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超声检出微钙化判断结节性质的临床价值论文_戴洪玲,朱小兰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超声科 江苏 南通 2266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用于判断乳腺癌微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因乳腺肿块就诊的100例患者,年龄34岁~72岁,平均年龄(59.38±15.21)岁。所有患者通过手术检查共发现结节142个,根据患者结节手术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102个病灶)和良性组(40个病灶)。分析超声检查方法对乳腺肿物内微钙化的检出情况;不同病灶的病理类型情况;超声对于恶性病理类型肿块内微钙化的检出率;超声对于良性病理类型肿块内微钙化的检出率。结果:在检出微钙化的9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占比为72.5%,在未检出微钙化的4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为占比27.5%,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共计102处,浸润性导管癌81处,导管内癌12处,浸润性小叶癌3处,乳头状癌3处,粘液性癌1处,腺癌2处;良性病灶共计40处,纤维腺瘤20处,腺病5处,高管内乳头状瘤10处,纤维腺瘤样增生2处,肉芽肿性乳腺炎2处,化脓性乳腺炎1处;超声对于浸润性导管癌微钙化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恶性病理类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于纤维腺瘤微钙化的检出率高于其他良性病理类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认为超声没有放射辐射,可重复检查,超声技术在诊断乳腺癌微钙化是普查乳腺癌的较好技术方法。

【关键词】超声;乳腺癌;微钙化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075-02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的发病与众多机制有关,如乳腺癌受雌激素受体(ER)、CDK4/6蛋白的调控。近年来,临床上,虽然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1],但乳腺癌的病死率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相对于其他检查手段,乳腺超声检查对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其血流分布具有较好的优势[2]。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乳腺癌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微钙化的出现率高达80%。目前超声技术用于乳腺癌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拟收集我院乳腺癌的患者,分析超声检测乳腺肿块微钙化灶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因乳腺肿块就诊的100例患者,年龄34岁~72岁,平均年龄(59.38±15.21)岁。所有患者通过手术检查共发现结节142个,结节直径3.6cm~6.1cm,平均结节直径(4.2±1.7)cm。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有明确病理结果。

1.2 研究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取仰卧位,双手高举,超声探头垂直置于乳腺皮肤,以乳头为中心,多切面放射状对四个象限进行连续扫查。记录内容:(1)肿物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等;(2)记录肿物内的钙化情况。(3)BI-RADS超声分级。

1.3 观察指标

超声检查方法对乳腺肿物内微钙化的检出情况;不同病灶的病理类型情况;超声对于恶性病理类型肿块内微钙化的检出率;超声对于良性病理类型肿块内微钙化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检查方法对乳腺肿物内微钙化的检出情况

在检出微钙化的9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占比为72.5%,在未检出微钙化的4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占比为27.5%,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超声检查方法对乳腺肿物内微钙化的检出情况[n(%)]

 

3.讨论

乳腺恶性肿瘤在近几年发病率逐步升高,我国每年有20万妇女患乳腺癌。对适龄妇女进行群体性的乳腺癌筛查,可尽量多地发现早期乳腺癌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可效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3]。乳腺超声可以获取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其血流分布。

本次研究中发现在检出微钙化的9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占比为72.5%,在未检出微钙化的4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占比为27.5%,两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这说明恶性病灶中微钙化有很高的检出率[4]。本文还发现超声对于浸润性导管癌微钙化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恶性病理类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微钙化灶可分为三类:①簇状分布;②沿导管分布;③无规律散在分布。恶性肿块内的微钙化大多数呈簇状分布,病理上,恶性病灶的钙化主要分布于癌细胞巢内或癌细胞坏死区内[5-8],因癌细胞多来源于终末导管上皮或充满小叶腺泡,且导管和腺泡的腔隙都非常狭小、排列密集,所以恶性病灶内的钙化往往以簇状分布为主。本文还发现超声对于纤维腺瘤微钙化的检出率高于其他良性病理类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良性病灶内的钙化主要分布于乳腺间质内纤维、脂肪、血管皮肤等处,所以呈无规律散在分布[9-11]。

超声微钙化显示灵敏度高,日本学者发表论文,用直径为100~1100um的碳酸硅模拟微钙化点,将超声与钼靶摄影结果做对照,结果发现超声探及乳腺低回声肿块内微小钙化的灵敏度较钼靶X线摄影更高[12]。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超声没有放射辐射,可重复检查,超声技术在诊断乳腺癌微钙化是普查乳腺癌的较好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红梅,冉海涛,杨露,等.新版超声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的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8(3):1-7.

[2]刘海霞,赵江红,刘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中应用BI-RADS分级对乳腺癌筛查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8(11):198-199.

[3]沈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12(11):213-214.

[4]侯佳慧,程文.经皮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7(4):1-4.

[5]何淑韫,赵幼平,陈泳愉.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202-203.

[6]舒媛.超声医学对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224-225.

[7]豆凯.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探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9,11(2):43-45.

[8]胡雨舟,李佳伟,郭翌,等.浸润性乳腺癌超声高通量图像特征预测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J].肿瘤影像学,2019,9(2):65-71.

[9]段婧,赵成茂,汪学昌,等.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2019,14(5):735-737.

[10]闫少华,李振玉,彭保成,等.钼钯X线联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1):64-65.

[11]陈雪,刘燕娜,郭良云,等.超声诊断乳腺癌胸膜转移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4):637.

[12]吴君.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1):80-82.

论文作者:戴洪玲,朱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乳腺结节超声检出微钙化判断结节性质的临床价值论文_戴洪玲,朱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