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守护与拓展精神家园——当代人文教育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构论文,精神家园论文,当代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74(2001)01-0010-07
一、人文教育目的论——重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产物。曾几何时,当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有所变化,成了可以期待的对象时,精神家园便浮现出来以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并通过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发挥其精神心理作用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功能。
(一)国人精神家园的丧失,导致精神追求异化
近现代以来,中国人走向了现代化之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们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可以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理想社会即将到来,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理想化过程。当这种天真的认识在现实实践中遭到挫折后,人们卸掉不必要的理想重负,开始以求实理性审视现代化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人们刚告别政治乌托邦,又投入到经济乌托邦的怀抱。尽管道德与社会代价一再考验着人们的精神承受力,但人们对现代化的追求还是带有浪漫色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已一览无余。人们对现代化的浪漫情怀一再受挫,不禁心生疑问:理想的空间在哪里呢?
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的价值体现在挑战并改造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与追求。当理想不能付诸实践,人们只好在现实面前保持沉默,但精神的需要与追求却无法满足,焦燥不安、魂不守舍,处于价值无着落,精神无寄托的困境中。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和社会改革转型的今天,一般民众尚在为眼下的生存状态发愁,达不到为精神意义焦虑的时候,秉承“内圣外王”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却强烈感受到精神失落之苦。由于精神无法诉诸于外,于是被迫诉诸于内,结果发现了精神孤独的自我。对理想求之不得但又欲罢不能,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漫长旅途中的真实处境。这无异于精神的自我压抑,是一种很不自在的人生。随着精神追求的衰落或边缘化趋势,当代中国人至少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内向化了,普遍感受到一种价值无根基,生命无归宿的漂泊感。
从现实层面看,当下值得注意的是将精神家园俗化的倾向,其特点是将精神问题实利化或物化。不少人认为谈论精神一类的问题没有意义,因为即使追求眼前实利,人们也是有其“精神追求”或“精神支柱”的,这是当前颇为流行的“吃饭哲学”。如果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类的实利向往与追求硬说成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就如同把性欲说成爱情,是荒谬的。精神家园关注的不仅是当下的局部性问题,而更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总体命运。的确,精神家园不能给人以当下的物质满足,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高尚追求。如果因此而拒绝接受精神家园,而让物欲横流、及时行乐、狭隘自私、短视冷漠畅行于世,除了误导世人以为中国人是只知吃喝玩乐物欲满足的精神“劣等民族”以外,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从学理层面看,精神家园给人以现世的和终极的关怀,是人们精神向往和追求的价值导向。传统上,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内讨论现世关怀问题,西方人则是在宗教范畴内讨论终极关怀问题。宗教和哲学都是人类价值理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越是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缺憾,人类越是需要精神家园从总体上给予现世的和终极的关怀。然而,无论中国的哲学还是西方的宗教,都附着了太多的神学教条和意识形态色彩,使人不易把握其真面目。人类之所以离不开宗教和哲学,就在于现世关怀与终极关怀是人类文明的天然需要。但用宗教和哲学这样曲折和繁奥的方式来表达,并全盘取代人们的精神导向及其相关的人文教化方式,无疑是绕了一个大弯,因而对问题的遮蔽就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人们对现世生活和凡俗事务的日益关注,已不再有耐心去亲近既繁奥又遮蔽的宗教和哲学。一旦人们疏远了它们,渴望寻找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内心冲动只能无根漂零。
(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单一世界观替代人文精神
从时代特征看,技术理性至上的科学主义是重构精神家园的一大障碍。在科学主义那里,工具理性排斥价值理性。由于科学工具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越来越了解了,但科学主义影响所至,导致人文精神退化,认识的手段(分析)取代了认识的目的(综合)。一个完整的价值—意义世界,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立式表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世界观,顾名思义,表达的是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但现在通行的教学科书式的世界观,在终极问题上却有意排斥人文价值,以期做到所谓的客观性。这一世界观以阐述世界的物质性和时空无限性称著,并不断揭示人们,现存的这个世界总有一天会灭亡。这本来是自然科学的事情,是符合物质世界演进规律的,但却由世界观不适当地取代了,于是以自然科学取向替代人文科学取向日趋严重。从逻辑和实践意义上看,这一世界观很难成为美好人生的价值源头。试想一个冷峻坚硬的物质世界怎么可能同一个热爱生命、充满情感和灵性的价值世界有机地融合起来呢?如果我们可以接受一个无人文价值的世界观,并在这一框架内思考,必然产生这种情况:越是严肃地思考人生价值问题,生命就越显得没有意义;越是追求人文精神,与现世的冲突困扰就越激烈。
虽然,大多数民众并不作哲学思考,但不等于他们没有精神追求,他们可以在朴素水平上作精神家园的价值思考。当今世界,物质充斥,实用功利主义使迷失价值方向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致许多物质经济并非贫困的地区与贫困地区都邪教猖獗、迷信泛滥、社会糟粕沉渣泛起,这不能不看作是对科学主义的惩罚。我们可以尝试用现实理想和家园建设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只能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在精神问题上的被动局面。以科学主义取代人文精神,只能侵蚀和消解价值——意义世界,更加助长人文教育的鄙俗化倾向,充其量,也只是供人茶余饭后的助兴谈资或附庸风雅的摆设,谈不上实质的精神境界追求。因此,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尤要注意不可以科学主义侵蚀消融人文精神,抽出或偏废人文教育。从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到文艺复兴,从东方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到亚洲现代化的崛起,人类文明发展史都证实着“精神家园”比单一“世界观”更能体现人文精神价值。
(三)完整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
精神家园要成为科学概念,宗教唯心主义是另一大障碍。人类的理性还太弱小,不相信人类的命运是由自己把握的,于是不得不求助于神创的力量,或借助于必然性力量,误以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只不过是神的意志或必然规律的体现。虽然宗教从价值整体上关注人的存在,但宗教和科学主义一样,都把整体问题对象化了。区别在于,前者把整体问题对象化为神和上帝,后者把整体问题对象化为物质或规律。宗教真正关注的是人与神的关系,而不是人之为人的价值,要体现人的价值,就不能没有为人所独有的精神家园。神学家固然可以在象征意义上使用“精神家园”这一词汇,但决不会将其作为宗教概念,因为精神家园具有为人所有的属性,这无疑会消弱乃至破坏神或上帝存在的可信性。在英语中,“家园”(home)与“乐园”(paradise)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具有世俗意义,后者具有宗教意义。为人所有的价值一旦对象化,就意味着人的异化。因此,宗教也不能从实质意义上解决人类活动与价值的协调问题,反而造成了人与价值的分离。
能够从总体上给予人们现世关怀和终极关怀的,从价值内容看,即理想与信仰。所谓理想是指为人们追求并可实践的价值目标。理想是现世精神的体现,理想的生命力取决于实践合理性。所谓信仰是为人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它虽然奥妙无比,但其实在性无法验证。信仰的生命力维系于价值的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可以纳入理想的实践范畴,“基督救赎”则是宗教信仰的典型(因为它给人终极关怀),中国的“天人合一”介于理想与信仰之间,它看似信仰,却并不典型,虽然看似神秘高远,实则予人现世关怀,在价值理想上从属于儒家理想。
当前,在人们精神内向化日趋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心理机制入手,探讨并建构精神家园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合理性机制。
心理学揭示,人有知觉认识的整合能力,它可以使分散的感觉元素具有整体的性质,可以赋予不甚明确的事物以某种意义。这种能力有助于人们认识、适应和改造环境,使人有一种规范和改造现实的意愿,有一种建构和期待美好事物的憧憬。人在现实中感到程度不等的价值缺位,而在人的建构和期待中,价值是到位的,由缺位向到位的实践转化,人实现了尊严与幸福的目的。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如果人仅限于理性的会制造工具,仅仅满足于直接得到的物质东西,而没有价值整合的能力和完善补缺的动机,没有改造现实的意愿和期待美好事物的憧憬,人类文明就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先进和伟大。
当然,由于人的想象力有大小,创造力有强弱,价值品味有高低,实践目标有远近,人的建构和期待的动机行为是有层次的,是沿着一条由实向虚,由眼前实利向未来远景事物的路线盘旋上升。精神家园处于这个层次的顶部,它是人类价值整合的最高成果。精神家园的生成,既是这种建构和期待的动机活动的成果,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实践活动的过程,在这一历史活动中,人类已经步入文明时代,信心有所增强。于是世界在人心中的形象有所改变,它已不完全是对人类肆虐的异已力量,而成了人类有所期待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状况已有所把握,对自身处境已有所评估,从而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投射到现实事物之中,在观念上对其生活场景作出合于价值和理性的总体安排。这种安排意在解除人们的生活困境或者比较适合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其中身心安然、称心如意。
精神家园就是这种合意愿安排的稳定成型的精神心理模式。精神家园是这样一种精神实在,它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它因价值自足而使人们为之向往,成为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处。但总体上人们对自己的历史境遇尚处在感情体验阶段,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完全自觉,未能达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这正是重构精神家园的历史契机。
二、人文教育环境论——守护精神家园
人文科学以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宗教学、伦理学及人类学、文化学为标志性学科,其基本目的是传承人类的人文知识,构筑人类精神家园。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科学关注的中心是人自身,是关于人的理想、信念、价值、情感这些精神的取向方面。它的价值合理性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建一个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以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依托。
(一)人文科学的现实性、超越性与前瞻性
从实践方面而言,人文科学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科技进步相辅相成的,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作用。华夏文明发展史便是以人文科学为主脉的发展史。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为欧洲的城市国家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石,意大利、英、法等国的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的诞生和文明进步准备了充分的思想文化资源,使资本主义世界迅速漫延全球。我们应清楚地看到,人文科学不仅能给人们提供实用性人文知识,但关键和核心的作用还在于营造一个有助于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和精神空间。具体说,人文精神渗透进人类行为之中,通过广义上的管理文化,如法律、政治和各种规范制度进入社会生活,范导人们的行为以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
文、史、哲、艺术、宗教、美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和人文创造领域,不仅提供关于人的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有益知识,还以其特有的精神理想赋予人类的经济技术行为以价值合理性的目标和真实的意义。人文科学对人的生存价值、人格尊严、才艺生命的关怀与执著探索,对人类的精神家园的构筑与守护,使它与社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物质化、功利化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力量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起匡正、平衡、弥补作用的精神力量。这样一种具有超越性和前瞻性的人文精神力量,有助于保证、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要求,从而造福人类,美化生活,而不至于异化为人的对立物而去奴役、支配人自身。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人类在心灵中守护这样一种精神家园,在文化上保持这样一种超越性的力量是多么的重要。人文科学正是以构筑并守护精神家园的方式,同物质化的组织结构和科技力量等社会家园一道,共同承载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
(二)人文教化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当今人文教化在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及其现状令人担忧。现实社会及学校对一个人生存与能力的定位和评价已从过去的品行与善德转换为一种程式化的套语和格式化、数字化的公式。传统教育的人文属性,早已消融在一套所谓科学性的机械程序中;人类早期家庭教育的伦理故事和传统美德,被毫无感情血肉并充满几何味的变形金刚所代替;电脑化的教育空间使教育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符号;网络时代的“数字化生存”使人类的想象力再也没有了神话的质朴、纯情、执著和形象色彩。大千世界,活泼人生,个性魅力,统统置换为数字般的抽象符号。被科学主义冲昏头脑的现代人类,幻想着技术能使人们找到人生的彼岸与现世的归宿。于是技术理性取代了人文精神,成为现代人的“宗教”与“精神家园”。
“罗马俱乐部”早在本世纪70年代末即警告人类,当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微电子和生物技术为人类摆脱贫困提供了巨大空间,但同时孕育着巨大风险,不能期待技术革命会自动解决人类的所有困扰。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今天,核能技术产生的核武器及核污染,生态平衡的大破坏尚历历在目、触人惊心,人们又陶醉在IT时代上网人数的剧增、人类基因组研究刚开始取得重大突破的兴奋与欢乐中。科技进步一浪高过一浪,但人文教化并未与之同步发展,相得益彰。西方有识之士已意识到技术发展不能保证人类获得幸福和不断进步,清醒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乃至经济学家都在呼唤着技术与伦理,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现代世俗社会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常常将神圣的信念、理想与世俗生活行为分离割裂。世俗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完全受享乐原则支配,而神圣的信念和伦理规范又无法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中,或者已蜕变为连小学生都难相信的一套公式化的空话。于是人们失去对爱、友情、人格尊严的关怀与执著,变得冷漠、浮躁、近视、自私、无礼,陷入一个可悲的“物质世界”的冷酷环境中不能自拨。
(三)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价值困扰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下,中国传统的文化,尤其是人文精神的价值——意义世界已被打破。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家庭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社会结构解体了,以专制君权为核心的官僚政体崩溃了,加上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儒家伦理价值为核心的意义体系在实践中受到激烈的否定和亵渎,大众(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普遍陷入精神追求的迷惘之中。原先行之有效的儒家伦理准则已经失范,而新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又未能健全起来,传统上“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已被认为不合时宜,那么个人精神和心灵之安身立命又系于何方?究竟何处寻找安适自在的生存意义?近几十年来,西方的科学理性发展已向中国人成功地揭示了“形下”世界的物质丰盛,足以让大部份国人迷失沉醉其中。于是许多人对生存的价值——意义世界要么本能化地拒斥,或者陷于缺乏精神家园的“失语”(loss of discoures)状态,只能沉默。中国人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技术进步带来的世俗幸福,就已面临着它所带来的价值困扰。
现代化所致力发展的市场经济、科技进步、民主政治、开放社会,都是实现人生存价值的“形而下”的手段和过程,而非人存在的终极目的。马克思·韦伯把它们归入人类两大理性的“工具理性”范畴,而认为只有“价值理性”才是满足人类存在的价值范畴。后者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现代人用技术理性取代人文精神,也就是把“工具理性”作为“价值理性”来追求,必然导致两大迷误:①对现代化的负面因素影响缺乏心理准备,如道德失范、生态破坏、拜金狂潮、竞争压力、社会财富分配与占有不均等,一旦受挫,发现现代化与自己的主观美好愿望相悖时,就陷入失望、焦虑和信念危机之中;②一味沉湎于世俗生活的感性快乐之中,外表富丽堂皇,附庸风雅,内心浮躁浅陋,空虚无聊,成为包装精致的行尸走肉和精神乞丐,“穷”得只剩下钱。因此,我们常在社会生活与周边的人群中看到:不少人既虚张声势又孜孜以求地营造世俗的安乐窝,其用心之精巧,劳神之费力,令人叹为观止。其原因只有一个:众多国人把人生有限价值当做了人生的终极关怀和目标。如此精神状况,更凸显精神家园重构与守护之必要。
三、人文教育功能论——拓展精神家园
从总体上说,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文化世界。精神是人的属性,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属性。因此,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应该是统一的,这个统一就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意义世界。人的行为和实践必须有一个对人有益的目标,对这个目标的回答就体现在对价值——意义世界的构想建设中,并且以精神家园的方式显现为人的精神依托与向往。在探寻路径上,人文学科与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科学)不同,它要回答“应当是什么”,即它以价值导向为核心。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世界或人格的目标与典范,并在探索过程中拷问人生存在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世界及个性人格的完美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教育不是使一个人学到一门技术,而是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它决定着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并由此影响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
(一)人文教化宏观与微观的功能作用
从宏观的社会历史层面说,人文科学及其教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稳定、矫正、修复、变革几方面:一个社会在基本价值观念上具有较普遍的共识,在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上具有较普遍的认同,构成了这个社会赖以生存的价值——意义系统。精神家园处于这个系统的核心地位,它使人们的精神及其生活不会轻易发生大的波动,从而对社会生活起稳定作用。由于社会生活总是会存在程度不等的张力,加之某些随机性的变化因素,可能导致社会生活偏离常轨。而精神家园具有价值稳定性,于是系统的人文教化便成为克服偏差的传统力量,对社会生活起到矫正作用。在内忧外患动荡不宁的社会年代里,社会生活完全脱离常轨,人们要忍受极度痛苦和忧患压迫,只有躲在精神家园中求得精神解脱,直致情况有所好转。或者不再忍受严酷的现实与其精神家园的长久背离,作出努力改革现实,从而对社会生活起到修复作用。长期停滞和弊端丛生的社会生活使人们极度厌倦和不满,而生活中新的因素的增长又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变革提供了现实条件与前提。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新的精神家园,给人们提示了新生活的可能性,使社会变革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从而对社会生活起到变革作用。
从微观的精神心理层面讲,人文教化形成稳定向上的精神家园,能够对个体起圣化、激励、保健作用。当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中具有了稳定、积极的价值——意义要素,将会使他(她)改变其在社会生活中无价值的状态,并认识到人世间生存的意义,从而起到圣化作用;进而言之,精神家园使人们能勇于面对严酷的现实困境,树立生活信心,探索未知世界,改造实现社会,从而起到激励作用;稳定的价值——意义世界还能使人精神有所归宿,心理有所寄托,情绪得以调适,心灵得到抚慰,从而起到保健作用。
(二)当前人文教育之弊端,导致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又一“瓶颈”
长期以来,为克服社会及学校教育中因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对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文伦理轻科技工商的历史反叛,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出又跳入另一个极端,由“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逐步发展到今天的“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之风盛行于世。在很多人(包括不少领导干部)心目中,搞现代化建设一要有资金、二要有技术、三要有理工、经济等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别的可有可无。人文素质及教育仅仅是掩人耳目的口头点缀或礼仪包装,有的干脆直言是痴人梦呓。今天人们常说能源交通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这显而易见。但是,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来看,国民上下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低下才是现代化建设最大的“瓶颈”。
从已形成的观念上分析,受科学主义(它排诉价值因素)和经济决定论(它排诉精神因素)的长期影响,文明、发展、进步的观念被全部纳入经济社会范畴,成了人们只能顺从的“客观历史进程”,人文价值和精神心理的作用反而成了可疑的历史因素。于是,对文明、发展、进步的科学认识,“还历史以客观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如何排除主观因素。从这一观念出发,精神家园只能是部份人的良好愿望或一种心绪化的东西,不能成为任何意义上历史活动的出发点。如果把精神家园作为历史活动的决定因素之一加以考察,在其认识意义上,只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在其实践意义上,则是乌托邦空想。这样一来,精神家园的实践意义就被人为地排除在科学认识对象之外了。
历史进程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精神心理进程和社会历史进程是社会发展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二者相互作用和制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离开精神心理进程谈社会进程,如同离开社会进程谈精神心理进程,都是不可能的。但由于人们过分执着于经济对历史“最终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历史被简单地图解化了,从而成为难以理解的东西。它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古代中国和中世纪的西方,同样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其上却耸立着完全不同的精神家园?为什么西方人的精神家园只能借基督教的形式得以保存,并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得以再生?为什么中国保守的现实主义精神家园曾被革命的理想主义所取代,而传统的“体用不二”、“内圣外王”的精神传统却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综观世界历史,人们还有疑问:为什么中国文明具有平台文明的特征?西方文明具有爬坡文明的特征?为什么在世界历史走向未来的过程中,中西两大文明正相反但又显示出互补的前景?……如果不进入价值领域,不触及人的整体性的精神家园问题,这些历史现象是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的。
恩格斯曾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它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延无稽的空话”。如果人类只能顺从历史,只能被历史中物的因素所决定,历史就不会有意为人的价值留下任何东西,具有完整意义的价值世界对人就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全部文明史表明,人类是同时生活在或希望生活在具有完整意义的价值世界里,人类是在主动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并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价值足迹,尽管他们有时不得不屈从于历史中物的因素。
当代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引发的所谓“后现代”危机,以及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因为忽视人文教化而产生的种种负面现象都实证着科学主义和经济决定论观念的片面性和无根据。这种观念的一个直接危害,就是用直接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文学科的价值,认为人文学科对现代化建设是无用的,至少是可有可无。人文学科是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这不等于说人文学科没有“用”。人文学科的功用最主要的就是“教化”。黑格尔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伽达默尔也认为精神科学是随教化一同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与教化观念本质上是相联系的。
(三)人文教育的功能标志与价值拓展
与上述观念相关的一种观点就是把大学教育看作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与此相联系的是把中小学教育看作是单纯的升学教育),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上大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技能,毕业后找一个待遇好的工作。如果这就是教育者对教育的全部期待,那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前景令人甚忧。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思考,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应以什么样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完成个人社会化,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与现实的世俗要求如何进行协调、构成良性互动?大学使命是一个神圣的理念与历史职责,万万不可把它世俗化和平庸化。在大学的每个人心中,都应保留超越现实功利性的道德情感与信念,激扬人生,挥斥方遒,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投身并改造社会。在世俗行为与价值理性的整合中,使受教育者不仅要有现代知识技能,而且要有现代的生活方式、道德心态和人格理想,在现实的生存竞争中,找到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教育,包括一门课程的教育,能不能使受教育者获得或体验到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精神家园是它的普遍性和最高级的形式),以形成内在的道德情感,去追求、献身而义无反顾、心满意足,这本身就是教育的功能标志和价值拓展。
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以构筑精神家园为最终目的人文科学,其实践性的功能及其拓展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限于篇幅,兹不详论):
1、提供一种合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价值——意义体系,为整个社会谋求正确的人文导向。
2、以学校(大专、大学)为核心和基地,系统开展全社会全民广泛的人文教化,以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3、结合实际的管理工作和科技工作进行深入的人文研究和理论思维的训练,使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获得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从文化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激发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原创性。
4、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决策提供人文性的咨询、设计和论证。经济建设和理代化进行并非单纯的科技问题和物质问题,同时包含着文化、精神和价值的层面,所以决策不仅需要技术的咨询、设计和论证,而且需要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
5、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和原创性的研究,以前所未有的深广度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改变西方文化主宰世界的格局,为21世纪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并与西方文化互补融合,造福人类而努力。
6、推动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的发展,21世纪是科技与情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交汇和大融合的时代,它对应着高科技时代物质富裕以后所必然产生的对精神和情感生活的迫切需求。许多学者预言:文化艺术产业将同信息产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一道共同构成21世纪的三大支柱产业。
标签:科学主义论文; 哲学专业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人文教育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物质文化论文; 人文生活论文; 人类进步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 现世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