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的悖论及其评价_科学论文

科学研究中的悖论及其评价_科学论文

科学研究及其评价中的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悖论论文,科学研究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6)03-0053-04

作为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者,我们经常做课题,撰写学术论著,也参与过一些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审查工作,包括审稿、项目评审、博士论文答辩等,对于科研及其评价有一些体会。令我们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很多,特在此以“悖论”的形式求教于同仁。

科学研究评价的基本范畴是:项目、项目评价、评价目标、评价准则、评价结果等。这里以研究成果的先进性为评价目标,以同行评价为主要形式,以专家的直接判断为基本评价方法。这些情况非常普遍,如科研成果结题鉴定、学术论文审稿、博士论文答辩等,都是如此。

一、悖论1:科研没有意义,或科研评价没有意义,甚或两者都没有意义

假设1:只有先进的人才能对科研成果是否先进做出评价;只有最先进的人才能判断出科研成果是否最先进。

假设2:一个人只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问题上居于先进地位,不可能对自己没有认真研究过的问题做出是否正确或先进的判断。

在上述两个假设下,我们可以得到:

悖论1:要么科研没有意义,要么科研评价没有意义,甚或两者都没有意义。

推理如下:对于一项科研成果,如果某一科学家是该领域最先进的,他就有能力判断该成果是否先进(假设1)。但如果他是最先进的,他一定认真地研究过这个问题(假设2)。而他已经研究过了的问题,别人再研究,重复他的工作,科研就失去意义(除非为了培养人才和科学普及);若不重复他的工作,亦即有所创新,那这个评价专家就不是最先进的,因而也就没有资格和能力对这项成果的先进性做出判断。由此说,要么是该项科研本身没有意义,要么是对其成果进行评价没有意义,甚或两者都没有意义。

推论1:一流的科学家搞科研,二流的科学家对其成果进行评价

上述推理没有错,而结论错了,只能是假设错了。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原假设做出调整。假设2不能放弃,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他未研究过的问题做出判断,只能放弃假设1。为此,我们补充假设:

假设3:一流的科学家能够获得一流的科研成果(不论是谁,谁能获得一流的科研成果,谁就是一流的科学家);二流科学家只能获得二流的科研成果(不能取得一流科研成果的科学家,就不能算是一流科学家)。

假设4:二流的人也能对一流人的工作做出评价。就像教练员一样,虽然他自己不能拿冠军,但他可以对一流运动员的表现,包括潜质等做出评价、提出较好的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拿冠军;就像鉴赏家一样,虽不一定能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但他能识别出一流的产品;就像伯乐相马……当然,不是所有的二流科学家都具有评价一流科学家工作的能力。

假设5:只有两项工作。①完成一项科研成果;②对该科研成果进行评价。

假设6:只有两个人可供选择。①一流的科学家;②二流的科学家。二者都具有对科研成果做出评价的能力,但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有差别。

假设7:这两个人中每个人只有精力完成上述两项工作中的一项。

我们的问题是:让一流的科学家来承担科研项目、二流科学家承担对该项目的评价?或者反之,让二流科学家承担该项目、让一流科学家负责该项目的评价?

结论是显然的,即让一流科学家承担该科研项目,二流科学家负责对一流科学家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应该说,上述假设和结论基本是合理的,符合大多数情况。人力资源是有限的,高级科技人才更为稀少和珍贵,让一流的科学家集中精力做好研究,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理。但这又产生两个问题:

(1)二流科学家对一流科学家的工作进行评价总有点惴惴不安,特别是当一流科学家在场时——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因为评审基本程序就是这样:项目完成人先汇报情况,评审委员们随后进行提问和评价。尽管投票表决和评审决议形成时项目组成员要回避,但也就那么几个人,谁说了难听的话,早晚都会知道。因此,这样的评审大多流于形式。

(2)二流科学家也大多有成为一流科学家的愿望,这一愿望的实现有时依赖一流科学家的赏识和提拔;即使不想成为一流科学家,多交一个朋友也好,免得自己将来被评时落到人家手里。这样,对于二流科学家来说,巴结还来不及呢,很少会去挑毛病。

由此可见,二流科学家评一流科学家,意义不大;科研成果评价,意义不大。

推论2:院士成了万金油

二流科学家评一流科学家,评价本身意义不大。那么反过来,让二流的科学家去搞研究,让一流的科学家来评价,行不行呢?

应该说,就评价过程本身来看,这样做是可行的——一流科学家站得高,看得远,又不必有所避讳,使评价能够达到目的。但这也有两个问题:

(1)让二流科学家做科研,一流科学家来评价,是资源的不合理运用,也使科研本身没有意义——不能获得一流科研成果(假设3)。

(2)对于某些重大问题,如果确实需要把关,请一流科学家来评价是未尝不可的,有时也是必要的。但即使是院士,即使是最先进的一流科学家,对于他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也少有评论、裁决的权利。那为什么院士满天飞,到处参加评审、鉴定呢?笔者认为,大部分情况下,是其他科学工作者,甚或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成果实施部门为了拉大旗,作虎皮,借机抬高该科研项目的价值和水平——因为一流科学家评审通过的项目,容易使人认为是一流的成果。这正是目前院士成为万金油的原因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多是搞基础科学或技术科学研究的,却常被拉去作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评审、座谈。有的院士盛情难却或出于其他原因,不得不出场。某市为了发展汽车工业,请了位与交通毫无关系的院士参加座谈,该院士碍于情面,在研讨会上甚至说,该市交通拥堵是因为行人太多、自行车太多、且不守规矩,应加强对行人和自行车的管制,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推论3:院士成了敲门砖或挡箭牌

既然二流科学家作科研、一流科学家来评价没有意义——不能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也不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那就只能让一流的科学家来做科研,二流的科学家来评价。这又回到了推论1,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但在实践中,却大量地存在这种现象,即一些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基本上是由该领域内为数不多的几个顶尖人物把持。不仅如此,这些顶尖人物名下的科研项目,包括其他领域的项目,多得难以记数,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连他自己都记不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这些顶尖人物都是超人吗?即使他是超人,即使他一天工作24小时,他也做不完那么多的科研项目。除却顶尖人物的领袖地位——组织科研团队集体作战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有的院士被当成了敲门砖或挡箭牌。包括两种情况:

(1)院士成为敲门砖。即院士领导的团队、甚或其他与院士有点关系的人员,为了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经费,把院士请出来去争项目、争经费。只用院士的名,不用院士做多少事。项目、经费到手之日,就是院士靠边之时。有的院士碍于情面,不得不如此;甚至有的人假借院士之名,院士本人并不知晓。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2)院士成为挡箭牌。有的项目主管部门或实施部门认为,反正项目总得请人做,与其让一般人、没有名气的人做,不如让有名气的院士做,更好向领导、向上级、向社会交代。至于是不是院士亲自做、至于院士是否有时间做以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则不必太计较。中国的科研体制就是这样,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即使重视产出,也因评价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而难以说清楚。退一万步说,院士做出的成果、挂上院士名衔的成果,谁敢说不先进?

二、悖论2:自己评价自己最合适

体育比赛中有个准则,就是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执法中也不会出现罪犯审判自己的情形。但在科研评价中有时会感到自己审查自己最合适。

证据1: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B·A阿努钦,当年的博士毕业论文《地理学理论问题》答辩时没有通过,10年后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地理学著作。

证据2:爱因斯坦在获得博士学位前,于1901年提交的关于气体运动论的文章,已经蕴涵了狭义相对论的思想,但被驳回;1905年第一次提交狭义相对论论文时也被驳回,甚至被认为是“荒诞不经”。而在爱因斯坦出了名以后,广义相对论一出来就被极力推崇,可实际上没有几个人看得懂。

证据3: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是黑洞理论的创始人和权威,但是经过29年的研究和思考,他发现自己有关黑洞的认识是错误的。黑洞并不像他以前所想像的那样“无所不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被黑洞吞没的物质会慢慢地从黑洞中“流淌”出来。而在他自己否定自己以前,他的理论是备受推崇的。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只有经过长期的、日思夜想的研究,才能获得一点进展。“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要对这样获得的科研成果做出评价是不容易的,只有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已取得了系统的成果,才可以评头品足。而现在的评审,大多短平快,半天评一个项目是慢的,大家都很忙,哪有时间认真研读他人成果报告。即使有时间,也因为报告送达的时间太晚,有的甚至在评审会议上才交至评委手中,根本来不及看,只凭课题负责人介绍,还没怎么听懂,甚至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要给出评审意见,根本来不及。常常是课题组或答辩人提前草拟一个决议,请评委们只对该决议做些文字、句法上的修饰,或增加、减少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算作评审决议了。这就是自己评价自己、运动员在当裁判员。

自己评价自己若能客观公正的话也无可非议。自己最知道自己兜里有多少钱,同样道理,因为长期钻研,因为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怎样做的,可能更清楚哪些地方做得较好,哪些地方功夫不到。霍金发现自己的黑洞理论错误就是这样。科研评价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有时“仅靠对外部世界的近距离观察无法把握自然界的伟大真理;相反,科学家们有时候应该从他们的思想出发,创造出只有在未来才能获得实验验证的假设和逻辑系统。”

三、结论和讨论

1.科学研究是重要的,要获得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就应该让最先进的人来承担该科研项目。

2.科学研究成果大多是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创新性强的项目。因此,对科学成果评价虽然必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对那些创新性很强的科研成果做出正确评价事实上也是很难的。与其将难以确定是否正确的创新性成果扼杀在摇篮之中,不如让其先公布出来,以引起注意、争论和完善。科研本身是不确定性很强的活动,要允许失败,允许出错。何况目前认为是错的,有的却可能被以后的实践证明是对的——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寅初的人口论,不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吗?

3.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因此,从根本上说,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要靠实践。有的可以用实验过程验证,有的可以用逻辑推理验证,更多的要靠社会实践检验。但在得到实践检验之前——有的实践检验、特别是社会实践检验的条件有限,需要的时间很长,以评审、鉴定会的方式对成果进行评价,意义不是很大。目前我国软科学研究逐渐淡化一般的评审和鉴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为了进行学术交流,如出版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学位等,确需通过评审、审查、答辩等方式,初步确定其价值。因此,科研评价也是必要的,必需的。如果组织得好,可以使有价值的成果尽快得到认可和宣传,使低水平、甚至错误的东西得到抑制,从而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组织得不好,尤其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或限制高水平成果的通过或发表,或使没有价值的东西、甚至错误的东西得以通过甚至发表出来,不仅抑制了科学的进步,而且会造成很坏的社会后果,甚至经济损失。可惜的是,在目前的中国,尽管前一种情况(抑制高水平成果的通过和发表)不多,但后一种情况(通过或发表低水平、甚至错误的东西)却不少。

4.科学研究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需要集中精力,长期钻研。但是,科学家不能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只做一件事。偶尔参加一下其他人项目的评审工作,有助于其获取信息,调整思路,激发灵感。但一定要注意不能以此为业,以此为主。至于与自身专业不相关的项目,还是少参加的好。

5.与科研及其评价中的悖论相似,还有规划及其评审中的悖论——规划的编制者、评审者,谁最先进?是用最先进的人来做规划还是用这些人来评审规划?管理悖论——是用最先进的人来管理科研还是用最先进的人来做科研?教育悖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该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最先进的方法。那么,是用最先进的人来从事高等教育,还是用最先进的人来完成科研?我们当然希望两者(规划者和规划评审者;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统一,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规律是:规划者、科技工作者等追求最先进的成果,在条件允许、花费精力不多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其已经过了最佳创造年龄期,可以适当参与评审和论证;并利用评审、论证的过程,发现问题,寻找灵感,吸取经验、教训。一般的管理者要注意不断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科学认识水平和服务水平。高等教育工作者既要学习最先进的成果,也要努力创造,而不仅仅作个教书匠,唯如此,才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一流人才。

标签:;  ;  ;  ;  

科学研究中的悖论及其评价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