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孙凤山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持续性的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地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建筑质量。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气候、水文、土质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把握地基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使地基的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1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

1.1复杂性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极其复杂,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如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水热条件和垂直分带较明显,多台风。所以对于福建的房屋建筑要考虑其地势以及多台风等因素。如果是在其他地区或者特殊的地域进行施工,那么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应该具备同样的复杂性。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才能获得更好的质量和结果,如果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的关注不够,就会容易导致其出现施工质量缺陷问题。

1.2地基处理的多发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房屋建筑整体处于发展中阶段,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并不合格,甚至对地基的施工作业认识不足。这就会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坍塌的各种可能性,严重的则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有损社会的安定及团结。

1.3地基处理的困难性

房屋建筑结构分为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地下结构也就是地基由于土内部侧向土压力的作用,使得其容易发生变形,受到破坏,再加上上层结构的荷载导致地基沉降问题严重,处理上存在困难性。另外,地层下有水流作用,地下管线布设错综复杂,在地基处理上要防止对管线管道的破坏,影响周边环境,由此加大了地基处理难度。

1.4潜在性

地基作为整个房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仔细认真地对每一个环节仔细监督,做到建设中万无一失。在建筑建成后地基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在及建设中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在建成后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在检查问题所在上加大难度。地基的潜在性极大地影响后期建筑上面的施工,危害极大。

2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2.1强夯法

强夯法对于一般的地质条件以及普通的房屋工程来讲,是地基处理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见图1)。强夯法应用范围较广,并且效果十分可观。软土地也可以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强夯法可以较好地使目标地基得到固化,房屋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可以很理想地保证整个房屋的质量,避免后续出现不均匀沉陷或者是失稳问题。强夯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大程度上达到所期待的结果,其操作也十分简易,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点,其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并且精度不高,需要一系列详细的分析和检验来保证最后的加固结果。

图1强夯法

2.2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振冲法施工作业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作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它对其地基的加固作用有着很好地处理作用。通常情况下,在房屋建筑施工作业中都会采取这种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一般振冲法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振冲密实法;二是振冲桩法。两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下面则进行详细的阐述:如在施工作业中遇到砂土质地的地基则会采用振冲密实法技术进行施工作业,主要原理是它可以通过密实的方式来提高砂土之间的间隙,将解决砂土中的液化问题,从而提高砂土的密实度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在施工作业中遇见砂土颗粒较大的情况下,且土质中蕴含大量的水分,则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振冲桩法。采用振冲桩法主要是利用碎石对其地基进行填充,进而增加地基的密实度,以提高碎石在地基中的密度,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3CFG桩复合地基

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英文解释。CFG是通过粉煤灰、水泥和部分砂和水搅拌而形成的,其设计和施工和其它技术相比都比较简单,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的效率。由于桩基的置换和挤密作用,在一些高层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应用CFG负荷地基之后,地基的强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2.4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振冲法指的是施工人员对起重机进行一定高度的起吊,同时吊起振冲器,在潜水电机运行过程中,在动能的影响下,振动器产生相应的振动频率,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借助水泵,在水泵与振冲的双重作用下,高压水流喷射到房屋建筑地基中的理想深度,在地基中填筑好事先准备好的碎石等各种填充材料,在连续的振动和敲击下,使地基的密实度不断提高。采用这种方式对地基进行深层密实处理后,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周期短,能够在压缩成本的同时,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另外,在使用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的过程中,用水泥浆代替注射浆,在深层搅拌机的辅助作用下,使软土、水泥浆与地基中的其他物质进行充分拌和,在自身物化作用的影响下,明显改善地基深层的强度、水稳性及整体性,加快复合型地基的形成速度。在松散的砂土类型地基、厚度及深度都较大的沼泽、淤泥等泥炭类型地基中,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性和适应性。

2.5排水固结法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质,此时需要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将软土中水分排出,加固软土,从而显著提高软土的承载能力。本方法主要排水模式是在地基中放置竖向排水管,通过上层建筑结构施加压力,从而促进软土更快地固定变形,排除更多的水分,从而提高地基抗剪强度、承载能力,使得房屋建筑稳定性显著提高。对于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通常是上部土层结合强夯法进行,强夯压实对饱和黏性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强夯的深度和次数可根据现场确定。在夯实过程中,地基中的水会沿着排水管进入交换层,在交换层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渗流,并最终通过管道排出土体外。

总的来说,排水固结法通常有三种形式,包括砂井法、堆载预压法、电渗排水法。砂井法是在软土中增加砂井,开设砂沟和砂垫层,提高地基稳固性,缩短地基排水距离,不断加强地基强度;堆载预压法是指铺设土石,采用预压手段,防止地基沉降;电渗排水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接通电极后,使得软土中水分从阴极转向阳极,从而促进软土地基中水分排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基础进行排水时,应优先采用电渗排水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有效地将所有的水顺利排出土体外,还能大大地提高地基承载力。

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房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工程师需要应对不同且多变的环境,房屋建设应综合考察施工地的土壤情况、周边环境、施工情况、施工进度等才能更合理地进行房屋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合适的地基处理。现在,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处于世界上前沿水准,这与我国城市化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增加密切相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我国复杂的地理环境,相信在以后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江涛.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研[J].住宅与房地产,2018(7):222.

[2]杨宏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3):126-127.

[3]刘颖.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1):39-40.

论文作者:孙凤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孙凤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