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思考论文_李先彬

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思考论文_李先彬

李先彬(四川省犍为第二中学 四川 犍为 614400)

摘要: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导致中学生数学水平低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倡“自主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思考,提出了几种提高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为了适应新形势,探索出一条适应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112-01

1.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

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科学的角度看,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引进教学,其目的当然是希望学生能像科学家搞科研那样独立地通过探究活动过程来获得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安排好一切,让学生顺着预定的途径“走”下去,或把学生径直引向答案.换言之,探究教学的重心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只是为学服务,而不是要学服从教.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具体说来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中有丰富的教学材料、各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而且这些材料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来安排,而不是杂乱无章;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少感到有压力,能自由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作种种设想、以自己的方式检验自己的设想.总之,这种环境要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愿望,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这种指导和帮助的形式和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安排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的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

2.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2.1创设探究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疑是学的需要,疑是思的源泉,是创的基石.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虽然想象丰富,但知识经验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提出的问题较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师而言,创设问题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通过呈现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则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探究过程,教师合理指导----让探究不半途而废

探究式教学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采取以听、看为主的交流方式,吧注意力集中在对学情的了解上,在迅速的加以思考,教师是否应当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下一步的教学应该作何调整,那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及时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如我在教学完概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渔民在池塘中养了一些鱼,他想知道池塘中到底有多少条鱼?请同学有自己所学的知识帮他解决。学生拿到这个问题后感觉不知从何入手,我及时给予提示可用所学的统计或概率知识来解决,学生感觉到了可以用什么知识觉得好办了一些,通过自己的思考慢慢的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数学教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这种合理的指导,不仅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对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用好讲授法----让探究锦上添花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并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我们要改变的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不意味着放弃接受学习,其实接受学习只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富有启发式的讲解照样有启发作用,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概念,教师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透决不能“金口不开”.内容少而精,点拨及时有分寸,讲授情趣得体的讲授法是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是理论的归纳和总结.

3. 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中学教学班学生人数较多,探究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过程的控制难度较大,探究式课堂教学要求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教师还要不断的引导、调整、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探究,往往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耗时多,这与教学计划的完成产生矛盾,探究式教学在面对考核要求时常使教师进退两难,课堂上常出现学生的探究方向与教学要求不完全相同,而统一的考试对教师的统一考核束缚着教师,不得不将学生拉回到自己的框框内,这种做法常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积极创设生活性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欲望。目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情景模拟,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地投入到题型内容中,积极思考,在设计这些模拟情景时,教师应结合教学教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目标,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将生活积极融入教学实践中,这样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探究式学习模式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空间,学生自由发挥、自主思考、探究的机会更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探究目标,积极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入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创设认知情境激活学生潜能[J].中学数学:中学版,2011(11).

[2]刘海涛.优化递进式变式题组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数学:中学版,2012(3).

[3]欧金星.中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校园,2012.

论文作者:李先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思考论文_李先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