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莎
(佛山市禅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站,广东,佛山,528000)
【摘 要】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催生下,环保节能问题得到社会重视,全社会达成了可持续发展共识,呼吁对环境进行保护。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中,就是城市建筑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快速崛起建筑群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其中,建筑保温消耗尤为严重。所以,对其用料的检测是重中之重。首先是确定用料达标,符合相关规定;其次是用料环保,杜绝污染混合物。只有这样,建筑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本文就对建筑保温用料之检测过程进行详解,期望能以此作为参考。
【关键词】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检测技术
节能,当前世界范围内大力提倡的行为。而真正达到标准却要经过层层考验。建筑节能涉及到诸多方面,可以认为一个大系统,再由各个小系统构成,缺一不可。总而言之,建筑节能尤其繁杂。它的关键之处是在围护构成上节能。其中,墙体围护是主要部分,原因是所占比重大。据研究,如果墙体围护性能差,那么因此而挥散热量是整个围护的三分之一。足以见得墙体围护的重要性。保温性能是建筑质量重要部分,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建筑整体质量提升,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应用新的技术和创造性开发,广泛应用节能材料,保障项目质量,也是开发新型能源的重要途径。
1.墙体隔热检测特性
1.1动用专业设备
对墙体隔热性进行检测,要借助专业设备来进行,这些设备一般都比较大型。譬如检测用料导热性、检测抗风强度等,必须要借助专业且大型的设备,它们有一些共性:第一,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第二,值钱;第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1.2周期长
在检测墙体隔热中,周期很长。譬如,依据JG/T158规定,对胶粉聚苯颗粒外墙隔热检测要历经58天。在实际操作中,依照JG/T1158规定,其后期保养时间比检测时间要短,然而它的持续时间也差不多两月。
1.3耗能多、占地面积大
对墙体隔热性的检测,在墙体表层安装混凝土检测块,面积大于六平方m,需要的时间在四十天左右。检测进行期间,需要进行多次提高温度、降低温度,浇水这些工序,对电力的要求量比较大。整个项目的检测,也需要用到诸多大型设备。例如抗震性能检测中试件为1m×1m×(0.15~0.40)m。由于整个周期用时多,用到的设备多,存贮时间长,所以对实验的地方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面积和空间上。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对大型的设备安放空间需求大。
2.检测相关方式
2.1研究导热系统
对保温用料是否隔热的评定标准之一就是导热系数。一般来说,得到导热系数需要运用稳态法平板。上述方式是经过大量实例论证,真实性高。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启动前,需要在用料养护到期,置于烘箱,将其两端打磨,在此间,需要特别留意边角位,谨防冷热板跟试验品不衔接,只有这样,结果才能可靠。
2.2保温试件的制作方法
试件面不能完全光滑,留置部分糙点,目的是降低浆料依附量。在试件做成后,需要适当压力,保证试件之间联接,避免缝隙。
3.选择保温用料
3.1隔热用料的选择
建筑项目中使用的隔热材料不仅要保证导热系数小,同时热阻也会比较大,还有要保证用料具备收缩性及耐久性。
3.2胶黏剂与抹面胶浆
建筑隔热用料之一是胶粘剂,为了保障隔热层跟墙体无缝衔接。当胶粘剂不达标,对建筑隔热板块的防水、抗压力、使用年限等都会带来恶劣影响。胶粘剂与抹面胶浆包括粉状粘剂跟产自工厂的液状体粘剂。
4.项目建筑体隔热性检测技术
4.1列举检测项目
实际检测的项目包括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粘结强度等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检测过程可能出现的状况、
4.2.1标准不同
根据地域分别,同一项目实际的参数跟指标会有区别,就给操作加大难度。比如,对聚苯乙烯泡沫用料实验,规定标准是要对抗压强度、导热、耐水、稳定性能多方面检测。但是,规定中只涉及到普遍情况,因此,部分地方性检测规定不细,则需要结合标准跟地方实际,综合考虑,制定标准。
4.2.2方法繁杂,变动大
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制定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来检测。换句话说,不存在标准方法。
4.2.3缺少必要设备
一般情况下,墙体隔热检测要用到测导热性能的仪器,包括系数测定的和导热测定的。但目前并不存在完备的测试装备。这就决定了最终的结果无法保证完全真实和有效。
5.墙体与个人层间联接强度测定
5.1隔热板材隔热系统测定
(1)对隔热层跟墙体基层拉拔实验,测定其强度。要求抹面层契合养护时间长度,然后在单位项目中确定一组用于实验,每一组中确定三点,取平均值,如果超过o.1MPa就达到标准。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检测对象的保护。
(2)对粘结层与饰面砖联接进行拉拔实验,测定其强度。要求是饰面砖结束施工,依照粘结用料最终硬化时长,到养护时间达标,再从单位工程上确定一千平方m的类型饰面砖的建筑项目体为实验对象,确定一组,每一组中确定三点,如果超过0.4MPa,达到标准。该检测中科容许单位组内一个试点强度小于0.4MPa大于0.3MPa,也算达到标准。
5.2维护结构的实验
主要收集维护结构传热数值。启动该试验时,需要主要依据设计要求,需要在实验中按照比例高还原施工现场建筑体,要求长宽在两m左右,厚度参照所用砖。还要参照具体施工时用到的工艺,同时也要确定到达实验检测要求,墙体已经干燥,养护时限达到。只有上述要求具备,才可以启动检测。跟前面的检测一样,首先确定单位组别,每组选三个点,如果结果不超过设计规定值,那么就达到标准。注意事项:实验检测过程,要彻底完成对围护结构的建设,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必须全程参考设计。达到标准的条件是实验结构不大于设计值。
6.在检测过程中应该留意问题
6.1实验检测前要有完整的规划
前文提到,墙体隔热检测十分漫长,长达数月时间。这就要求在启动之前就做好各方面的安排,有备无患,尽量规避过程中遇到不可预知情况导致整个工期延后。比如,在对样品的制作时,要预计好时间,合理安排人员,在完成之前有专人照管,根据经验预测可能问题,做好解决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6.2若实验过程出现异常,需要留意分析
实验检测过程,很容易出现异常状况,这些状况可能在以往的案例中出现过,也可能是新遇到的。比如保温砂浆太密或者导热数值偏高,出现这些异常状况是因为在砂浆制作过程中对用料的把控不严,出现微珠破碎。这样,只有预防其破裂才能将密度降下来。对膨胀聚苯板、聚氨酯这些用料导热系数的测定,可能发生数值偏大与偏小的状况,但却做不出科学解释。
7.结语
综合前文论述,要将节能材料用在常规的建筑隔热中,就必须要先对其进行必要地实验和检测,只有通过了才能够广泛推广运用。经过多年发展,隔热材料的研制逐渐增多。市场有需求,那么就必定会有对应产品的产生。在全球节能减排大环境之下,各种各样的隔热材料逐渐发展。这对建筑行业节能材料的普遍运用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笔者投身检测工程多年,通过对个人经验的总结,在实际操作中,行业内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有关技术的提高,只有做好审定,隔热用料才有保障,项目建筑施工质量才有保证。归根结底,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冯长伟,朱惠芳,史琴,谈志东.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保温腻子外墙保温系统性能研究[J]. 工程质量. 2015(01)
[2]叶少华. 研讨新形势下建筑保温隔热技术发展 “全国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技术高层论坛”在济南召开[J]. 建设科技. 2013(11)
[3]韦延年,刘晖,于忠,余恒鹏. 从西南地区的实践看外墙保温隔热工程技术的综合性能评价及优化选择[J]. 建设科技. 2008(08)
[4]宋长友,季广其,陈丹林,黄振利. 建设部软课题“外墙保温体系防火试验方法、防火等级评价标准及建筑应用范围的技术研究”介绍[J]. 建筑科学. 2008(02)
论文作者:黄薇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墙体论文; 建筑论文; 标准论文; 项目论文; 系数论文; 节能论文; 设备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