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孙丽娜,覃文,钱立友,何培勇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采用改良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的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改良的小切口切除术;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手术;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36-02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以往临床采用的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大、切口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等缺陷,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1]。

近年来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有理想的治疗效果[2]。对此本文作以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90例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来自我院,研究时间自2017年12月-2019年2月,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4~76岁,平均(64.32±3.55)岁;病程10~40个月,平均(16.34±4.23)个月。研究组45例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54~76岁,平均(63.57±3.26)岁;病程10~40个月,平均(16.25±4.31)个月。经对比以上研究资料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有后续研究的价值(P>0.05)。

1.2 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改良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让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给予NLA+局麻 ,选择胸骨切迹上作为手术切口,切口长度约为8~9cm,逐层切开颈阔肌和颈深筋膜,分离甲状腺外层被膜,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常规进行引流缝合。

改良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仰卧在手术台,稍抬高后仰头颈部,头颈前伸,给予全麻,选择颈前横切口,长度约为3~5cm,逐层切开皮肤、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游离皮瓣。纵向切开颈白线,对甲状腺被膜进行分离,使患侧甲状腺充分暴露在术野,详细探查肿块的数量、大小、硬度和位置,触摸是否光滑,并进行切除术。游离甲状腺上极,结扎切断上极血管,楔形切除病变组织,缝合残余腺体,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进行止血和缝合,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1)对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2)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呼吸困难以及感染等。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量表评定,以百分制为标准,评分越高说明术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45例患者的手术指标显著改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4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组别例数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外科常见多发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有显著疗效。在以往的开放性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手术损伤较大,术后易损伤患者的血管或神经,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时可引起饮水呛咳、窒息、声音嘶哑、大出血等不良症状[3]。同时由于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患者的颈前会留下明显的瘢痕,严重影响其外形美观度,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4]。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手术切口较小,且切口位置较低,因此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损伤同时还可完全的保留患者的颈部肌肉,术后瘢痕较小,外观较好,易被患者所接受[5]。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的手术指标均明显改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这与高峰[6]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同时也可满足多数患者对外观的要求,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在于,在手术中甲状腺需要被较大范围的游离,传统切口手术方法切口位置较高,在横断甲状腺前肌群后,切口随着患者的吞咽活动而上下运动,这不利于术后愈合;另外手术还破坏了颈前的正常血管和淋巴管回流,加重了创伤,增加了术后出现感染、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改良小切口手术的切口位置较低,并且术中经颈白线纵切甲状腺,而不切断颈前肌群,这就降低了患者的受损程度,降低了喉返神经受损的概率[7]。另外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是在传统的手术方法的基础上而改良的术式,对操作技术和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这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8]。

综上所述,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相比,改良的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德影.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疗装备,2016,29(4):74-75.

[2]孙太冉,李秀芬,鲁蓓,等.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173-175.

[3]孙志龙,邬一军,陈健忠,等.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946-948.

[4]陈愉快.甲状腺结节患者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114-118.

[5]罗瑞升,王光,易学华.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85-86.

[6]高峰,吴迟.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比较[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5):514-516.

[7]丁静山.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5):2351.

[8]胡春格.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6(8):1517-1518.

论文作者:孙丽娜,覃文,钱立友,何培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孙丽娜,覃文,钱立友,何培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