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宁娟

浅谈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宁娟

(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 山东 新泰,271200

摘要:目的:针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骨科医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收录的骨科病人80名,将这些病人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A和B两个小组,其中A组的所有病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B组的所有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方法,护理一定周期结束之后,对比两组病人对于护理流程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计数据表明,B组病人的满意程度明显比A组高,并且B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A组低。结论:对骨科病人进行护理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加快病人康复,因此,在今后的临床中可以进行一定的推广采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骨科护理

引言

在骨科的治疗当中,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病原因都是因为由外伤而导致的骨科病患。因为骨科的发病比较突然,而让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都会导致-系列的负面情绪,所以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给予确保。为了让这个疗效能够得到确保,所以护理人员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当中,要给予辅助的护理。预见性护理就是提前护理,主要指医护人员全面分析病患的病情,按照医学专业知识,发现潜在问题,采用合理的解决对策,作为提前治疗的依据,以此来提升护理质量和病患的生活质量,确保病患尽快得到康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骨科医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收录的骨科病人80名,将这些病人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A和B两个小组,其中A组的所有病人是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包含40名病人,男18名,女22名,年龄分布23-56岁,平均38. 7岁; B组的所有病人是本次实验的实验组,包含40名病人,男21名,女19名,年龄分布22~56岁,平均37.9岁。对比以上基本资料,没有差异性(P> 0.05)。

1.2主要方法

对于A组的所有病人,我们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在这里不再做赘述。对于B组的所有病人,我们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1)入院预见性护理。入院时了解患者骨伤情况、合并伤、骨折部位、基础疾病、监测凝f功能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根据其情况确定相关风险并制定相应预见性护理措施。入院后给予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2)治疗预见性护理。在手术之前做好全面准备,如备好保温毯、急救设备、备血等。3)住院期间护理。住院期间需注意给予患者保暖,避免出现低体温影响血运,以促进静脉回流;对于疼痛患者需通过心理疏导、转移患者注意力、调整体位和止痛药等综合方式控制。定时帮助患者按摩局部受压皮肤,并合理给子气垫床和海绵垫等,积极预防褥疮。早期协助患者进行患肢肌肉按摩,并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主动、被动运动等,预防肢体痉挛和功能受限的发生,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以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饮食上需调整饮食结构,多进食丰富膳食纤维食物,并给予其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排气和排便,预防便秘。定期进行病房紫外线消毒,病房每天通风2次,保持空气清新;协助患者翻身,2小时1次,定时拍背、进行咳嗽、深呼吸等训练,痰液黏网者及时给予雾化吸入药物稀释。维持导尿管引流通畅,置管过程需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鼓励患者多饮水和排尿,以降低尿道感染风险。4) 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该对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仔细搜集,全面了解其疼痛程度与心理状态。按照骨科护理经验,与实际病案相结合展开分析,在实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对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进行评估,从

而有针对性地预见性护理。5)并发症的防治: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重点关注异常情况。协助病患翻身,以防局部皮肤感染褥疮。对抗生素进行正确应用,以防发生肺部与尿路感染。以清淡和易于吸收的食物为主。对预留导尿管的病患要严格实施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一定周期以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满意程度,同时统计对比两组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资料都是采取SPSS18.0进行分析,计算资料占比采用百分比表示,各组之间的比较采取x2检验。当两组间计算P<0.05时,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人满意程度分析

B组中,对护理环节评价为满意的病人有36人,评价一”般有2人,评价不满意共2人,计算满意率是95%;而A组中对护理环节评价为满意的病人有22人,评价一般有8人,评价不满意共10人,计算满意率是75%。

2.2病人出现并发症情况对比

在A组所有病人中,出现静脉血栓3例,手术部位感染者4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比例为22.5%;而B组所有病人中,出现手术部位感染2例,没有其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比例为5%。计算差异性得出P<0.05。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其中,参照组有2例压疮,1例深静脉血栓,3例术后感染,2例肺部感染。干预组仅有1例切口感染。

3讨论

骨科疾病给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多数病因为车祸、坠落、劳损等,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对骨科疾病的病人进行护理时需要细心考虑各方面因素,能够及时准确且有预见性的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预见性护理是在全面评价患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预防风险发生的过程。预见性护理在骨科中应用遵循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原则,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的开展,为减少并发症做好铺垫,各项护理紧凑有序,可帮助患者更积极参与其中,且预见性护理的开展也促使护理人员从被动转为主动,有助于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更好优化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实现了护理人员价值,提升了其护理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研究显示,骨科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高,护理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有效率分别是(47.49士11.13) min和97.78%,显著短于和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可见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方式有助于缩短有效救治时间和提高抢救有效率。采取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预测患者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其重点问题,确定护理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且能及时的采取有效防止措施,将患者的痛苦降至最低,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满足患者身心各方面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预见性护理方式对于骨科疾病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在对骨科病人进行护理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在今后的临床中可以进行一定的推广采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减少和消除了影响骨科护理效果的风险因素,能够更好的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充分满足患者对于快速康复的需求。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护理投诉,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靖.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1);57.

[2]井慧珠,周晓佳,聂明明.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4):19.

[3]杨利.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于骨科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7(10) : 86.

论文作者:宁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浅谈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宁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