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任务_经济研究论文

党的建设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任务_经济研究论文

党建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工作者论文,党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西方大国“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没有停止过;另一方面,我们的改革也存在着许多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没有党的健全的组织和坚强的领导是肯定不行的。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各级党组织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上海的党建工作是上海市委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还要依靠党建理论工作者,依靠党建理论研究的扎实开展,为上海党建的加强和改进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和理论支持。

一、党建理论工作者要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己任,为党的工作服务,为基层党务工作的党建实践服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这是党对理论工作者的要求。为了能使党建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党建实践,我们认为:

第一,要把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和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使我们在“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的巨大作用,使我们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有信心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不会过时的,虽然某些个别结论、个别判断,随着时间的转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不适宜的情况,但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资本主义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向,所揭示的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永远是我们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科学体系,它不是封闭的、僵化的、保守的终极真理。它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修正和发展着自身。它的发展来自于当代的社会实践,又对当代的社会实践予以指导。因此,我们在进行新时期党建探索的时候,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又要不局限于现成的结论,要解放思想,打破陈规,敢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话。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践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年后的今天,我们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 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党建理论研究,要把握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用改革的思路来解决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的各种新问题。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十多年来,这个理论经受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经受了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风云的严峻考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在学习这个理论的同时,还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探索勇气和创新精神,学习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第二,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智慧结晶。这条基本路线,总结了我们党几十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指明了加速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正确途径,也为我们反对和平演变,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根本保证。党建理论研究的方向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准确地理解、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当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暂时的困难,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消极现象,但是在中国还是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不要党的领导的问题上,在我们党还要不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在改革开放是不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上,我们决不能有半点怀疑和动摇。党建理论工作者要用科学的理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改革措施进行通俗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对于在改革中由于利益调整等因素造成的群众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要积极地进行疏导和解答,要让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道理为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增强他们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心和坚定性,做到在各种困难面前不动摇。

第三,党建理论研究要为党的工作服务,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党建实践服务。党建理论研究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它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党建理论研究只有与党的工作和党建实践相联系才会有活力,有作为。因此,上海的党建理论研究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围绕上海党建三年规划提出的党建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联系党建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敢于和善于抓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党建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开展研究。黄菊同志在上海市委召开的“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把当前党建的各类问题归纳为8个问题,他认为探索这8个问题,是推进上海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可能扎扎实实地把上海党建工作引向深入。因此, 上海的党建理论工作者要把解决好这8个重大问题,作为自己首要的研究任务。要集中力量,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深入了解和总结新时期党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争取在解决这8个重大党建课题上有所突破, 有所进展,用创造性的思路和方法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党建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党建理论工作者要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深刻了解改革开放中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深刻了解这种变化给党建带来的各种新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一再强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他曾批评了那种“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提倡所谓‘无产阶级就是这样’的错误思想,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的现象。他还指出:“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我们的党建理论研究也是为了指导工作的,所以党建理论工作者必须了解社会,了解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方面,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我们党的建设也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新观念、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它所创造的生气勃勃的社会生活环境,给我们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以及社会转型中带来的一些消极现象,也会影响到党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多项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出台后,涉及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带来许多新的问题,给党的工作也带来一定难度。党建理论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深刻认识这种变化对党建带来的影响,才可能提出符合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中国社会的变化,我认为要了解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政治、思想、文化、道德方面的变化,归根结蒂来自于经济关系的变化。而这种经济关系的变化,如恩格斯所说,“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家庭农副业经济承包户、企业、建筑承包户、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多种利益主体。实行向地方“放权”和“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后,造就了以社区和地区为单位的独立利益主体;国有企业的“承包制”、“利改税”、“拨改贷”、股份制改造及指令性计划和配额的取消,也使它们更接近于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一大批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和走向市场,也使它们产生了强烈的利益主体意识。此外,“让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破除了“绝对平均主义”,劳动效益成为比劳动时间更为重要的影响劳动收益的因素。而且,对股息、利息、红利等资本收益合法性的法律确认和保护,使整个收入分配中按投资分配的比重有所上升。

在这种产生多种利益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党的各级组织如何既代表国家与全体人民的利益,维护全局利益和党的统一,又关心具体利益主体中群众的利益,增强凝聚力,发挥好政治领导作用,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队伍状况的变化。当前,工人阶级队伍的组成、成员的生活状况、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思想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有大批农民进入工人队伍;有的工人下岗了,干起了第二职业;有的工人既有股票、债券、又有房产;在建立新型的契约化的劳资关系后,工人与企业相互间的责任与依赖关系也有了变化。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现状与特点直接影响党的先锋队性质,因此,这是我们了解中国社会情况的首要问题。

同样,农民队伍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发生了深刻的职业分化,农业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已仅仅成为一个户籍的或居住地域的群体概念,而现实中已分为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工人、外出农民工、个体工商者、私营企业主、农村管理干部等。如何加强在农村不同的职业群体中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这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还有,改革十几年中,还出现了高收入阶层,特别是私营企业主阶层,如何看待他们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如何看待他们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倾向,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确实有一些新的特点:如物质利益矛盾突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逐渐显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也开始经常出现,等等。特别是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成为人民群众很不满意的问题。党建理论工作者要通过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研究,寻找党的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特别是对利益分配与贫富现状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要了解我国现有的“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了解造成这种差距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了解我国现有的“贫富差距”与资本主义条件下“贫富差距”的区别,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了解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会不会造成两级分化,这样才能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促进各级党组织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维护社会公正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党建理论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各阶层的现状和特点,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又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我们现在常说的要“讲政治”,了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这就是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问题,而了解社会,了解改革,还需要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正确认识中国的现状和改革的形势,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纵观全局,认清主流和支流,明辩大是大非。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区别和判断善与恶、美与丑、正确与错误;还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嗅觉,见微知著,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各种政治倾向和思想问题,及时进行理论分析。

这是党建研究的一个大背景,了解不了解这个大背景,党建研究的成效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实际情况,又真正掌握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并使两者相结合,那么就能出新思路,就能解决新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依靠党建理论工作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近几年来,上海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建理论工作者对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思路,并且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提高。但是,这与我们所要求的形成新时期党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政策规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与上海党建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加强和改进也是有相当距离的。

首先,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党建的加强和改进要与之相适应,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各个不同阶段逐步地改进和加强的。当前,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许多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其中包括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这些改革措施都与党建有关,与党的工作有关。在改革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还没有完全地充分地暴露出来之前,党建是不可能自我完善的,更不要说与之相适应。因此,党建研究只能逐步地进行,根据不同的形势和情况,逐步地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路,逐步地加以理论归纳和提高,并准备接受长时间的实践检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党建对经济工作的适应不是被动地服从,不是亦步亦趋。党建工作的改进和加强归根结蒂要促进经济工作的发展,要有效地对经济工作进行指导。因此,这种适应就应当理解为是积极的能动的,是指导过程中的改进,是改进基础上的指导。

其次,我们要明确的是,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毛泽东同志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毛泽东同志还指出:“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探索中行之有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它有它的长处,也可能有它的短处;它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有消极的一面。不管是哪种新的尝试、新的经验,我们都要考虑到它不足的一面、消极的一面,要防止它的副作用。我们鉴定和推广一种新形式、新方法,不仅要知道它的利,还要知道它的弊,要知道如何消除它的弊端,不断地兴利除弊,我们的探索和研究才可能做得更好,更具有实用价值。

再有,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所有好的经验都是具体环境、具体实践的产物,所有好的理论都必须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相合,并且找到一种符合这个实际的载体或形式才能产生作用。一种新形式、新方法在一个单位有用,在另一个单位不一定有用,我们不能把局部的经验当成普遍的真理。上海有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各单位党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人员素质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传统习惯也不同,各级党组织都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用创造性的党建实践来回答自己工作中的难题。他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党建研究的一些经验和理论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要把这些经验和理论成果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情况的新的工作形式和方法。象以往那样,党组织全部按上级布置来开展工作和进行自身建设的做法,今后不会再有了。近几年,上海党建研究不断出了一些新鲜经验和理论成果,但是要真正消化这些经验和成果,使它们成为各级党组织自己的东西,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将是新时期党建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长期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当务之急是在上海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党建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必须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必须把握改革开放的全局,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建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支队伍不仅能从事党建应用理论的研究,对新时期的党建提出新的对策,而且还能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进行新的阐述和说明。不仅能从事现阶段党建新问题的研究,还能根据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党建的超前研究,预测党建发展的趋向,掌握党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动权。为了建设这样一支党建研究队伍,现在有不少委、办、区和大中型企业,相继成立了党建研究会和学习组,组建了党建研究队伍,我认为这是很有远见的措施,可以使我们的党建工作多一些科学性和预见性,少一些盲目性和随意性。希望各级党组织都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党建研究,要把党建研究作为党的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本文是作者1996年8 月在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的讲话)

标签:;  ;  ;  ;  ;  ;  ;  ;  

党的建设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任务_经济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