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论文_代帮武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论文_代帮武

成都 610000

摘要: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现代建筑领域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公司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需要认识到建筑质量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一旦混凝土工程出现问题,塌方事故的发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伤亡,对人们的生产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并且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技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原理

1.1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施工后,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裂缝,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后混凝土结构的干缩造成的。冷缩收缩的问题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受到一定约束的限制,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应力。一旦使用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小于发生应力时,混凝土肯定会出现裂缝,另一方面,当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内会发生水加热的化学反应。结果,内部温度将快速上升。如果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它会再次开始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表面往往也会出现裂缝的问题。这是因为在硬化初期,混凝土产生很大的内应力,所以我们实际上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冷却速度。

1.2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特殊问题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混凝土结构的干燥收缩和冷却收缩。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其结构受到一定约束的限制,结构会产生应力,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小于应力,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另外,浇筑混凝土后,内部温度在水加热的作用下急剧上升。当温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它又开始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常常会出现裂缝,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是由初始硬化引起的应力过大,混凝土的冷却速度应严格控制。

2混凝土的输送方法

2.1混凝土离施工现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中间必须有一个移动泵和一个保持泵,操作员必须全面了解泵的操作要领和功能,并准备好相关的泵。配件可确保在泵发生故障时修理泵,确保混凝土的安全。

2.2施工现场应设置移动泵和辅助泵。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泵的使用要领和功能,并准备好易受泵损坏的部件,以便发生故障时及时修复泵;仔细检查泵管。与泵的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泵管泄漏造成的压力损失,并且在泵送之前泵管和泵应该被润湿。

3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3.1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混凝土施工需要高度考虑,在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时,应确保在下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前浇注下层混凝土。混凝土的浇注过程是一步一步的过程。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和振动应协调一致,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施工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3.2全面的分层方式。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混凝土需要建造的区域不是很大,我们选择一种全面的分层浇筑方法。顾名思义,所谓的全层浇筑方法实际上意味着在浇注第一层混凝土之后,必须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工作,直至浇筑完成。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浇注时,我们首先从需要浇注的短边开始浇注,然后我们可以朝长边的方向倒入,或者我们可以先从中间位置浇注,从周围环境中倾泻出来,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浇筑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浇筑的方法。

3.3分段分层方式。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例如,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机和运输机在施工期间不会施工。在需要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分层分层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浇注工作,分层分层浇注法在浇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原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最具体的混凝土。大楼的一楼开始,当倒底时,建筑物的二楼就倒了,工艺要求从底层开始进行,这种渐进式混凝土浇筑层很常见,在最适合浇注的结构的情况下,其不具有大的厚度,但需要大面积和长度的铸件。

4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浇筑高度应根据实际结构的柔性变化特点。如果混凝土的钢筋强度或钢筋密度不同,则其浇筑高度不一样,这是实际工作中可以遵循的一定规律。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遵循这个原则。浇注层的高度是振动器半径的1.5倍。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实际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振动器会做快进和快速动作,但振动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遗漏,也不能在振动过程中完成。盲目性,这是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通常我们会逐点振动,因为这个清晰的方向,避免了在振动发生时遗漏的问题。在振动器中,移动距离必须小于振动器半径的1.5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振动器的紧凑性,同时避免由于省略而造成返工的问题。

5混凝土的养护和裂缝的预防工作

5.1混凝土养护应注意的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具体工作还没有完成。如果我们忽视具体情况,那么我们以前对其质量的管理可以说已经被放弃了。因为后期的维修工作也非常重要,在保护中,应及时开展覆盖混凝土表面的维护工作,在覆盖浇水的过程中,有关施工单位应及时派出相关人员。在现场保护混凝土。如果施工现场在夏季,最好在混凝土表面放一些材料,以防止灰尘落入,如草席和草地。不要忘记进行浇水维护。维护时间必须在一周以上,这个后期维护工作可以稍微考虑一下,这样严格的控制和后期的完善维护将很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该项目在后期的安全性。

5.2裂缝的预防。

5.2.1对温度的有效控制。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缝,我们可以先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比例,并尽可能将混凝土施用于硬干混凝土,并添加适当的添加剂,确保混凝土防裂。例如,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向内部加水可以使混凝土在浇筑时不会升温。如果实际浇注完成且混凝土的温度非常高,我们正在浇筑混凝土,必须减少倒入的混凝土的厚度,等到这段时间浇筑的混凝土层被完全冷却,然后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工作,避免浇铸过程,因为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分配 产生局部温度过高。

5.2.2管理措施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控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我们必须要求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严格管理已完成的混凝土,并确保每个岗位的施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分工明确。无论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是在混凝土浇筑和后期养护工作中,都要派专门人员进行防雨防冻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最好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考核制度,让每个人的利益和责任挂钩,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一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问题,同时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问题。

结束语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建筑业发展迅速,建设项目结构日趋多元化。因此,在相应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结构工程已成为建设工程大量施工的主体,加强混凝土施工,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所有测试合格后,根据文章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的施工项目测量施工完成。该项目通过沉降观察及时检查,没有发现有害裂缝。实践证明,只要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有效技术措施的选择,就能够控制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质量。为项目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石. 浅谈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2]曹世国,张皓. 浅谈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裂缝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3]徐松杰,刘亚坤.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2

作者简介:

代帮武;成都;身份证号码:510131197410281012

论文作者:代帮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论文_代帮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