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早期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_钱芹芹

芦潮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120

摘要:目的:对早期临床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社区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按护理干预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者不良习惯。

关键词: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冠心病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为了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应加大护理干预辅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对本社区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60~78岁,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62~80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当患者还患有严重的心理、精神、心肝肾功障碍等疾病时不在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内。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接待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微笑,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使其感受到医院专业化的服务态度[4]。向患者及家属耐心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理人员等,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对患者的病情仔细分析,并向其介绍患病原因、治疗措施和疾病预后等。

护理人员可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冠心病的知识,明白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提高患者对此疾病的了解;还可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向患者展示冠心病理疗的较好范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此外,还要引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制定出合理科学的生活作息,以此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为增强患者体质,护理人员可建议患者多进行有氧运用,例如饭后漫步、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尽量减少剧烈运动。

1.3数据统计

通过标准差±的平均数()描述计量的资料,并且计数资料经卡方来检验,计量资料经t来检验,将α为0.05当作具体检验的标准,如果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对以后,数据之间差异较为显著,通过P<0.05表示,即数据间对比有统计的意义。

1.4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包括了躯体感觉、睡眠状态、健康感觉、社会参与能力、生活满足感等,分值共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2.3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心功能改善的情况分析

2.4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小表所示。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且极易反复发作,患者治疗的时间也较长。由于病情的特点和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患者极易出现忧郁和焦虑等心理状态,进而造成交感神经出现兴奋的情况,使心肌缺血状况被加重,严重影响到患者治疗的效果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因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为22例,占比44.00%、有效患者为12例,占比24.00%、无效患者为16例,占比32.00%,护理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中显效患者为35例,占比70.00%、有效患者14例,占比28.00%、无效患者仅为1例,占比2.00%,护理有效率为98.00%,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玲,梁琬屏,苏小妹,王华,罗巧,杨倩,宋昌龄,林征华.社区护理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3):110-112.

[2]田彩红.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5):124-125.

[3]李曼琴,张爱莲.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应用健康管理的临床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222-224.

论文作者:钱芹芹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早期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_钱芹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