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要做到四个“真实”论文

教育科研要做到四个“真实”论文

教育科研要做到四个“真实”

刘 杰

教育科研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做到四个“真实”,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是选题要真实。这是指要选择教育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尤其要选择课题研究人员自己真正感受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此类问题不一定存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但研究人员通过观察或文献阅读,深切感受到它的存在,并意识到其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危害。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触动教师的心灵,使研究成为自我的要求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二是过程要真实。这是指研究人员要按照研究方案,围绕研究目标和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研究工作。研究中一定要有实证的调查,研究人员要真正走进问题产生的场域,通过观察、访谈或问卷等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为整个研究提供真实的素材和依据。没有实证调查作基础,一切研究都是“空中楼阁”。

三是资料要真实。这是指研究过程中的资料一定是研究过程本身的记载或体现。资料的真实性与过程的真实性紧密相连,没有真实的过程就没有真实的资料。但是,一线研究中也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有过程无资料,即因未及时保存导致资料缺失,于是在结题阶段根据课题管理单位的要求临时增补研究资料,而这样的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失真性。事实上,过程性资料不仅仅是研究过程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再研究的价值。因此,资料一旦失真,就会给再研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失去再研究的价值。

四是成果要真实。这是指研究成果一定源于研究过程,是经过研究团队共同努力所取得的。保证成果的真实性很简单,需要研究人员在梳理成果时做到以下两点:介绍自己做了的研究工作、总结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引用与剽窃的关系,很多人倾向于用“占比”来区分两者,即看他人成果在自己成果中所占文字比例的多少。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法应该是着眼于他人成果在自己成果中的作用。如果他人成果只是用来证明自己的成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引用;如果将他人成果直接作为自己的成果,无论占比有多低,都不能称为引用,而只能称为剽窃。

基于状态感知的电力通信设备自动巡检,以基于状态感知的寿命预测技术扩展前期项目中设备健康度的内涵,丰富事前预警能力;以基于状态感知的故障定位和诊断技术进一步提升前期工作中资源调配分析技术的外延,加强事中处理能力;以基于状态感知的可靠性评估技术补充前期工作中后评估的缺失,完善事后优化能力;以基于全景监测数据实现的自动巡检技术实现通信运维事前事中事后的沟通,完成闭环管理,指导日常运维工作,提升电力通信运维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基于状态感知的电力通信设备自动巡检研究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检验检测中心要加强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通过分级分类培训、跟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大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培养食品检验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比如,单县检验检测中心一方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专题辅导讲座,使全体干部职工坚定政治方向、端正价值取向,打造廉政、清正、务实的检验检测队伍;另一方面组织有关食品检验人员开展课题研究,钻研食品检验检测科学技术,在科研和标准制订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保障了食品质量安全。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3日第7版)

标签:;  ;  ;  ;  ;  ;  ;  ;  

教育科研要做到四个“真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