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与精神追求_政治论文

浅析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与精神追求_政治论文

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人论文,灵魂论文,政治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13)06-0780-07

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标准和基本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理清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寓于理想信念的价值体系,从理论基础上确定理想信念与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内在统一,达到理论的清醒和政治的坚定。

一、共产党人理想、信仰和信念的科学内涵与精神价值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究竟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仰和信念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共产党人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它是一种人生的寄托,是人们的价值追求。”[2]理想具有超越性,它直观上是对美好未来的勾勒和描绘,实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缺陷和不完满状态的控诉与超越;理想具有时代性,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摆脱当时社会生活条件的限定和制约;理想具有阶级性,它在阶级社会里必然被打上阶级烙印,不同阶级必定会基于本阶级利益提出相应目标和愿景;理想具有实践性,“科学的理想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为根据,对人们有巨大的感召力”[3],它能够催生出激励人们奋斗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将构想的美好蓝图创造为生动的社会现实。

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或主义的高度相信和遵循,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4]“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与精神高度,没有信仰就等于没有灵魂。”[5]信仰具有稳定性,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它根植于人的内心,一经确立便会极度信服和尊重;信仰具有选择性,无论是自然崇拜、宗教抑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都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无法通过外部力量强加于人;信仰具有复杂性,从个体层面看,它是“人们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的统一体”[6],从社会层面看,自觉与不自觉、理性与非理性、进步与反进步、科学与伪科学的各类信仰不断交流、交汇、交锋,在相互斗争与融合中构成了一幅无比绚丽的人类历史文化长卷。

所谓信念,“是对理想所持的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及为理想而奋斗的热情、意志和决心。”[7]信念不仅是一种深信不疑的态度,更可以转化为执着追求的行动;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精神力量,更可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不为风险所惧,做到压力面前不屈服,困难面前不低头,保持永不言弃的昂扬斗志;才能不为诱惑所动,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和糖衣炮弹的攻击,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想、信仰和信念都是人的思维活动,“如果说理想是面向未来的,那么信念则是面向现在、支配现在的”[8],而信仰主要侧重于对如何由现在走向未来的思考和规划。三者之中理想是源头,有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才会去努力寻求信仰的指引,信念的存在也才具有了现实意义;信仰是核心,没有自觉的、理性的、进步的、科学的信仰作为基础,理想只能成为空想和幻想,信念也比较容易动摇和软化;信念是保障,“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9],只要信仰正确,坚定的信念便会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理想、信仰和信念都来源于人的实践,又对社会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现实问题做出回应:信仰回答我们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理想指示我们应该朝着什么目标奋斗前进,信念则决定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追求这个目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10]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因缺乏目标而迷失方向,因人心涣散而难以凝聚,因精神空虚而自我瓦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呢?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1]50

二、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思想信仰

“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12]95,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先进理论,就是共产党人的思想信仰。正是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工农群众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实现了民族解放,以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复兴之路,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迎来了新的胜利曙光,从此,备受奴役、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不可逆转地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共产党人之所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信仰,就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揭示的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它所发现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近两个世纪的实践检验中已经得到了有力确证。历史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深刻阐释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客观真理性。经历了几度蓬勃发展和重大挫折的洗礼,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从地球上消失,反而在不断自我完善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13]382

共产党人之所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信仰,就在于它是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站在最广大贫苦民众的立场,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以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为己任,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价值合理性。它并不满足于在理论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4]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鼓舞和力量感召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拿起“批判的武器”对资产阶级进行“武器的批判”,用物质力量打碎现存不合理的物质世界即资本主义制度,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无产阶级革命高潮,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逐渐在国际事务中与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在这种革命浪潮中已经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夙夜不忘自己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本色,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体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才能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进而顺利完成自己的各项历史任务。正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和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才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就,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共产党人之所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信仰,就在于它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它不是来自某个神灵的慈悲恩泽或慷慨赐予,也不是来自某个先哲自由意识或绝对精神的天才创造,而是来自于对人类历史的科学总结,来自于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考察。共产党人所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和坚定的斗争策略,绝不可能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产物,而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15]115马克思主义发展依据是实践,它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迅速发展,在斗争挫折的经验中自我反思,它从没有试图去结束真理,更没有贸然宣称自己是绝对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15]296,正是在对新的革命实践的不断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对真理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深刻、一次比一次更正确。马克思主义检验标准是实践,它从来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指导实践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我们信仰它绝不是出于宗教般的盲目追捧,而是因为它始终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它的每一步发展都经受了血的洗礼与火的淬炼,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15]111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实现了我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造就了它自身包容开放的气度胸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事求是的价值标准,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客观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完美结合。

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开天辟地的宏伟事业,这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13]190,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信念的共产党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6]同样,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大党,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也必然陷入混乱,无所作为。

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数中华儿女、仁人志士奋起抗争,然而无论是建立在封建根基上的维新改良,还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都无法改变旧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结束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在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上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然而,社会主义事业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这项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13]258,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学习借鉴,只能由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探索的道路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走过弯路,有过挫折,可就是在风雨洗礼中,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社会主义不是不加区分地消灭私有制,也不是在分配方式上追求绝对平均主义,更不是不顾实际地一味强调阶级斗争,而是要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使广大人民达到共同富裕。就在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之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却使社会主义运动再次遭受重大挫折,西方社会马列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灭亡论一时兴起,在国内引起了思想动荡。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定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在新世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模式、中国奇迹。历史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完全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完全有条件解决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完全有条件迸发出比资本主义优越百倍的创造活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开创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的中兴伟业。

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要求我们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个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12]38-39,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共产主义绝非对未来美好生活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所做出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17]个人奴隶般服从分工的情况从此消失,劳动本身成为人的第一生活需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就此终结,在集体财富的充分涌流下,人终于可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这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怎能不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怎能不令人执着追求和无限向往。“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13]137在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理想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一批批共产党人英勇无畏、流血牺牲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艰苦奋斗还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更是要牢牢把握住我们的奋斗方向,更是要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更是要坚定不移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理想。

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要求我们坚持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统一。由于共产主义“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8],所以它的实现也必然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对遥远的未来,不可能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也作不出来。过去,我们作过多种描绘,其实都是肤浅、简单的,不仅不利于全党同志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反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疑惑和动摇。”[19]344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深刻教训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害了“跑步走进共产主义”的急性病,急于用共产主义标准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因此,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形态,我们没有必要去做过多具体的预测和想象,而应该交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更不能超越阶段做不切实际的实践。这就必须要注意处理好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既要强调共同理想,又要强调最高理想,二者不可偏废,共同理想是为了最高理想,最高理想必须以共同理想为基础,“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19]293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一种理想,只有在它代表最广泛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时,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理想,其设定的目标才能为人们共同追求。”[20]因此既要强调社会理想,又要强调个人理想,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一方,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激发蕴藏在人民之中的巨大潜能和创造活力,群策群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力量。

四、理想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3]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信念不动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障。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今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社会矛盾日益突显,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影响未来走向的不可预见因素与日俱增,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危险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能否在长期执政中赢得民心,能否在改革开放中攻坚克难,能否在市场经济中运筹帷幄,能否在复杂环境中抵御风险,成为党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验。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共产党人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共产党人自觉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切实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人格力量;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共产党人自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保障。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个根本的条件,就是必须把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凝聚在一起。“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1]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全党全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认识到“如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从诞生到发展壮大也不会一帆风顺,出现一些曲折是难免的,没有什么可怕”[12]337,进而既不会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时骄傲自满、沾沾自喜,又不会在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时灰心失望、垂头丧气,始终保持乐观自信、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凝聚党心民心,筑牢全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享有美梦成真的机会,将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汇集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1]10回首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对道路的探索艰苦卓绝,在排除千难万险、历经风雨曲折之后,最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22],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全新探索和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我党继承发展和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僵化封闭的老路,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复兴之路,“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只能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13]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革命之路,“如果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13]1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光明之路,是通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必经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沿着这条路我们一定会走上共产主义康庄大道,全党全国人民都应该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五、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要善于构建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立足于构建筑牢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抓好一个根本、一个核心、一个基础,即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这就从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的高度,从长期起作用、工作见实效的角度,从体制机制层面对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提出了根本要求。

第一,完善思想理论建设机制,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思想根基。着重从思想理论上建设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毛泽东建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则。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才能取得胜利,这是早就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必须与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否则就会脱离实践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我国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要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马克思主义,正如邓小平说的“老祖宗不能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当今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从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角度来说,完善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机制的核心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二,完善集体主义教育机制,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价值导向。集体主义不仅是处理利益关系的道德原则,它内含一种价值导向,标明一种理想信念,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思想方法上为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奠定基础。党在各时期都要以青年学生和党员干部为教育重点对象,切实抓好集体主义宣传教育。要认清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不同价值导向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重要尺度,切实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要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集体主义的内在统一,充分发挥集体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观念、基本思想的保证作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进程中自觉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要认清马克思主义本身蕴含着集体主义的智慧和动力,反映着集体主义的意愿和追求,从提升集体主义认识、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筑牢集体主义意志入手,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第三,完善社会实践机制,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载体支撑。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本方式,既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和发展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坚定归根到底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和检验。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党员干部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强化管理创新。一是实行目标管理,根据活动方案确立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确定阶段目标和若干子目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进行定性或定量评定、科学评比、认真考核,并把目标管理与表彰先进、督促整改有机结合。二是实行过程管理,对于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确定好主题,抓好社会实践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确保社会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三是实行分级管理,实行上级指导检查下一级、党组织对本级党员负责的办法,注意发现、培植和推广基层党组织与普通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

第四,完善党内民主机制,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的制度保障。一是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三个基本要求。即重大问题要由党委集体民主讨论决定,而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党委内部决定重要事项必须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大问题要实行“票决制”,绝对不能以书记或会议组织者作总结的方法来代替表决;集体做出的决定任何人也无权更改,个人或少数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集体决定,并在行动上积极执行。二是加强党内外民主监督,特别是对监督者实行监督的机制。一方面要赋予党员、党的代表监督的权利,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疏通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引导群众参与对监督者的监督,并建立相应的权利保障制度和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向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监督人员向党的代表大会负责和述职、全体党员和党的代表罢免监督人员监督职务的制度和机制,将构筑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追求纳入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纪检监察的有效性。

标签:;  ;  ;  ;  ;  ;  ;  ;  ;  ;  ;  

浅析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与精神追求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