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武继勋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武继勋

黑龙江省讷河市学田镇中心卫生院 1613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对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和用药方法。方法:此次研究和治疗的78例患者,都是我院门诊所收治。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具有完全缓解率高和缓解快等特点。

【关键词】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莫沙必利;艾司西酞普兰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烧心、胸痛以及反酸等症状,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严重者产生瘢痕导致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半夏泻心汤由半夏、干姜、党参、黄连、黄岑、大枣和炙甘草等七味中药组成,寒热并用,调补中焦,已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为探究半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本研究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被研究和治疗的78例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患者,都是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其中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1-64岁,平均(42.8±5.2)岁;病程 2-7 年,平均(4.5±1.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0-66 岁,平均(43.1±4.5)岁;病程 2-6 年,平均(4.1±1.1)年。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诊断患者为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没有出现其它的胃肠道疾病和严重性的心脏和肝肾等功能疾病。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评价标准

根据2009年国家评价内镜返流性食管炎制定的标准,将内镜食管薪膜表现分为0、I、II、III级,治疗后食管炎内镜改善二级为有效。方法:照组39例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比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周、3个月进行观察。在患者停止使用药物之后,对患者观察的指标有:胃酸倒流、吞咽困难的发作此次和严重程度、烧心、暖气、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所有的患者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进行常规的肝肾功能和尿常规等检查。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治愈标准:在对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的食管溃疡已经完全愈合。有效标准:在对患者治疗之后与治疗之前相比,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改善I级。无效的标准:对患者治疗前者,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甚至病情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用的数据都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39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显效34例(87.18%),有效4 例(10.26%),无效1例(2.56%),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 39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显效21例(53.85%),有效11例(28.21%),无效7例(17.95%),临床总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咽炎、背痛、焦虑、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及嗜睡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并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或气管等组织器官损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骨后烧灼感、反胃、嗳气、吞咽困难,少数患者伴有咳嗽、喘憋和声音嘶哑。现代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机制是抗反流能力的减弱 和反流物对组织的损害作用。而在中医中,胃食管反流病属“噎膈”、“吐酸”、“嘈杂”、“梅核气”等病证,多由于肝失疏泄、胆火犯胃,导致气机失常,气逆犯胃,使寒热错杂,痰热互结,胃失和降,从而引起病症。消化性胃食管反流患者主要会出现运动障碍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损伤张力情况,最终会使得胃内容物进入到患者的食管里所导致出现的症状和组织损伤。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规治疗药物多为胃动力药物及抑制胃酸药物,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医疗人员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也不断加深。部分学者认为,精神心理因素也有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常都伴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临床上虽然对该疾病有很多治疗方案,但近些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尝试采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但具体效果如何尚存在异议。本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未发生任何明显不良反应,但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笔者认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在于:①枸橼酸莫沙必利是一种消化道促动力剂,其常常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恶心、嗳气及胃灼热 等症状的疾病,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等治疗。莫沙必利可以促进机体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对机体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实现患者胃肠道临床症状的改善,但不会对胃酸分泌产生影响,并且能有效改善其他方面的不适症状;②艾司西酞普兰主要的适应症为抑郁障碍,其主要的成分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够对机体内 NE、DA等神经递质再摄取进行抑制,从而实现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改善。该药物阻断了患者心理情绪的恶性循环,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因而对该类患者有很大的帮助;③莫沙必利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够以不同途径对患者消化系统产生作用,从而进一步强化临床效果,综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胃肠道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莫沙必利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志敏.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v.709:2-3.

[2]潘小萍.胃食管反流病及其亚型的临床资料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

[3]刘成吾.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v.1592:203+205.

论文作者:武继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武继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