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若干问题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在分析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过程中如何确定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对策等问题。文章认为,加深对第三产业的认识,考虑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尊重第三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充分估计改革开放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是确定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4个依据。 应以第三产业方程为参照系确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选择战略重点应以相关性强、影响大、见效快、阻力小为原则。要从空间和时序上确定战略步骤;要重视第三产业的经营对策、分配对策和供求对策。
关键词制定
第三产业 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使我国第三产业开始出现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推动着第三产业的新发展。在各地纷纷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的形势下,如何确定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对策,就成为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作出正确判断,是制定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
从总量上说,与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我国的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长期偏小。目前高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约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约为50%,低收入国家约为40%。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八十年代初,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12%(1980年),在126 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06位;产值比重为22%(1982年),在93 个国家和地区中居倒数第2位。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且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十多年改革开放使我国1992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增至38%(世界银行统计数),虽在被统计的127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87位, 但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
从发展历史来看,与世界第三产业日趋增长的趋势相反,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一度严重滑坡,呈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就业比重则长期增长缓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52年的28.3%,增大到1957年的30.0%(历史最高水平)。此后持续下降,一直跌到1983年的19.6 %(最低点)。1993年虽升为27%,仍未及1952年的水平。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57年到1981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年均递增率仅为0.74%,不及同期第二产业比重增长速度的三分之一。1981年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才开始有较快的增长。1993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1978年高出10个百分点。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造成了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居民生活的低质量,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困难,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重要原因之一是受到国民经济低水平的制约。国民经济的低水平,使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人均收入水平、闲暇时间的占有量较低;它也往往与生产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低水平共存。这必然使服务需求处于低水平状态,第三产业供给比重也就不可能太高。但问题在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实际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应有水平相比,是长期偏低的。国际上低收入国家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390美元,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平均为40%, 我国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70美元,但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仅达38%。 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我国的印度、缅甸、孟加拉、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也比我国高。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宏观规模偏小,不仅仅是国民经济低水平所致。
从历史上看,有两个重要因素阻碍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到应有水平。其一是传统偏见和片面性的经济理论的影响。中国在封建社会长期重农轻商,“重本抑末”;50年代以来又长期片面重视工农业,轻视服务业。在经济理论上,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片面性理解使人们只承认“物质产品”及其产值的存在,否认服务产品及其生产;第三产业被打入非生产部门的“另册”,不纳入统计,使发展受到压抑。其二,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失误削弱了第三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动力。长期来我们把第三产业当成福利事业甚至慈善事业来办。服务的低价制和免费制使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过低的服务价格,过高的服务成本,相关实物产品的相对优越的收益状况,影响了服务供给的增长。在工业化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时,没有及时把发展第三产业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受阻。总之,对第三产业没有采用鼓励政策,发展第三产业无“名”无“利”,造成了第三产业的落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第一、二产业富余劳动力的增多,国民经济社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的形成,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落后造成的服务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严重。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因此,只有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迅速改变其落后面貌,才能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协调、效益、闲暇和福利等功能,促进国民经济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依据与战略目标
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省情、市情,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而要制定正确的第三产业发展战略,首先应该考虑这一发展战略的依据。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下4点:
1.进一步加深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加深认识”要做到“三个克服,三个树立”。一是克服头脑僵化,树立新的产品观。这就是克服将马克思的书当作解决现成问题的灵丹妙药、现成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头脑僵化、半僵化状态,根据现实经济状况研究新问题,作出新概括,树立无形产品也是社会产品的新观念。其实,马克思本人对社会产品观,就没有采取凝固化的态度,而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对产品和使用价值理论作过多次补充和发展,指出总体劳动中的脑力劳动、运输劳动、生产服务消费品的劳动和生产“二项式定理”的科学劳动也提供产品。二是克服怀疑态度,树立新的产业观。这就是克服对从西方引进的第三产业概念的怀疑态度,树立三大产业的新产业观。第三产业一词虽然是外国人提出的,但它反映的是人类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具有科学性。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事实。第三产业应包括哪些行业是可以讨论的,但不能因此对其发展持怀疑态度,甚至一有风吹草动就大兴问罪之师。产业概念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的。过去曾被视为“非产业”的部门,随着实践的发展,完全可以在现在或将来被人们如实地认识为产业。三是克服传统偏见,树立新的财富观。这就是克服我国历史上传统的“重农抑商”,近现代的重物质生产,轻服务生产的偏见,树立科学、技术、信息、人才、服务是财富,非实物使用价值也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的观点,统计第三产业劳动成果,考核国民生产总值,使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名有利”。
2.考虑我国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提出的需要,不要脱离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力水平而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就需求层次来说,人对基本的实物产品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与此相适应,社会资源的投放,也应首先满足对此的生产需求。第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了,社会才将富余的资源投放到为满足第二、三层次的需求而进行的生产上去。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层次的需求都受到威胁,其他需求就会“堵死”。在此意义上说,第一、二产业处于第一、二层次上;而第三产业如同其“序号”一样,处于第三层次上。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率的提高是第三产业生产比重增大的基础。如果超越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过快地发展第三产业,就不仅不能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甚至破坏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结果使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落空。
因此,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不能简单地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而应寻找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比重之间的规律性,以此作为参照系。
3.尊重第三产业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第三产业区别于第一、二产业的主要特点是其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它决定了服务产品不可贮存、不可转移,只能在生产的同时投入消费。这使服务生产与服务消费间缺少时空缓冲机制,因此第三产业的供求及其平衡显得特别重要。同时,第三产业本身经营的性质形成了它相对落后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非自动化的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上升较快。这使相关服务产品的相对价格呈相对快的上升趋势。此外,由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相对落后的劳动生产率等条件促成的第三产业比重增大律,使第三产业的产出随着社会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快于第一、二产业的速度增大。第三产业的这些特点及其内在发展规律的作用,使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区别于第一、二产业的特殊经济现象。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必须关注这些特殊现象,从中寻找发展第三产业的特殊方法和途径。
4.充分估计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改革的实践、对外开放潮流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对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它们会引起服务需求上升律和服务供给上升律所由形成的某项或数项经济条件的变动,进而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或战略步骤发生影响。
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还应确定本地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全国来看,这一目标就是迅速改变我国第三产业长期低于其应有水平的落后状况,使我国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比例合理,协调发展,在近期内使第三产业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一个较大发展,充分满足三大产业对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以及居民对服务消费品的需求,适应并推动改革开放、科技革命的发展。这是定性描述的战略目标。
此外,还应结合本地情况,充分利用经济信息,对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各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各有特性,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的。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国外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其规律可以用第三产业就业方程Y=1.149X(0.464)表示。
式中,Y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X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0年美元)。从国内资料来看,第三产业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呈现幂函数型相关关系。据笔者对199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Y,单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X, 单位:元,1990年人民币不变价)的相关关系的定量分析,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方程为:Y=0.4X(0.53)。
这就可以为我们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参考数据。据此方程测算,如果某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00年达4000元(1990年人民币不变价),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理论值将达32%。不过,存在服务净输出的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值将高于理论值。
三、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与步骤
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还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重点。选择战略重点可以考虑下面4点:(1)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相关性最强的;(2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全局性和超前性的;(3)见效快, 并能起到引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的;(4)制约因素不多,阻力较小的。
具体地说,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重点是什么,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一般地说,旅游胜地可以考虑以旅游业为重点,带动旅业、饮食业、交通通信业、商业等;沿海港口、交通枢纽等客货集散地可以考虑以交通业为重点,带动通信、仓储、贸易、旅业、运输、维修等行业;以教育见长的大学城以教育为重点,带动科技、信息等行业;中心城市以金融业为重点,带动通信、交通、贸易、情报等行业。就全国而言,应该在继续发展居民生活服务业的同时,着重并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尽快实现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社会化。
需要指出,就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不等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根据第三产业方程可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低水平使服务需求量较小,使工业发展的任务最迫切,因此,这些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仍然是致力于工业化,不是第三产业压倒一切。与此相反,一部分地区,如中心城市、旅游胜地、港口城市等,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有特殊的服务资源,服务需求量占很大比重,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往往可以同时构成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在确定战略重点的问题上,还要正确处理如下几个关系:(1 )传统服务部门(商、饮、服、修等)和新兴服务部门(科技、信息、教育等)的关系。在生活服务业“欠帐”尚多的时候,应在恢复、改造传统服务行业的同时,兼顾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欠帐”一旦还清,应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2)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资金密集型服务业的关系。按我国资金缺乏的国情,应着重发展前两种。(3)城市和乡村。应在中心城市着重发展高层次的、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乡镇着重发展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4 )高、中、 低档服务的关系。应三者并进,目前以中档为主。
发展第三产业,除了明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还应确定战略步骤。就空间而言,应以城市为基地,沿交通线扩展,向广大农村普及,联点成网,最终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结点,纵横连通的社会综合服务网络。就时序而言,可分为“九五”时期和后十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优化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发展新兴服务行业;后十年重点发展新兴服务行业。
四、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战略对策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需要通过若干战略对策来实施。这里仅分析3个主要对策。
1.经营对策
服务经营方式完善与否,不仅关系到第三产业本身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动力是否正常,服务再生产能否顺利发展,而且涉及到第一、二产业的生产条件是否具备,实物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协调运转,居民的消费需求能否正常、合理地满足的问题。因此,它与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第三产业目前采用的经营方式主要有非市场经营方式(免费服务业)、半市场经营方式(低价服务业)和市场经营方式(全价服务业)。一般地说,在这三种经营方式中,经济效率依次递增,公平程度依次递减。我国原有第三产业约有一半是以非市场和半市场方式经营的,它演变成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造成了第三产业低效率、低产出运行。为实现第三产业迅速增长的战略目标,需改善服务经营方式。根据我国情况,改革服务经营方式,提高第三产业效率的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服务经营中增大市场经营的比重,缩小半市场、非市场经营部分;国家对第三产业的财政补贴在形式上作出有利于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改变;在所有服务经营方式中都引进或强化市场机制。
第一,社会需求量大,服务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的服务事业,应实行从非市场经营到半市场经营,从半市场经营到市场经营的体制转换,走企业化经营的道路,最终取消财政补贴,完全通过市场实行经营。应用科学研究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咨询信息服务业,要打破依赖财政拨款的局面,面向市场需求提供服务,通过盈利性服务的有偿转让,实现服务再生产。与生产相关的货运服务、电信服务也应逐步实现市场经营方式。一批原采取半市场、非市场方式经营的服务业,如单位内部招待所服务业、疗养服务业、文娱服务业、客运服务业等,实行市场经营方式,也可大大提高效率。
第二,国家对非盈利服务业的财政资助形式要加以改变,着眼于引进或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现对第三产业的财政资助有三个问题:一是经费不足,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经费固定,不随服务产量浮动,客观上使服务业中多生产者受“罚”,少生产者受“奖”;三是“暗补”的财政资助形式,使服务业只能按非经济价格提供服务,妨碍了市场机制对服务经营的调节。为此,可考虑从两方面实行改革:(1)将“暗补”变为“明补”, 逐步推行服务产品的商品化或部分商品化:国家将拨给服务事业的经费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补助给消费者,服务产品则变免费为低价,或变低价为市价,通过市场出售给需求者。这一改革有利于促使服务业面对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使服务适销对路,随行就市,减少以至消除供求脱节,有效地促进效率的提高,可有效地抑制对免费服务或低价服务的滥用浪费,也可及时地缓解第三产业经费不足的矛盾。(2 )因条件或产品性质限制不能将“暗补”变为“明补”的,仍维持“暗补”,但要按服务产量调拨财政补助,使之随服务量增减上下波动。
第三,三种服务经营方式都要引进或强化市场机制。长期以来,不少盈利性服务的市场价格在僵化的旧体制下被压低、冻结,实际上并不包含利润。这使盈利服务徒有其名,服务企业发展无内在动力。强化这些行业中的市场机制,关键问题是将这些服务价格放开搞活,让它反映服务供求关系和服务劳动耗费,并将服务人员的分配状况与市场销售的服务成果联系起来。对于低价制服务业来说,如是为了社会平等的原因仍需通过财政补贴维持的,应鼓励服务人员多渠道、多方式地兼营盈利性服务,提高其分配水平,以弥补国家财政经费的不足。还有一部分非盈利服务业因社会平等的要求,需维持免费供给服务,享受财政补贴的,也要参照盈利性服务业,建立成本、价格和虚拟利润指标,以提高效率。
2.分配对策
我国在第三产业分配方面存在着三个问题:其一,第三产业的相对分配水平长期低于第二产业,影响了第三产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速度,使不少服务产品长期短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程受阻。其二,精神生产部门的相对分配水平低于非精神生产部门,脑力劳动报酬水平低于体力劳动,阻碍着智力型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孕育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其三,随着近年第三产业价格的逐步放开,某些第三产业部门分配水平偏高,刺激着其盲目发展,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造成某些服务的严重供过于求。这三方面的问题都影响着第三产业发展的宏观规模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的实施,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进一步开放服务产品市场,放活服务价格,加强市场机制,让供不应求的服务产品在市场营销中提高价格,促进服务销售收入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分配水平的增长,以刺激生产要素投入第三产业领域。
第二,开放服务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业资金市场,在户籍、行政关系和工资管理等方面创造条件,使劳动力可在第三产业内外自由择业、转业;通过金融市场上有价证券的买卖、转让、贴现,使资金自由地在第三产业内外转移,并取消对第三产业在资源配置上的行业歧视;通过服务供给的减少来冲击第三产业的低工资制,通过服务供给的竞争和增大来抑制第三产业过高水平的分配。
第三,加强社会舆论对非盈利服务业的作用的宣传和支持,促使有关行政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法令,解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报酬倒挂的问题。作为配套措施,一是要广泛宣传并普及第三产业分配性质的理论,破除第三产业无产品,是“消费性部门”的旧观念;二是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进行历史和现状的、国内和国际的比较研究,确定我国第三产业智力型服务部门的工资水平的定量模型,作为制定财政政策和工资政策的理论依据。在财政政策和工资政策未及调整时,要放宽第二职业的政策,鼓励脑力劳动者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以提高其收入水平。
第四,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第三产业的分配水平,解决苦乐不均问题。对于价高利大,有可能供过于求的服务生产,主要通过提高税负降低其分配水平,以“釜底抽薪”的办法控制其过度发展;尽量避免滥发“禁建楼堂馆所”之类含混笼统的、治标不治本的行政禁令。对于价低利微、社会急需的服务产品,则在税收、信贷上从优支持其生产。
第五,第三产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需求预测的研究,尤其是服务供给弹性的中长期变化特性的研究。国家则应定期发布生产资源投入或退出第三产业的状况,某类服务产品的中长期需求和供给状况的预测,服务价格指数及其变动预测等类经济信息,指导第三产业投资的宏观平衡,以淡化第三产业分配水平因供需矛盾产生的大波动。
3.供求对策
实现服务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实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旧的僵化体制下,我国服务产品供求的多年失衡也使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根据我国第三产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特点,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从国家宏观管理的角度看,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机制促进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并注意发挥差价和比价体系的作用,促使服务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我国第三产业的低价制和相当多服务产品的非商品化造成服务产品的普遍匮乏,第三产业的价格机制受阻运转不灵,又使这一供不应求的缺口长期无法弥补。要实现供求平衡,就要发挥价格机制在调节服务供求中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放活服务价格,以纠正在管制状态下服务供求的失真状态外,还须注意在服务定价中体现服务产品的质量差别、地区差别,拉开档次级差,以促使三大产业结构和规格结构的合理化,克服服务供求在产品结构上,产需时空上的矛盾,以实施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步骤。
第二,从服务行业的“中观”经营的角度看,要以联系、发展的辩证观点指导服务需求预测,把握服务需求形成的时空特点,自觉采取措施促进服务供求平衡。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非转移性和非贮存性使服务生产的适销对路尤其重要。服务行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加强对服务需求的调查,做到“四看”、“三考虑”。“四看”一是从互补产品或引致产品的相关情况来看,究竟缺少哪些门类?有哪些门类已饱和或过剩,需要转向?二是从影响服务需求的收入水平的分布情况看,哪些地方,哪些居民缺什么?过剩什么?三是从服务需求形成的时间、季节特性来看,哪些时候缺少什么服务品种?过剩什么品种?服务需求的淡旺季的起始时间及其需求极值情况如何?四是从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小来看,哪些服务项目急需上马兴办,哪些要等到社会收入水平和服务需求增长到一定程度才考虑分期分批发展?“三考虑”是:一要考虑替代产品的状况;二要考虑本地区、本行业的服务供给能力;三要考虑国家、地方和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承受能力。
第三,从服务需求者的“微观”消费决策的角度看,一是要认清服务供求关系变化的规律性,在“经济时间”内提出服务需求,尽量避开服务需求高峰期,以达到服务费用的节约(淡季服务有价格折扣)和接受服务时间的节约(免了排队)。二是要避免在需求对象的选择上“单打一”。在功能相近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供大于求或供求矛盾缓和的替代品。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服务产品的供求平衡。
本文1995年11月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