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陶西琳

陶西琳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27)

【摘要】目的:探讨PDCA法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7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并检查出MDRO的患者中选取4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2017年1-6月收治的241例患者),与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2017年7-12月收治的226例患者),观察组经过6个月的PDCA法管理后,比较两组MDRO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院感染发生率为2.21%,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院感染发生率为17.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DRO患者开展PDCA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更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PDCA;医院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019-03

Application of PDCA method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Tao Xi lin

Chengdu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61002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PDCA method in the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MDRO.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the MDRO, 467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scheme of management into the routine manage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241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an.to June), and using PDCA management group (226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ulyto Dec.2017 Decemb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six months of PDCA method,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MDRO patients nosocomial infection occur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ization was 2.2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 PDCA management, 17.01%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DCA management on MDRO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hich is more recognized by patients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PDCA. Hospit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

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每一类中一种或以上)抗菌药物同时产生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与传播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但处理棘手的问题,如何降低MDRO感染率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难题,为不断提升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我院从持续质量改进的角度,制定了一套基于PDCA循环法的管理模式,并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并检查出MDRO的患者中选取467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并检查出MDRO的患者中选取4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n=241),与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n=226)。其中观察组男性118例,女性108例,年龄34~80岁,平均(53.26±2.48)岁,分布:ICU病房44例,神经外科45例,肿瘤科38例,呼吸内科27例,骨外科39例,其它科室33例。对照组男性125例,女性116例,年龄35~79岁,平均(54.12±2.86)岁,分布::ICU病房41例,神经外科52例,肿瘤科48例,呼吸内科31例,骨外科32例,其它科室37例。两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可比较,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包括在接触病人时需根据医嘱进行操作,做好接触隔离措施,在床旁放有速干手消毒剂,要求医护人员做好清洁消毒,医疗废弃物要及时规范处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进行管理,分别包括计划制定(P)、执行(D)、C(检查)、A(处理)共4个阶段依次开展,具体如下:

1.2.1计划制定(P) 首先根据对照组采用普通管理找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医务人员(包括保洁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知识掌握不全;管床医生接到检出多重耐药菌危急值报告未及时下接触隔离医嘱;手卫生依从性低;保洁人员清洁消毒工作落实不到位;联合问题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制定PDCA管理计划:①拟定医务人员(包括保洁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培训计划(2017年7月-8月)。②运用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表对管床医生接到检出多重耐药菌危急值报告后及时下接触隔离医嘱进行督查。③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低问题,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拟定7月完成)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科室手卫生设施 配备不足现象,增加病房走廊和病床旁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拟定7月),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包括院级和科级手卫生暗访和正确规范手卫生操作考核(拟定7~9月)。④保洁人员清洁消毒工作落实不到位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保洁人员的年龄偏大,知识水平不高,消毒隔离知识缺乏,这就为消毒隔离失败导致交叉感染埋下了重大隐患,因此强化MDRO感染管理不仅要从医护人员入手,保洁人员也应纳入到PDCA管理体系中。根据保洁人员情况拟定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理论知识和现场演示相联合(7月完成)对保洁人员进行现场考核,合格才能到科室工作。科室护士长每周对保洁人员清洁消毒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医院感染科到各科室进行督查。⑤在病人转科或者外出检查时应做好各个科室的交接,但目前从工作现状来看,在交接时只反馈了患者的主要疾病,遗漏了对于患者MDRO感染情况的交接,也就导致没有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隔离措施,引起医院感染,故应在此方面加强改进。⑥对于MDRO患者一些科室并没有设置隔离标识,拟定在病历上、病床旁、病人腕带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综上,分别从医护人员多重耐药相关知识培训,管床医生下接触隔离医嘱及时性,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保洁人员清洁消毒工作落实手部卫生管理、保洁人员管理、科室交接、隔离标识与记录等方面制定了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计划。

1.2.2执行(D) ①全员强化培训。为确保PDCA管理方案的全面执行,要加强全员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分层次多批次,先全院培训,再到各临床科室,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及时准确及时下接触隔离医嘱,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对未及时下医嘱科室予以下达整改通知并进行绩效考核。其次,考虑到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不同,培训工作需要分别对医护人员、保洁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不能一同开展。主要强化人员对MDRO的感染控制措施、隔离防范、传染危险因素等内容的掌握[2]。②强化手部卫生管理,于2017年7月完成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9月已对全院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包括院级和科级手卫生暗访和正确规范手卫生操作考核,对各科室手卫生依从率进行院内通报,对手卫生依从率低的科室提出整改并进行绩效考核。于2017年8月完成各个科室配备速干手消毒液、洗手设施,保证手卫生设施设备正常使用。要求医护工作者在接触患者前后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必须进行卫生手消毒,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必须流动水下洗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提高手卫生依从性[3]。③消毒和隔离工作落实。对于MDRO患者应单间隔离和同病种隔离的原则,于病床旁、病历上、病人腕带设置醒目的蓝色接触隔离标识。规范消毒,保洁人员对MDRO患者清洁消毒应最后来完成,清洁工具为红色标记,消毒液剂采用现配现用的原则,患者床位与周边需要每天至少以擦3遍消毒液,当患者出院后进行彻底全面终末消毒。④对于安置MDRO患者的病房要限制人流,应专人诊治,对于一些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一般医疗设备,需要专用。对于无法专用的设备,在使用后需要彻底清洗消毒处理。当患者转科时必须做好交接工作,告知其MDRO感染的相关情况。⑤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对患者产生生活废物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并密封,此类患者床边的医疗废物专用垃圾桶采用脚踏式,以减少患者手部接触。⑥定期监测。对患者定期采集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查,及时发现是否出现院内感染所致的新MDRO病原菌,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1.2.3检查(C) 每日由医院感染科的专职人员到各科室对医务人员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情况进行督查,对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每月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情况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存在问题的科室提出整改并与绩效考核,科室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跟进。

1.2.4处理(A) 每季度开展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时重点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和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情况进行通报。通过PDCA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梳理并优化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仍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如专人诊治和医疗设备专用落实情况不到位,还需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

1.3 观察指标

选取我467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n=241),与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n=226)。6个月后,比较两组MDRO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依从率和患者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院感染发生率为2.38%,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院感染发生率为17.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多重耐药菌指的是对三类及以上抗生素均同时出现耐药性的病原菌,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其治疗难度大、治疗方案复杂,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同时此类患者受多重耐药菌的影响,并经长期治疗,其身体素质、机体抵抗力都显著下降,十分孱弱,此种情况下极易出现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进一步加大了治疗难度,也大幅提高了重症病患的病死率,不容忽视。综上,MDRO感染患者的抵抗力差、治疗困难,一旦出现病人间的院内交叉感染,那么其治疗难度将进一步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务必要强化此类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

PDCA法即戴明循环管理法,此种管理方法最初用于企业,首先编制管理计划,之后将管理计划执行落实,再检查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处理阶段纠正问题,实现管理质量的持续优化[3]。基于其在质量持续改进方面的突出优势,我院尝试在MDRO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加入PDCA法进行管理重构,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MDR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针对其管理效果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院感染发生率为2.21%,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院感染发生率为17.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MDRO患者开展PDCA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风险,更受患者认可,值得在此类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琴.感控干预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36):5114-5115.

[2]冉素平,贾莉萍,王洪江等.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8(12):2215-22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S].北京,2009.

[4]黄莹,张小亮,卢惠林,何婉雯.医院后勤社会化后导入PDCA循环管理对院感控制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0):1541-1543.

论文作者:陶西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PDCA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陶西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