) |
附录3 蒲立本学术成果(当代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按时间顺序) |
附录4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语语法,按时间顺序) |
附录5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藏语言学及上中古音研究) |
附录6 许思莱学术成果 |
附录7 沙加尔学术成果 |
附录8 List学术成果(限有审核的期刊) |
附录9 韩哲夫(Zev Handel)学术成果 |
附录10 奥德利库尔的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
附录11 斯连罗斯金的主要成就 |
印欧语和当代语言学 |
阿尔泰语 |
叶尼塞语 |
汉藏语系 |
北高加索语 |
超级语系 |
(6)《钦定西域同文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一、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 研究状况 |
(三) 研究思路 |
二、《西域同文志》的纂修 |
(一) 纂修背景 |
1.社会背景 |
2.文化背景 |
(二) 编纂目的及成书时间 |
1.编纂目的 |
2.成书时间 |
(三) 纂修者概述 |
1.《西域同文志》所列参纂者 |
2.《西域同文志》纂修者略述 |
(四) 体例特点 |
三、《西域同文志》的版本研究 |
(一) 版本介绍 |
1.武英殿刻本 |
2.《四库全书》本 |
3.《东洋文库》本 |
4.《民族古籍丛书》本 |
5.校注本 |
(二) 版本源流考 |
1.版本源流 |
2.体例比对及内容核校 |
四、《西域同文志》的内容概述 |
(一) 内容概述 |
(二) 《西域同文志》个别名称考误 |
五、与《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比研究 |
(一) 《御制五体清文鉴》及其特点 |
(二) 与《西域同文志》的特点对比 |
(三) 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
六、《西域同文志》评析 |
(一) 学术价值 |
1.对语言学、语音学的研究价值 |
2.对历史学、地理学的研究价值 |
3.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价值 |
(二) 考据价值 |
(三) 历史价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注释 |
(7)从清代满汉合璧语音资料看满汉对音规律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满汉合璧对音资料的类型和编纂 |
1. 音韵类 |
2. 对音辞典类 |
二、满汉对音规律 |
1. 满汉对音范围的选择 |
2. 满汉音节和音素的对应规律 |
三、满汉对音规律的作用 |
1. 有助诠释满语地名 |
2. 有助考证满族史研究中的同音异义等问题 |
3. 有助重现清代满语口语的特征及面貌 |
(8)东北外来词地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二、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一)外来词研究 |
(二)地名研究 |
第一章 东北外来词地名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外来词地名 |
第二节 吉林省外来词地名 |
第三节 辽宁省外来词地名 |
第四节 蒙东外来词地名 |
第二章 东北地名中外来词的来源分析 |
第一节 源自外国语 |
第二节 源自少数民族语言 |
一、蒙古语 |
二、满语 |
三、达斡尔语 |
四、鄂温克语 |
五、鄂伦春语 |
六、赫哲语 |
七、藏语 |
第三章 东北外来词地名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专名+通名”形式 |
第二节“专名+通名+通名”形式 |
第三节“专名+专名+通名”形式 |
第四章 东北外来词地名的命名理据 |
第一节 自然实体类 |
一、由山水得名 |
二、由其它地形地貌得名 |
三、由动植物得名 |
四、由矿产资源得名 |
五、由生活用品得名 |
六、由地点处所得名 |
第二节 社会人文类 |
一、与政治相关 |
二、与军事相关 |
三、与精神文化相关 |
第五章 东北外来词地名的特点 |
第一节 区域分布不平衡 |
第二节 音译占绝对优势 |
一、音译数量多 |
二、意译数量少 |
第三节 语种来源差异大 |
一、源于外国语的数量少 |
二、源于少数民族语的数量多 |
第四节 语义凸显自然实体类 |
第五节 体现东北多元文化 |
第六章 外来词地名的使用问题与规范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判定原则不统一 |
二、译借形式不规范 |
三、语源语义考释困难 |
四、对外来词地名关注度低 |
第二节 相关对策 |
一、地名词典应及时修订更新 |
二、地名材料修订注意事项 |
三、规范译写规则 |
四、地名文化推广 |
结语 |
附录一 东北地区行政区图 |
附录二 语料来源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东北地区满源地名汉译用字的历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1.从地理与人文角度考察满源地名 |
2.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满源地名 |
(四)理论依据 |
1.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翻译原则 |
2.异化与归化 |
(五)语料来源 |
1.清朝中叶以来历代舆图影印资料 |
2.地方图志与人文方志研究 |
3.地名资料汇编辑合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时比较法 |
3.统计分析法 |
一、东北地区源于满语的地名特点及演变原因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判定 |
1.通过通名和专名中的前缀判断 |
2.通过查阅考证材料判断 |
3.通过翻阅文献对比汉语通名和满语单词判断 |
(二)满源地名特点分析 |
1.分布上以黑吉两省为主 |
2.含义上以生产活动为主 |
3.功能上以警醒提示为主 |
(三)满源地名演变原因分析 |
1.满语自身的演变 |
2.汉语介入带来的演变 |
二、满源地名汉译用字规律考察 |
(一)繁简结构转换 |
1.简字繁化 |
2.繁字简化 |
(二)雅俗含义转换 |
1.俗字变雅 |
2.雅字从俗 |
(三)受同音汉字影响 |
三、基于统计的满源地名汉译用字数据分析 |
(一)地名用字演变的趋向分析 |
1.字体上的繁简分析 |
2.字义上的雅俗分析 |
(二)两种演变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四、满源地名演变的语言学规律总结和翻译的用字建议 |
(一)地名演变的语言学规律 |
1.满源地名的通名一般消失或转化为汉语通名 |
2.满源地名中的专名演变经历了从转写到重新赋义的过程 |
3.满源地名的用字特点 |
(二)基于满源地名的专有名词音译用字建议 |
1.建议用在地名中的汉字 |
2.建议不用在地名中的汉字 |
3.建议进一步修改用字的地名译写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10)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巴彦淖尔市地理及历史建制概略 |
一、地貌特征 |
二、建制沿革 |
第二节 选题研究对象及现状 |
一、选题研究对象 |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四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的语词构造 |
第一节 巴彦淖尔市地名的复杂性 |
一、巴彦淖尔市的地域特征与蒙语借词地名 |
二、巴彦淖尔市地名类型概观 |
第二节 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的构成特色 |
一、“单纯”蒙语语素构成的借词地名 |
(一)完全蒙语语素而形成的借词 |
(二)不完全蒙语语素而组成的借词 |
二、“合成”蒙语语素构成的借词地名 |
(一)完全蒙语语素的借词地名 |
(二)不完全蒙语语素的借词地名 |
第二章 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蕴涵 |
第一节 民族风情下的地名景观 |
一、着墨于亮丽色彩:颜色地名景观 |
(一)红色:“乌兰”地名 |
(二)白色:“查干”地名 |
(三)黑色:“哈日”地名 |
(四)青色:“呼和”地名 |
(五)黄色:“希日”地名 |
(六)灰色:“包日”地名 |
二、着意于信仰崇拜:山水、植物地名景观 |
(一)自然崇拜:山水地名景观 |
(二)灵物崇拜:“树”地名景观 |
三、着礼于“家”文化:建筑物地名景观 |
(一)“呼热”地名 |
(二)“格日”地名 |
(三)“苏木”地名 |
四、着情于吉语崇拜:美愿地名景观 |
(一)“巴彦(巴音)”地名 |
(二)“乌力吉”地名 |
第二节 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生成方式 |
一、从语义看: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意象选定 |
(一)多样的地形地貌入词 |
(二)繁茂的草原植被入词 |
(三)灵性的草原动物入词 |
(四)尘封的历史遗迹入词 |
(五)趣味的生活用品入词 |
二、从修辞看:蒙语借词地名的“诗意”辞格生成 |
(一)美在联系 |
(二)美在变化 |
第三章 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语用中的“偏离” |
一、蒙语借词地名的“偏离” |
(一)读音偏离 |
(二)书写偏离 |
(三)结构偏离 |
二、关于“偏离”的规范化 |
结论 |
第一节 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探究的梗概及特别认知 |
一、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探究梗概 |
二、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探究特别认知 |
第二节 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探究的设想 |
一、地名探究存在的不足分析 |
二、地名学理论框架下研究的新设想 |
致谢 |
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一览表 |
附录(二)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满语地名音译中的语音对译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雷公山地区苗语地名汉语用字研究[D]. 杨松松.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2]新加坡《叻报》音译外来词研究[D]. 周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从档案记载看清代满文翻译对音对策与实践[J]. 徐莉. 民族翻译, 2020(01)
- [4]“首崇满洲”观念下的清代前、中期翻译政策研究[D]. 宋以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D]. 罗巍(ORLANDI GIORGIO). 厦门大学, 2019(08)
- [6]《钦定西域同文志》文献学研究[D]. 红德孜. 新疆大学, 2018(12)
- [7]从清代满汉合璧语音资料看满汉对音规律及作用[J]. 孙明,汪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8]东北外来词地名研究[D]. 朱彤.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
- [9]东北地区满源地名汉译用字的历时考察[D]. 耿阳. 渤海大学, 2017(08)
- [10]巴彦淖尔市蒙语借词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 兰金梅. 安庆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