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益1 刘贤刚2(通讯作者)
(1重庆市南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8400)
(2重庆市南川区中医院 重庆 408400)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自愿入选的患有长期慢性病的社区居民群体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电话和门诊随访,遵守医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施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慢性疾病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总体的满意度和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51;P<0.05);观察组患者对慢性疾病知识的了解率90.32%均优于对照组48.39%,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42;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疾病的患者给予实施全面的社区护理管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对于自身慢性病的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理服务;社区慢性病;管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324-02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上升,以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并伴随着如今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我国慢性病患病的几率的增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剧了上级医疗单位的就诊压力[1]。由于慢性疾病的病情发展缓慢,病程比较长,因此大多数患者一般采取在家里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在家庭的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缺乏对于自身慢性疾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能够在家实施自身的有效管理和用药的合理;而社区护理服务作为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疗效。本文中,为了进一步探析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的自愿接受社区服务的慢性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全部患者在经过社区护理服务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病患者中择取6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护理参与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1例;排除标准:其中排除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具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排除具有重大外伤的患者,排斥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对全部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为17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36±6.54)岁,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为(7.54±2.68)年;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43~77;平均年龄(59.75±5.87)岁,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7.58±2.31)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诊断确诊为慢性疾病;全部患者均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其他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的电话以及门诊进行治疗,叮嘱患者遵守医嘱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实施针对性的社区服务护理管理。(1)基础健康教育:对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2],针对患者不同的性格以及学历背景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应用一对一的模式对患者普及疾病护理过程中需要知晓的基本知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患者要保持耐心,对于患者做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在社区内建立关于慢性知识的课堂讲授,积极带动患者以及家属来听讲关于慢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要有耐心,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使患者更加了解关于自身慢性疾病的病理和注意的要点,使患者了解疾病具体的护理治疗步骤[3]。(2)针对性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要与患者建立好关系,有些患者在进行护理服务的配合度比较低,因此需要多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带动患者的护理积极性;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部分患者因为慢性疾病的长时间的影响有着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状况,此时应注意了解到患者的需要,以不同的患者的性格和特点对其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认真听取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并询问患者的家属,对患者的总体情况有个具体的了解;若是发现具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和不良行为[4]。(3)饮食护理告知:针对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告知患者如何正确进行饮食,禁止患者吸烟饮酒,多食用粗纤维、高维生素、清淡的食物;防止患者食用辛辣重口味的食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避免患者暴饮暴食。(4)运动身体护理干预:告知提醒患者定期进行户外运动,鼓励患者多运动增加自身机体的能力,运动以轻运动为主,身体方面注意每天早起早睡,保持高质量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2)观察两组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的了解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经过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满意度
具体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中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均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慢性病的康复以及慢性病的管理均已经成为社区内业界关注的焦点[5];近年来社区慢性疾病护理服务已经逐步被认同,社区护理服务遵循着为患者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专业的护理经验等原则;为慢性病患者带来的很大的治疗助益;本次研究中,组织建立社区护理管理服务人员,对患者进行五个方面的护理服务,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用药知识护理、慢性病基础知识护理等;应用良好。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对于相关慢性疾病知识的了解度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总体康复质量和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应用社区护理服务管理对慢性病患者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其实施的总体效果良好,应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这就是讨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周跃,张慧敏,袁泱.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01):82-84.
[2]陶然.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对管理社区慢性病康复的影响与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74-175.
[3]王志娟.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2):194-195.
[4]毛文君.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1):131.
[5]李开秀.国内外社区护理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4):15-17.
论文作者:韦益1,刘贤刚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患者论文; 慢性病论文; 社区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程论文; 意义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