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论文_杨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江苏 宿迁 223900)

【摘要】目的:了解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纳入86例因患冠心病,于2015年01月—2018年05月入住本院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为标准分组:治疗组43例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治疗,对照组43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同时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展开不同疗法后,43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43例对照组为79.07%,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8例发生并发症,而治疗组仅1例发生,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05-02

作为临床心内科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症状表现为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等,随病情发展对患者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1]。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疗法相对成熟,药物、手术等疗法所起到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手术疗法,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因此,此次将本院2015年0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现报道两组治疗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共86例,均为患冠心病于2015年01月—2018年0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3例,年龄:45岁~85岁,均值(69.50±2.65)岁;24例(男):19例(女);治疗组43例,年龄:45岁~87岁,均值(70.25±3.65)岁;22例(男):21例(女)。研究给予两组基础资料比对,均(P>0.05),可以展开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予以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波立维75mg;治疗组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1)术中,取患者平卧位,手术一侧的手臂需外展大约35°,放在支撑板上;(2)依据Allen 具体测试结果,选供血恢复相对快的一侧穿刺,选桡动脉搏动较强部位作穿刺点,此处和手掌横纹保持0.5~0.8cm,局部麻醉穿刺位;(3)选穿刺针慢慢插至穿刺点,角度控制在30°~45°,待穿刺针完全进到血管后继续穿刺,完全穿透桡动脉之后固定针鞘且撤针,若出现血液喷出需及时置入导丝,且沿导丝插入动脉扩张鞘;(4)把浓度1.5%,3mL的利多卡因,0.2mL的硝酸甘油,2000U的肝素鞘管慢慢注入,这样以免血管栓塞、痉挛;(5)于X光透视引导下把导管直接插入鞘管内,把J形的长导丝置入冠状动脉的开口处,而后进行手术;(6)介入手术结束后,需及时拔出鞘管,用 无菌纱布包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桡动脉。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展开评估,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改善,甚至消失,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即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生理指标明显好转,即有效[2];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即无效。治疗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仔细观察两组患者有无伴发心律失常、心衰、等并发症,并作对比。

1.4 数据处理

此研究选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针对文中涉及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选(n,%)表示;经客观比对两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入选患者治疗有效率

治疗后哦,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为79.07%,(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治疗组入选的43例患者,仅1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2.33%(1/43);对照组入选的43例患者,有4例心律失常,4例心衰,发生率18.60%(8/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有研究者[3]指出,诱发冠心病的诱因较多,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最危险的一个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因患者机体血脂含量明显升高,致使血液黏度明显增加,形成较多的血栓,致使冠状动脉的管腔慢慢狭窄,最后发展成冠心病。对此,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治疗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因此,选择一种安全、高效的疗法展开治疗就显得非常关键。

在医疗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临床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主要以手术疗法为主,本次研究选经皮桡动脉介入疗法进行治疗,优势较明显,具体表现为:第一,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操作起来十分方面,对患者机体不会造成严重损伤,价格便宜,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首选疗法[4];第二,经皮桡动脉介入疗法在实际手术操作中,应用一条小管顺着动脉流向心脏方向,于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这样可较好的改善患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促进血供尽快恢复正常,从而结束血运重建;第三,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所置入支架的种类非常多,主要设计环状、管状、网状、缠绕型支架等,在治疗时可依据患者病情及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来选取。并且手术路劲较多,经股动脉、经桡动脉属于核心路径,依据患者患病复杂程度来选择最佳方案,尤其对并发症症状严重患者,更应谨慎选择[5]。

本次经对86例患者展开分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43例对照组为79.07%,(P<0.05);对照组8例发生并发症,而治疗组仅1例发生,(P<0.05)。提示临床对冠心病患者选经皮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常规药物更确切,应用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为改善冠心病患者病情,对其展开专业治疗时选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治疗方案,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有效防治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柴玉莲,杨慧.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53-54.

[2]曹雪梅.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6,26(9):347-348.

[3]李洁荣,吕云,高彦.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疗效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8):891-893.

[4]张晓东,林德智,袁权.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s1):119-120.

[5]李定良.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8):165.

论文作者:杨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论文_杨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