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图片与信息学院中国学者与国内学生合作关系研究_中国学者论文

美国图情学院的中国学者同国内合作关系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合作关系论文,学者论文,国图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背景

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共享信息并向着共同目的一起工作的过程[1]。研究合作是学术社群的重要活动,可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获取资源、交换思想、提高研究产出、获取资助等方面为合作者带来潜在收益[2]。

研究合作关系的形成具有很大自主性。Wagner和Leydesdorff认为,科学社群属于自组织系统,合作者和研究方向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者个人[3]。科学家可以不受工作机构的限制开展自由合作,这类合作通常以非正式形式开始,例如,基于对某个问题的共同研究兴趣而进行非正式对话,由此开始合作。合作关系一旦确定,可能保持相当长时间[4]。研究者间的熟悉程度、背景差异等内部因素,以及学术文化、研究资助、学术资源、机构支持等外部因素会影响研究合作的关系和成效。

研究合作关系能够揭示科学社群的结构,是形成“无形学院”的重要纽带。无形学院是具有共同兴趣的科学家之间的非正式联系[5],对了解研究前沿和分享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性的无形学院中,成员可通过非正式交流网络,及时获取其他地区的研究动态。这种非正式网络可以为科学研究积累社会资本。

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现象逐渐增多,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为全球性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图书馆学情报学(LIS)领域,国内学者积极引入西方前沿研究成果,同西方国家交流合作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在美国图情学院任教的中国学者,熟悉国际研究前沿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向,同时又容易同国内同行保持学术联系,可为推动LIS领域的中美合作发挥桥梁作用。本文考察了这些学者同国内学术联系的现状、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支持跨国界中国学者学术合作网络的政策机制。

2 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对象是由美国图情学院中国学者构成的学术社群。将他们同国内学者的合作关系定义为广义的学术联系,即学者间的学术往来或学术交流活动都视作合作的一种形态。主要研究:(1)这些学者和国内合作关系的现状如何?(2)合作关系是如何形成的?(3)这些学术联系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加强和拓展这种联系?

正式出版的文献是揭示研究合作关系的主要途径。同作者分析是研究学术社群合作关系结构的常用方法[6]。但其缺陷是只能反映共同发表论文的合作关系,无法反映出其他形式的学术联系。要充分了解学术社群成员间多样化的学术联系,需要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因此,本文选择访谈法收集研究对象合作情况的一手数据。

2.1 样本数据收集

笔者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ALA)[7]认可授予学位的图书馆学院以及属于iSchools组织[8]成员的信息学院名录,共58所美国大学LIS学院(或系所)。通过各个学院网站搜集中国学者的信息,有中国教员的院系共有37所,共计75名中国教员。其中,6所学院的中国教员数量超过4名(见表1)。

笔者搜集了这些中国教员的教育背景信息,从可获得的数据看,他们当中73%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仅4%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和中国获得硕士学位的百分比大体持平,分别是32%和28%,在美国和中国获得本科学位的比例分别是1%和77%。这表明,大部分学者拥有国内大学和美国大学的双重受教育经历,能够对两国专业发展都有清晰的了解,并为同国内大学保持学术联系奠定了基础。

2.2 访谈实施

基于上述样本,笔者于2012年4月至6月通过电子邮件向这些学者发送访谈邀请,共发送四轮。访谈主要问题包括:您近几年去国内参与会议、进行讲座、授课、发表论文、从事合作研究、担任兼职的情况如何?是去哪些院校或学术机构?同他们的学术联系是如何建立的?是否关注国内期刊和相关研究?合作关系得到/需要哪方面的支持?共有19名学者接受访谈(答复率25.3%)。

3 数据分析

3.1 合作关系的现状及类型

笔者通过6项学术活动考察被访者同国内的学术联系:参加国内机构组织的学术会议、做讲座、授课、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同国内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在国内机构兼任研究职务,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大部分被访者都和国内有一定的学术联系,参加会议和做讲座是最普遍的形式,而兼任客座教授、研究顾问等研究职务的情况较少。

分析被访者回国参加学术活动的缘由,主要是借助参与国际会议、探亲休假以及学术访问的时机,跟国内同行保持联系(见表3)。被访者通常都利用回国期间,在国内大学做讲座、短期授课,或者拜访同行。

虽然大部分被访者都同国内学术机构保持一定联系,但个人学术联系的广度及合作深度存在较大差别。可将被访者同国内的学术合作网络大致归为四种类型:密集网络型、简单网络型、规划网络型和孤立型(见表4)。在这些学术联系中,一些学者已经同国内学术机构保持持久稳定的学术往来和合作关系,而另一些学者只参与过临时性访问或其他学术活动,学术机构可以为拓展和强化这种联系提供支持。

在开展合作研究方面,被访者中只有2人参与了国内的研究项目,另2人作为团队成员参与新项目申请,其他合作研究主要体现在合写论文上。有被访者指出,在学术合作上不一定要有论文产出,合作者可以在数据共享、了解研究动态方面彼此帮助。事实上,大部分被访者同国内的合作关系都属于非正式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网络,体现出学术社群的自组织性和灵活性,对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3.2 合作关系的形成

被访者同国内的学术联系主要源于:受教育阶段的师友,学术会议结识的同行,学术访问的学者或指导的学生(见表5)。他们通常会和熟识的国内同行保持长久联系,这意味着学术联系一旦建立,对未来研究活动可能具有长远影响。共同研究兴趣和个人熟悉程度则是保持合作关系的关键。

在主观意愿上,大部分被访者乐于拓展国内的学术网络,出发点包括:同国内学者具有合作研究的良好契合点,希望推动国内学科建设以及朋友间事业上的彼此帮助。在客观因素上,国内学者出国访问以及国内学术机构邀请国外学者讲学的机会在增多,这有利于加强国内外中国学者的合作关系,促进持续的学术交流活动。

3.3 合作机构及研究领域的差异性

笔者总结了被访者具有学术联系的国内学术机构,包括(机构被提及次数以及提及单位名称列于括号中):北京大学(9,计算机系、光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图书馆)、中国科学院(8,国家科学图书馆、软件所、心理所)、武汉大学(6,信息管理学院、商学院)、清华大学(6,经管学院、计算机系)、人民大学(4,信息学院、商学院)、南京大学(3)、南京理工大学(3)、微软研究院(3)、北京师范大学(2)、南开大学(2)、中山大学(2,信息学院)、浙江大学(2)、复旦大学(2,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门大学信息学院、内蒙古大学信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商学院、上海图书馆学会、上海生物信息技术中心、上海中科院生化所、上海有机化学所、香港城市大学。从学校分布看,被访者和国内许多LIS院系都具有学术联系,与此同时,教育背景及个人研究方向的差异也导致这些机构在研究领域上的分散性。

美国LIS研究的交叉性很强,学科跨度很大。研究方向涉及商科、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从19名被访者的研究兴趣看,大致可分为: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及机器学习(6人),信息系统及人机交互(4人),生物信息及健康信息(2人),语义网及网络计量学(2人),科学交流、科学数据及用户信息行为(5人)。从被访者同国内大学的合作关系中可以看出,除LIS院系外,他们同计算机学院、商学院、生物或化学信息研究机构也具有学术联系。合作机构及领域的广泛性,有利于促进LIS领域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融合。

在研究方向的侧重点上,9名被访者认为,中国人从事技术相关研究在美国发展更有优势。良好的统计分析、编程及算法研究能力,使中国学者在计算机及数据分析领域研究占有国际上一席之地。被访者指出,“目前在计算机领域的国际会议上基本都是中国人,很多本科生就有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LIS领域是跨学科的,有很多医科、工科背景的学生,中国学生多是偏重技术的。”被访者认为在这些领域,国内学者发表成果的主要渠道和美国学者一样,都是该领域的主要国际会议,参加这些国际会议是了解研究前沿、和同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会议中遇到国内同行的机会很多。

相比之下,在美从事偏人文社会方向研究中国人优势不明显。9名被访者认为中国研究生会受到语言和文化障碍影响,选择技术方向更容易发挥自身优势。并且在学术交流渠道上,LIS领域人文社会方向的研究在国际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远不如技术方向,其主要交流平台集中于国内。

鉴于上述原因,美国图情学院的中国学者同国内形成的学术网络具有以下特点:形成技术相对密集型的“无形学院”,技术方向的学者更容易找到同国内学术社群开展合作研究的契合点,国际学术交流机会也比较多;人文社会方向的国际化学术交流程度相对低,国内外中国学者在学术联系上,更多是引入国外研究前沿,实质性合作不多。

3.4 期刊阅读及学术信息获取情况

期刊阅读及学术信息的获取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内容,可以间接体现学术社群间的联系。访谈表明,被访者经常阅读的英文期刊存在较大差异性,普遍阅读的期刊只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其余期刊由于各学者研究方向的差异有较大分散性(见表6)。

5名被访者指出不专门阅读期刊,通常采用Google Scholar等工具直接检索相关论文。部分被访者认为跟踪本领域国际会议更加重要。1名被访者认为有了足够的学术积累,对本领域已相当熟悉,不用特别关注某个期刊。也有被访者会订阅出版商的学术信息推送服务。

中文期刊对被访者学术交流的作用不明显。12名被访者表示基本不阅读中文期刊,因为“国内比较新和好的研究也是发表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被访者仅提及3种国内期刊,其中1种以英文撰写。查看国内学术信息的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可见,被访者对国内学术信息的浏览属于被动型,个人学术网络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微博、博客聚合等新工具的应用,体现出信息渠道的多元化。

被访者不仅在国内期刊阅读,而且在国内发表论文方面,也受到个人学术网络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受到对方邀请,二是以合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情况由合作者决定。

由上可见,美国LIS的中国学者和国内学者的学术交流中,学术期刊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国际会议以及非正式个人网络是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中国学者间的学术网络成为学术信息共享的隐性平台。国内学者可以通过这种学术联系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研究进展,美国的中国学者也可以获知国内学科发展的情况。

3.5 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

从美国的中国学者同国内合作的意愿看,有被访者认为,“如今美国的中国学者比较多,在很多领域做的不错的学者都和国内保持联系,愿意和国内交流,国内也很愿意开展合作。”良好的合作意愿是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而合作关系的建立也会受到个人和机构因素影响。

个人因素是合作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11名被访者指出,他们同国内的学术合作关系都属于个人行为,没有校际或院系层面的合作关系或正式的研究合作项目。同一学院的学者同国内的学术联系差别可能很大,受到个人研究兴趣及学术网络的影响。学者间的学术联系以合写文章、交流访问为主,在信息获取方面彼此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但是,研究项目或机构间的合作还比较缺乏。

学者的学术地位影响着学术合作网络的建立。在被访者中,10名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7名为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2名为教授。已获得终身教职(Tenure)的学者易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学术网络。表2中所有学术合作关系都具备的3名学者均获得终身教职,而2名同国内没有任何学者联系的学者都未获终身教职。这体现出学术网络的形成是随着学术资本增加而不断积累的过程,学者所处职业发展阶段影响着合作关系的广度。访谈表明,职称较低的学者虽具有同国内合作的意愿,但需要循序渐进地规划和实施,在获得终身教职前没有太多精力顾及同国内的学术联系。在获得终身教职后,才能更多考虑推动国内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被访者还指出,国内学术机构在建立合作关系时重视学者的国际学术地位,资历较高的学者受到国内邀请的机会也更多。被访者同国内的非正式合作关系,也体现出马太效应。

2名被访者认为,个人层面的学术合作比机构层面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机构层面则可以为促进合作关系创造有利条件。被访者所在院系对个人的学术合作都持鼓励态度。学者从事有价值的合作研究,院系一般会给予一定支持,例如为中国学者回国参加会议提供旅费资助等形式。3名被访者曾经或即将邀请国内学者赴美访问,这是促进机构问学术联系的重要方式。但是,被访者所在院系没有促进两国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战略规划。2名被访者所在院系曾有过和国内机构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的计划,但没有实施。仅1名被访者跟随学校的代表团去国内机构访问,并借此机会拓展新的学术联系。

在国内学术机构政策方面,一位被访者提及其回国交流是“龙星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目的是邀请杰出的海外华人教授回国系统讲授研究生课程,由中国科学院资助。此外,国内LIS院系通过“暑期学校”等形式邀请美国华人学者回国交流,是机构支持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一名被访者提及已连续7次回国参加一项促进国内外中国学者交流的研讨会,认为这种凝聚中国学者网络的会议形式非常好,希望国内可以有更多学者推动此类学术活动,促进国内外中国学者的合作。有被访者建议,发展网络课程是推动学术合作很好的模式,很多网络课程在美国取得很好效果。美国的中国学者回国成本较高,以“网络课程”形式授课,可以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国内学术机构可以为发展网络课程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总体上看,被访者认为目前同国内建立学术联系的外部因素很好,中美学术合作可以实现双赢。在这种合作关系中,通常是中国在经济和数据上进行输出,美国在知识上输出。被访者认为当前美国科研机构缺乏对同中国合作研究项目的支持,如果能提供项目经费支持有利于加强合作关系。国内虽然在政策上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支持力度较大,但访谈数据显示美国LIS领域的中国学者同国内的交流与合作还没有形成稳定持久的机制。

4 结语

本研究发现,美国图情学院的中国学者同国内具有多种形式的学术合作关系,形成广泛的学术网络。但大部分合作关系没有正式研究项目支持或者论文发表,而是在非正式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动国际化学术交流对LIS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美国图情学院的中国学者同国内学者间的学术网络,不仅基于研究合作关系,更多是基于朋友、伙伴关系而形成,大部分被访者愿意同国内保持学术联系并推动国内学术发展。这些学者同国内学者间的非正式交流,使其成为国内LIS学术社群同国际学术界联系的纽带,能够促进国内LIS学者同国际更广泛的学术“社会圈”相联系。这种学术联系为国内LIS院系邀请国外专家授课或讲座提供了更多机会。特别在LIS跨学科研究进展方面,可以帮助国内学术界了解国际研究前沿。

目前,国内科技政策为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大量支持。但是在本研究中,被访学者同国内的合作关系主要在个人层面,并且缺乏深入开展的研究合作。除合写论文外,合作关系基本处于信息共享层面。为推动这些LIS学者同国内更深入的学术合作,国内LIS学术机构可以提供政策支持,促使这种基于非正式学术网络的合作关系实现建制化,使国内学术界可以更多受益于国际化学术交流。

被访者同国内计算机、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机构的学术联系,突显出美国LIS领域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其中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很好的国际交流平台。国内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龙星计划”就是支持国外华人学者回国学术交流的典型政策。LIS学术界也要对国内外中国学者间的学术联系加强重视,可以建立类似的学术交流项目,鼓励美国LIS领域的中国学者回国交流。在研究立项上,鼓励同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在教学上,推动暑期学校、专题学术讲座等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并为学者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提供交流平台和一定资助,从而为国外的中国学者回国从事学术活动提供更多机会。在学者个人学术联系的基础上,可以逐步深入探讨校际和院系间的合作模式,力求以定期学术活动建立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为国内LIS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创造更多平台。

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作者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感谢凯特·威廉姆斯教授对此研究提供的指导和支持,感谢所有接受访谈的在美任教的中国教授,他们的帮助使我得以完成此项研究。在此深表感谢!

标签:;  ;  ;  ;  ;  

美国图片与信息学院中国学者与国内学生合作关系研究_中国学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