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井点降水在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毛水迪,李林,郭伟,魏守蒲,党多福

浅析井点降水在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毛水迪,李林,郭伟,魏守蒲,党多福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脚步也随之越来越快。对于整个工程施工中,会因为施工导致地下水位的升高,从而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直接的使用明挖的基础施工,往往会影响到开挖基坑从而导致破坏了原来的地下的水质平衡,很容易产生管涌,流土等渗透现象,从而破坏基坑的稳定性,埋下较深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井点降水;计算;施工控制;市政工程

引言:

当前,城市发展建设基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综合管廊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造旧城及加快城市进程的环节中。所以,探讨城市市政工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需遵循的原则,分析井点降水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要点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市政工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需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市政工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时,需同城市的用地规划设计保持一致,也就是要与城市用地设计规划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例如城市用地性质等。在设计城市综合管廊时,要结合城市市政管廊的规划情况进行设计,例如考虑管线布设技术和布设管线的要求及布设管线的情况等。管廊设计同管线需保持一致性及协调性,统筹安排和科学地布设好管道管线。城市综合的管廊设计要考虑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情况,确保同其他开发活动有一定的协调性,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开发地下空间及管廊规划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设计和规划城市综合管廊时,要对建设工程时序进行统筹和安排,从城市发展设计的角度来说,管廊建设规划需超前。此外,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要纳入长期建设及近期规划的相关内容,确保建设规划的管理与城市建设时序保持协调。

2井点降水的施工质量控制

2.1地质条件

根据对这项工程的具体实地勘察以及整合资料得到此次施工地段主要含水层是基岩层裂隙水,并且当地由于受到自然气候的降雨过多情况影响,地下径流段经常会出现地下水以小溪的形式流入附近的沟谷中。因此造成该段地基基面土层的渗透系数增加,含水层也得有不同程度上厚度的增加。结合实地勘察得来的数据分析,此段施工范围地势较周围低,因此会相对较周围有着较大的富水性,这就会导致施工场地地下水位会高于综合管廊结构物建基面,经过实地的勘察计算得到地下水高于1.8m~2.8m.而且在下端主要是渗透系数相对较大的重粉质土壤组成。

2.2井点的施工顺序

井点的施工顺序:井点布置—放样、定位—井口开挖、安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一吊放深井管与填滤料—洗井一安装抽水设备及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完毕、水泵拆除一拔井管、封井。

2.2.1井位放样、定位:主要由项目部测量人员负责,同时要进行标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井口开挖、安放护筒:井管直径需要比泵机的最大外径大,至少要大50m,钻孔孔径要比井管直径大,至少大300m,井口开挖主要使用挖掘机进行放坡开挖,然后再安放护筒,其顶需要比£也面高出0.3m,然后其埋设的倾斜度应当处于0%一1%的范围内,其埋设的偏差需要≤30m,四周应当用黏土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从而避免孔口发生塌方现象。

2.2.3钻机就位、钻孔:将护筒安置好,借助挖掘机将场地弄齐整后再安置钻机。降水井成井需要使用的水井钻机型号为SPS一600型,采取泥浆护壁法进行钻井。清理钻孔之后,使用井底中的粗砂进行回填。

2.2.4吊放深井管与填滤料:选取人工吊装方式,垂直放置,将过滤的那—部分都放置于含水层内。

2.2.5洗井:如果水中有不少的泥沙等杂质,就会影响水泵运行,使其发生损耗或出现堵塞现象。可以借助空压机或旧的深井泵机,一直等到抽出的井水变得干净以后再将新泵安装上去。

2.2.6安装抽水设备和控制电路:在进行安装之前,需要查验井管内径及垂直度是否符合标;隹。

2.2.7试抽水:在泵机开始工作之前,应当使用清水进行提前润湿,从而确保轴和轴承足够润滑。确保所有的装置均没有问题之后再正常抽水。

2.2.8降水完了之后,拆除水泵、拔井管、封井:管廊施工完成后,将该段抽水水泵卸掉,使用挖掘机将井管拔掉,对留下的孔洞,应当使用混凝土将其填平。

2.3降水井布置、施工、降水及封井

2.3.1降水井的布置原则

降水井沿基坑两侧梅花形布置,位于灌注桩与管廊结构外墙之间,单侧井间距20m,井深为基坑底面标高+7.5m。单井涌水量360~600t/d。根据施工情况,每施工降水段设置2个水位观测孔,降水至坑底下0.5m。

2.3.2降水井施工

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管井定位并设明显标识,管井采用反循环钻机钻孔,地层自造浆护壁,井孔半径大管井半径不小于75mm。井管安装后立即进行洗井,用空压机自上而下洗至水清,井底不存在泥砂为止;也可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抽洗次数不得少于6次。洗井应在成井4~8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而影响渗水效果。洗井后进行单井试抽试验。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壁厚50mm,孔隙率大于15%。井管与孔之间缝隙填充滤料,滤料采用粗砾砂,上部2米用粘土封堵。管井底部填1.5m厚碎石料。水泵选用潜水泵(QDX3—24—0.75及150QJ20—30/5),水泵潜水深度不大于5m。

2.3.3降水

试抽水量一般大于设计水量,并做好压力、水位、抽水量的记录。核查抽水量及水位下降值是否与设计相符,若不相符应及时调整降水方案。由于基坑土层的连续性差,在黏性土层中赋存了大量的地下水,开挖时地下水在低处溢出积于开挖面,不利于开挖施工,为此采用在基坑两侧增设排水沟的辅助方法进行处理。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降水井周围1m范围内采用人工清除,井内不得掉入杂物,以免影响降水效果。对于个别位于管廊底部的井点,为不影响管廊施工又不破坏降水井,采用引流的方法用Φ50×8的镀锌管从井点处将水引至结构外边缘集水坑,引流管周围及集水坑填铺碎石,在集水坑内抽水直至管廊底板强度达到封井条件,用管塞封口。

2.3.4降水监测

在降水实施过程中,为掌握场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了解降水效果,对观测井进行长期观测,采用流量计定期量测单井出水量,含砂量(含砂量不大于0.5‰),在出水口建三级沉淀池,待砂粒沉淀后在排入市政下水道。

2.3.5封井

深井降水完毕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封堵井孔。本工程封井原则:①待管廊底板施工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为减小降水井井管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根据施工季节的地下水位,再充分考虑底板强度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开启井的数量,对不再使用的降水井及时封堵。②降水井封堵宜采用“先内后外、先深后浅”的原则,封井前加大周边井的降水力度,使待封井管内水位降至最低再进行封堵。封井具体做法:①拔出水泵;②填入5~24mm碎石并捣实;③通过预留注浆管Φ25塑料管注入水灰比0.5:1的纯水泥浆,自孔口溢出纯浆为止。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工程根据有关规范和施工管理经验进行施工,计算了管廊基坑井点降水,加强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力求每一个施工参数都能与设计、规范要求相吻合、与流水作业相结合,并对沿线的综合管廊采取了降水处理。实际施工期间,基坑并没有出现流土和渗透现象,很好地控制住了地下水位,提高了工效,同时并没有给沿线地区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在基坑降水工程当中,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薛学斌,殷吉彦,周洲,杨俊晨,李鸣.城市综合管廊相关问题探讨[J].给水排水.2017(01)

[2]李健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与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24)

[3]汪永安.安徽:开建首条地下综合管廊[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12)

论文作者:毛水迪,李林,郭伟,魏守蒲,党多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浅析井点降水在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毛水迪,李林,郭伟,魏守蒲,党多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