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荣教授翻译研究成果述评
郭彦麟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我国翻译实践起步较早,相比之下,翻译研究直到1898年之后才开始逐渐兴起,并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杨晓荣教授长期致力于包括教学、理论、批评等在内的翻译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笔者结合国内翻译研究的重要时间节点将其论文分为四个阶段,据此对杨晓荣教授在过去30年间的翻译研究成果加以梳理。
关键词: 杨晓荣;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批评
一、研究发展四大阶段
杨晓荣教授的学术研究与中国翻译研究事业兴衰密不可分,其研究成果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2)课后服务场地安排。美国放学后联盟2014年的一项报告显示:有73%的放学后计划在公立学校内进行;英国的课后托管服务以中小学校为核心,其中46%的机构设置在公立学校内;澳大利亚也把学校作为最有效的看护场所。除学校之外,很多国家还会在社区、民间和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托管服务,如美国有1533个“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澳大利亚除学校外,还在社区服务中心、教堂、青年服务站设置看护点,日本的托管场地有儿童馆和公民馆等,英国有公立学校、民间机构、教堂和社区中心等场所。
(一)1988—1998年:理论初探阶段
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界“语言学”“文化转向”思潮兴起,翻译研究由最初的只关注译本与源本距离到开始考量语言的转换过程、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情况以及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等。此阶段,杨晓荣教授围绕文学翻译尤其是小说翻译中异域文化的处理,以及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结合等问题进行研究。在两篇同名论文《小说翻译中异国情调的再现原则》[1-2]中,杨晓荣教授提出文学翻译的一般标准就是适度对等,即在所有的相关因素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或范围,且这个最佳对等度是受相关因素制约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制约的函数。
(二)1999—2000年:理论融合阶段
20世纪末,中国开始大量借鉴西方翻译观点和理论。在这两年,杨晓荣教授关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的论文各一篇,其将哲学作为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以协调、平衡为基础的“第三种状态”的翻译标准讨论。
关于翻译教学,杨晓荣教授在《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 翻译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深化与提高》[3]一文中,从课程设置和学生学术意识培养两方面作出了相关阐述。
在国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和国民对居住品质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城市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要做到经济合理、经久耐用、安全环保,还需设计人员紧跟时代步伐,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笔者阐释了自己的一点浅陋认识,旨在抛砖引玉,引起业内人士对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的重视,以共同促进我国给排水事业的发展。
(三)2000—2007年:理论发展阶段
翻译教学无论在理论上(学科性质)还是在实践上(职业性质),都具有独特的专业性,所以急需纳入国家实用性人才培养的轨道;还需要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的翻译教学,使专业设置更为合理,以满足用人单位对高水平翻译人才的需求。
(四)2008—2018年:理论成型阶段
此外,杨晓荣教授还提出要重视专业资料库建设,避免重复劳动,力求在内地设立翻译学专业研究所(中心),翻译专业教学体系需要更明确的理论依据。
要实现翻译事业长足发展,首先要重视翻译专业建设。杨晓荣教授比对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翻译教学,提出要明确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的区别,厘清外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区别。其次,要改进学位体制。由于翻译学本身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特点,所以很难将其划分为哪个名头之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其独立出来,进一步明晰每个层级的定位和详细内容,这需要更加努力做好学科建设工作,以获取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二、杨晓荣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一)翻译教学
关于翻译标准观问题,杨晓荣教授于2008年引入了“翻译本质观”来进行说明,认为此两者是互为表里的问题。提出了几个新的研究方向,包括研究的多元化、误读、新论及新课题。同年,杨晓荣教授撰写《翻译专业:正名过程及正名之后》,概述了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及现今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砂浆按监理人批准的配合比采用搅拌机拌制,浆砌石砌筑采用铺浆法,铺浆厚度3~5 cm,铺浆后砌石。砌缝内砂浆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砌石再用砂浆灌缝。上下层砌石错缝砌筑,砌体外露表面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预留约4 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用处理。勾缝自上而下,用砂浆分数次填充压实抹光,勾缝后及时洒水养护。
在2017年发表的《翻译实务及翻译批评的理论问题》[5],杨晓荣教授探讨了人文学科的“科普”工作,即利用媒体和各种机会向公众介绍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让国家的科研投入更为有效。在此阶段,杨晓荣教授主要对过去一段时期内的观点作了总结概括,结合自己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中的经验对翻译专业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进入21世纪后,杨晓荣教授的翻译研究开始更加注重文化沟通和交流。在这一阶段,杨晓荣教授写了大量论文,主要思想观点集中在6篇翻译理论类文章和2篇翻译批评类文章中,其从翻译参与者、翻译层次性、翻译依据及翻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翻译作为一门以沟通交流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所具有的特点,以及需要我们研究中应加以关注的一些问题。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杨晓荣教授认为应考虑“条件”,包括原作性质、翻译目的、对读者的考虑、译者状况以及翻译活动发生的时代、地域等因素[4]。
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理论课的种类和分量要有所不同。需要加强对理论研究的重视,并以此作为翻译专业教研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同时,需设置以继续提高中外文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在各种理论课上,不但要介绍观点、思想及其来龙去脉,还要介绍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有条件的开设方法论类型的专门课程。
此外,杨晓荣教授还关注到了翻译方向和译者主体性问题。对于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翻译标准,对其定义主要三类:与翻译作为市场产品的质量相联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翻译策略、方法相联系的翻译原则、翻译规范或常规,与译作研究相联系的翻译评论价值观。杨晓荣教授认为,翻译标准是有“条件”的,过往许多的争辩就是因为没有给自己的标准限定一个条件,翻译批评也是同样,不讲条件地说某种译法好还是不好都是不对的。正视“译无定论”,我们看到的应该是“条件”对于翻译标准的重要性,而不是翻译的无标准性。
试虫健康标准为于26~30 ℃室温下,经过饥饿处理 4 h后的小菜蛾幼虫,用毛笔轻触能快速爬动.不同含量甲维盐微乳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列于表5.由表5可以看出:实施了药剂后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随时间呈递增趋势;药后1 d和药后2 d校正死亡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药后2 d和药后3 d差异不明显,表明药剂杀虫高峰时间为第2 d前后.由此说明,高浓度甲维盐微乳剂对小菜蛾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翻译教学课程设置方面,杨晓荣教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注重研究生外语和母语素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如何把实践课的重心真正放在翻译能力的培养上。
(二)翻译理论
我国翻译实践历史源远流长,但对于翻译的研究却起步较晚。杨晓荣教授主要聚焦于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今的发展过程。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4]在泰罗的眼里,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其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20世纪末,“知识管理”首次出现在学术界,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一些定义。英国学者Rowley认为,[5]知识管理关注的是在促进实现组织目标观念指导下,如何对组织知识资产进行挖掘与开发。知识管理的对象,既包括外显的、文档化的知识,也包括内隐的、主观化的知识。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知识的识别、共享和创造等过程。它要求创建和共享知识体系,培养和促进组织学习。
同时,杨晓荣教授认为,在借鉴国外译论时,需保持清醒的意识,注意在印欧语系内部语际转换为背景下提出的译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杨晓荣教授认为,翻译研究生应该具备科研意识,培养方法论意识和信息意识,了解业界对该方向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一步,然后方可“填空”。
对比中西翻译理论研究不难发现,我国虽也有翻译实践经验,也有相似的观点、思路、做法,但是无法形成流派或学派,这就暴露出我国翻译研究中包括方法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在总体倾向上不善于理论提炼,多止于经验体会;在具体方法上不讲究深入,缺乏一以贯之、深究到底的精神;对外交流太少,对外交流中的表述方式存在问题,以及对我国当代的研究成果不够重视,研究缺乏继承性。归根结底,我国现阶段的翻译研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还是主要集中于治学方法、思路和观念上。
(三)翻译批评
杨晓荣教授认为,我国翻译批评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数量欠缺,质量不足,跳不出以实用为目的的技术性批评和以“挑错”为主要手段的批评性评论的圈子[6]。杨晓荣教授在1996年发表的《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7]一文中提出:需要对之前的研究进行整理,以期达成共识、作出调整、继续讨论。
同时,杨晓荣教授十分重视现代译学里“述而不作”以及多散论、不成系统等问题[8],认为是理论研究的无力导致了翻译标准问题上的思维定式。为此,杨晓荣教授借用哲学思想,从宏观上对翻译批评标准作了一个大致的概括。
翻译批评要实现理性化同样需要重视方法论,注重梳理基本概念和具体方法,尤其是体现翻译学本体特征的方法。杨晓荣教授倡导理性的翻译批评,并概括了三种主要的翻译批评方法:印象式批评方法、综合性批评方法、文本分析批评方法。
杨晓荣教授认为,现如今翻译批评标准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三点:一是“简单化”,即以原文为取向的“忠实”成了硬指标;二是总以寻求一个最高的、唯一正确的标准为终极追求;三是喜欢套模式,但忽略了制约翻译的复杂要素。对此,我们应转变思路,采用多元和动态的观念,重视接受者、译者作用和译语文化因素,注重相关因素协调,从而使翻译批评标准具有多维度、综合性、描写与规范相结合的特点。
三、结语
杨晓荣教授在翻译教学、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方面为中国整个翻译界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翻译教学方面,杨晓荣教授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借鉴起步较早的香港和台湾翻译教学模式,对翻译的学科设立、课程设置及研究生科研意识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翻译理论方面,提出要明确研究内容和目的,整理史料,厘清相关概念,力求建立完整的体系;在翻译批评方面,杨晓荣教授再次强调了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性,要重视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研究成果,重视方法论研究,加强对外交流,融会贯通,加强研究的继承性和系统性。
翻译批评标准和翻译标准问题争执多年也不见定论,究竟翻译有无标准可言?若有又将如何划分?其“上限”和“下限”是什么?其研究对于翻译事业发展有何实质性的影响和帮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总之,探讨归探讨,问题终归要解决,笔者对于杨晓荣教授观点及研究成果的总结,只是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思路,找准问题的突破口,以便之后的翻译研究可以更加系统、完善。
在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之中,有魅力的角色不在少数,但是真的能配得上片名“一代宗师”称号的,只有两个人,晚期的叶问和早期的宫宝森。
参考文献
[1]杨晓荣.小说中异国情调的再现原则(待续)[J].外语研究,1989(3):47-51.
[2]杨晓荣.小说中异国情调的再现原则(续完)[J].外语研究,1989(4):16-22.
[3]杨晓荣.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翻译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深化与提高[J].外语研究,2000(3):6-7.
[4]杨晓荣.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4):70-76.
[5]杨晓荣.翻译实务及翻译批评的理论问题[J].上海翻译,2017(6):7-10.
[6]杨晓荣.对翻译评论的评论[J].中国翻译,1993(4):19-23.
[7]杨晓荣 .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J].中国翻译,1996(6):8-11.
[8]杨晓荣.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J].中国翻译,2001(6):11-15.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7-0049-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7.021
收稿日期: 2019-07-05
作者简介: 郭彦麟(1994—),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责任编辑:李汴红)
标签:杨晓荣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教学论文; 翻译批评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