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在新的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和建筑行业长效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作为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施工环节,模板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效能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探究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管理控制,对于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模板工程基本技术要点
为了提升模板工程施工效率,有效控制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模板工程施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控制。首先,要确保施工实际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性,模板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相关构件尺寸等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控制。其次,要对模板的强度、稳定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控制,确保模板能够很好的承受住混凝土的负荷以及侧向压力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模板的承重进行有效控制。另外,要尽量的将模板构造进行简单化处理,为后续的拆装、养护等工作提供便利。最后,要对模板相接处进行重点施工,对接缝处进行加密处理,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接缝问题。
(二)模板配制的相关技术要求
对模板的配制要根据图纸尺寸的大小来确定,如果结构、形态比较简单,可以直接按照设计的施工图纸进行配制。其次,在模板、横档断面以及相关的间距支撑系统配制的时候,要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配制。另外,需要使用放大样的方法对结构复杂、形体繁琐的构件进行配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放大样的配制方法对场地面积具有一定的需求,并且有的时候也很难真实的反映出构件实体,在这种情况下要将放大样的方法与计算相关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进行构件配制。
(三)模板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
首先,在垫层模板施工方面,由于垫层的体积相对比较大,而且基础高度并不高,因此在安装垫层的时候,需要对基础中心线以及相应的标高进行精确核对,将轴线与周围边线进行弹出,以边线尺寸为基准,对侧面的模板进行确定。对模板的垂直高度以及标高进行校正,然后通过支撑固定达到稳定模板的目的。其次,在基础梁模板施工方面,经过土方压实后的基础梁模板胎膜需要采用砖砌工艺,并且按照1:3的比例混合水泥砂浆,为混凝土振捣、浇筑提供良好的条件。按照相关施工经验,如果基础梁的宽度小、跨度大,需要使用拼接的方式对侧模板进行装配,并且要在垫层上弹出两侧的边线,从而实现尺寸标高精确和固定支撑的效果。
另外,在柱模板的施工方面,柱模板的高度一般是比较高的,但是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在安装之前,需要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相关的边线,并且在拼接的过程中要将柱两边的断面长边相同的板与柱断面短边尺寸大小相同的板进行组装,以此来实现组合型的柱模板。在柱模板的钉柱过程中,应当两块板之间加上海绵条,这样能够减少两块板的相互摩擦,避免出现漏浆的问题。同时在柱模板的安装过程中,要在搭架好井字形钢管之后在钢管架与柱模板外边预留5cm的空间,确保柱模板的顺利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在墙体模板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两侧模板的形式来进行拼装的,在确定基层中心线的基础上,将两侧墙体边线找出,然后对正模板、侧模板的标高、垂直高度等进行校正,用穿心螺杆对螺杆间距进行固定,然后用钢管夹进行搭设,为了确保墙体模板安装的垂直度,需要使用垂球来对墙体垂直度进行检测。最后在梁模板的施工方面,一般情况下,梁的宽度都是比较小的,但是跨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侧模、底模、夹木、支撑四个部分构成了梁模板,底模和侧模的拼装主要是通过18mm厚的胶合板和木档进行组装的,在安装的时候,同样要对标高、垂直度进行校正,然后对各个中心位置进行再次的检验,然后用斜梁和支撑等进行加固,尤其是在底模安装的时候要用斜撑支撑钢管,避免出现模板不稳定导致施工安全隐患问题。
(四)模板拆除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模板拆除时建筑模板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模板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意模板拆除的顺序,一般是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原则进行拆除。其次,必须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之后在进行拆除施工,这样能够避免因过早拆模对混凝土结构产生损害。
二、建筑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模板配制存在问题,在模板配制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凭借经验进行配制或者是配制的时候单纯的按照图纸进行没有考虑实际因素,导致模板配制存在较为严重的误差。其次,模板施工技术不够规范,技术要求不到位等也是经常存在的问题之一,为了赶工期存在着模板强度不到位问题、模板抗压达不到相关标准以及连接处理不到位等都会对模板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施工缝和连接处存在问题,这是模板施工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施工缝出现的位置一般都是比较薄弱的,很容易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对模板施工的正常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三、模板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首先,针对模板配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按照相关的配制尺寸、图纸来进行,严格按照上文提高的模板配制技术要求开展科学的配制工作。其次,要对模板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强化,要按照各个施工阶段的技术要求,做好模板施工技术管理,对相关的参数,如标高、垂直度等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并且要注重模板施工的细节处理,确保模板的承重性、稳定度和强队。最后,要对施工缝和连接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一是在施工之前就要对各个相关的零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每一个零件质量都达到相关的标准,不能出现微小的瑕疵。二是要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混凝土抗压性检测等等。三是要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准确的把握相关指示,注意零件安装的方向,连接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的吻合,不能出现一丝缝隙。四是要仔细的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及时将施工缝进行补和。
结语:
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的技术和要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不断优化模板工程施工效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良.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探讨[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2]欧振伟.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8):158.
[3]金贵友.探讨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6):109-110.
[4]梁鸿.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4):10-11.
论文作者:钱育东,涂建军,孟桂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标高论文; 技术论文; 要对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