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本市产业结构的若干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本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80年代中期,本市在国内率先提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并开始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90年代借浦东开发开放的东风,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三二一”产业指导方针使本市1997年的三产比重已达45.1%,六大支柱产业产值也占全市工业产值半数,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使城市面貌跃上了现代化的水平,1992年以后的GDP连续多年保持超过全国两个百分点的增长,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但是,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既相适应,又不断变动,因此现在要充分重视本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于相对过剩的国内市场态势过快到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渐显现,本市产业结构中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就更为凸显:
1、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繁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度不够,信息产业发展的有些方面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
2、全市经济增长率受证券市场波动的一定影响。
3、二产特别是国有工业投资不足而且分散,市场竞争优势减弱。企业集团因缺少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而难达规模效益。
4、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不顺,企业缺少变革的激情和动力。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位置有待理顺。
上述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体制、机制和认识上的原因,总体上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本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环境,经济、科技、文化和人才优势,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领先的优势,以及现有的经济实力等,决定本市有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充分条件,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及时把握机遇,制订良策和组织落实。
二、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定位
本市承担着中央确定的建设“三个中心”和“一个龙头”的艰巨任务,从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要尽快与国际接轨,又要把握在国际和国内大分工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合理定位;既要意识到已踏入后工业化时期的门槛,又要率先迎接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与此同时,还须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一是从市场需要、市情特点出发,既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又要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立足于增强竞争力,抢占制高点,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能有更多的产品和企业进入国内乃至世界排名榜的首列。
二是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二一”产业序列是本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区域壁垒事实上还存在,本市三产还难以完全以其他地区的二产为依托的情况下,调整、充实、发展和提升本市的二产结构及其能级,使二三产互相支持、互为依托就更为必要。
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互结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本市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传统产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技术源。在传统产业中注入新的技术、工艺和新的市场开发思路,有利于培育发展都市产业,使传统产业常变常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不能脱离传统产业孤军独进,传统产业改造不仅能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重要市场和巨大的资金支持,更能为上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本市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把握上宜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导,优化提高第三产业,改造创新第二产业,功能推进第一产业,积极创建知识产业,通过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从量的调整转为结构优化和能级提高。重点考虑以下两个基本方面:
1、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成为本市产业政策的主要导向。这是本市经济能不能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施展后发效应,实现超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市宜主要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建设全国性信息中心为目标,首先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做好面向全国的信息服务,并相应地发展一些能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关键硬件和信息软件。
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空间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本市也有发展的条件和优势,可择业而上,积极推进。
智能产业 科技与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科技与教育的发展,除了依靠财政和加大对基础科研和义务教育的投入以外,更需要依靠科技与教育产业化的支持。科技产业化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产业化更是本市可以拓展的一大优势。
2、积极提升支柱产业
以轿车为中心的交通工具产业 汽车将很快成为中国新一轮消费结构中的热点。本市轿车产业发展优势先占,潜力巨大。本市还可大力发展造船、城市轻轨车辆等市场前景极其看好的交通工具产业。
金融产业 金融是第三产业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龙头,本市可以成为全国的商业性金融中心。
钢铁、石化产业 仍将是未来十年本市二产中的重要支柱,需进一步提升其产业能级,包括发展高新品种,提高其附加值。
成套装备产业 电站和输变电、环保装备、自动化流水线等成套装备的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又能发挥本市工业的综合加工优势。
建筑、住宅业 鉴于本市加快发展特大型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建筑、住宅业以及与其相关的家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优化本市产业结构的六项措施
1、进一步确立市场经济观念,逐步健全市场机制。
一是树立服务观念,强调政策引导,市场调节。政府的外在推动力和企业机制内动力相结合至关重要。政府制订战略性的产业政策,通过必要的协调、政府采购,以及对高风险与重点开发项目的资金投入,引导企业走上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有效开发和自主经营道路。
二是拆除“围墙”,进一步确立大开放、大市场观念。只有加快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国别的要素流动、资产重组和企业结构调整,才可能取得产业结构优化的最大效益。
三是消除平均主义观念,搞活激励机制。在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和按资本、技术、风险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按贡献大小拉开差距。
2、深化企业改革,鼓励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创新中的主动性。
一是发挥企业集团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的主力军作用。大集团和大项目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当前特别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控股经营公司的运作机制,并充分尊重一切法人企业的自主权。
二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专业化的配套齐全的中小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其中可能产生一批产业创新的“小巨人”,有望成为集团核心企业,需予以充分重视。
三是充分重视国内外企业在本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3、多渠道筹集科技开发资金,建立本市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可参照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做法,建立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一般占国内GDP2-2.5%的比例,争取在2000年筹集100亿元左右。基金来源是:(1)梳理本市有关投资机构,集中使用分散掌握的有关资金;(2)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投入;(3)市财政增加投入以及信息产业所得税的返还;(4)社会各方投入,特别是通过基金上市的筹集。
要挖掘企业内部筹资潜力,如增加科技开发资金在企业销售额中的提取比例;允许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费用在企业所得税中抵扣;部分国有资产转换所得资金的转入;允许一些风险较大、前景看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柜台交易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4、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建立各个层次各个系统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努力完善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协调发展机制。
承认知识产权,尊重科技开发者的创新价值,是解决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建议制定技术投资、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按资分配等有关规定,鼓励、支持对本市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创新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经营者先富起来。
鼓励科研院所、学校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积极参与组建市和有关系统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其职责一是研究和制订各系统的多种形式的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二是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费用的具体运用。三是跟踪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个体的发展进程。
在高新技术引进中,必须充分重视吸收、消化和创新。为此,一要严格防止重复引进;二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三要建立政企学研相结合的有助于引进、消化、创新一条龙的新机制,特别是一批重大的引进项目,科技部门要从谈判开始就予以介入,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进口替代的可行性;四要及时跟踪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鼓励国内外高科技研究机构和人员进入上海,提倡将部分高新技术科研开发机构建立在发达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5、内外开放,构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高地。
一是建立由多方面专家参与的市吸引高级人才政策研究小组,研究吸引何种人才,从哪里吸引人才,如何吸引人才。
二是积极拓展人才市场,制定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特殊政策,为构筑上海人才新高地提供最充分的条件。除了一些特殊的科研部门外,一般科研机构要鼓励科研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影响本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到企业兼职并取得合理报酬。要鼓励外地科研人员以各种形式来本市进行技术合作,包括在不迁户口、不动编制的情况下,来沪承担科研、教育与科研成果转化等任务。
三是为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来沪创业而建立专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四是发展经营者市场以培育大批企业家。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市场的成功探索,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管干部原则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形式,应鼓励、坚持和完善。经营者市场的发展要与人才激励机制相配套,可试行年薪制、期权制等各种能把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者收益挂起钩来的各种办法。
6、注意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速度的相互协调。
各国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一般多是在经济周期处于低谷阶段,从而比较注意经济运行的质量。当前,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既要注意上海在全国和世界上的地位、影响,更要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经济发展后劲,为未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