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经济何去何从--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西部经济何去何从--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从何处启航——专家学者谈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区论文,专家学者论文,中国西部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我国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富饶辽阔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九省区一市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有着令世人瞩目的许多资源优势,这里有分别占全国56%和23%的国土面积与人口,有占全国50%以上的耕地、草地与森林;这里有近30亿亩的草原及荒滩待开发利用;这里是我国煤炭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基地和“西电东送”的输出地……但是,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份额越来越小,以国内生产总值计,西部地区1990年占16.4%,1994年下降到14.4%,1995年进一步降至14.1%,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距离在增大,人均绝对差距变得更加突出。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出路何在?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启航的港口又在何方?

1996年12月17日至19日,中国科协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34个全国性学会和西部地区九省区一市科协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西部地区发展的潜力、优势与困难,加快西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探讨。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需要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更需要地方的自身努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当务之急是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尽快培育市场经济新体制;进一步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力度。

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十分重视,科技界、经济界等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积极建言献策。这是鼓舞,也是鞭策;是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让中国的西部地区火起来”,也许过不了多久,与会专家学者的这个强烈愿望就会成为西部地区令人振奋的现实。

四川联合大学 杨继瑞:从“富饶”上切入实施资源启动战略

开发西部经济必须从“富饶的贫困”之中的“富饶”上切入,以西部地区相对丰裕的自然资源要素和广袤的市场,换取东部地区的资金与技术要素。也就是要立足于西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滚动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推进工业、农业、商贸的全面发展,即推行资源启动战略。西部地区应以现有的基础设施为发展的动力原点,率先在交通、通讯、贸易条件相对较好的铁路和公路沿线、境内河道、国境线上,以及重要城市或能源基地加大发展力度,发挥这些地区先富起来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援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形成以点辐射、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最终形成整体辉映的发展格局。

当然,西部地区要卓有成效地实施资源启动战略,还必须着力解决好一些关键性的制约因素。第一,应改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入市条件。主要是生产性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第二,要运用高科技来开发西部地区的资源,达到立体综合开发与多次增值之目的。第三,多渠道解决好资金来源。一方面,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小到大,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要以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去换资金。另外,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由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条件吸引,逐步实行关贸总协定规定的“国民待遇”政策,使外资与国内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竞争。第四,消除市场中的区域“隔膜”,培育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地区间的产品自由贸易,有助于各种要素的报酬拉平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从而使各地区劳动者的收入逐渐趋同。第五,建立开放型的人才机制,着力构筑吸引人才的软硬环境,特别是软环境。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吴楚材 张海亮: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指利用率先发展地区或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来发展本地区的可能性。一般来讲,“后发优势”包括至少三方面的内容:后发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后发比较成本优势;后发精神动力优势。对西北地区来讲,可以向率先发展地区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功的发展战略经验;优先发展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具有的比较优势产业,强化原有的比较优势基础,发展由于地区比较利益格局的动态变化而引起的产业发展的新生点;可以通过利用国民具有的强烈发展愿望和吃苦耐劳精神进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动员,从而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比较有利的人文环境。“后发优势”不排斥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优先发展策略”,它既是一种优势转化,又是“优先发展策略”在地区和产业结构层次上的深入,但又显然不能用优先发展思想来代替。它是针对地区差距所蕴藏的经济发展的有利因子,提出地区差距对于相对滞后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云南大学软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舒昉 陈琳 廖鸿志 张正华:西南对外开放的战略性选择——两个“增长三角”

在我国周边环境中,从区位因素及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条件分析,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北部有两个地区最有条件形成次区域国际合作圈,即形成新的“增长三角”,一个是环北部湾三角区,一个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四角毗邻地区,促进这两个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对于整个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两个“增长三角”的形成将改变西南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大大缩短大西南走向大海的距离,并形成多路出海的格局,除了北部湾的防城及海防外,还可借助公路网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与泰国交通运输网相连,借曼谷出海,使西南逐步成为连接中国大陆、中亚国家与中南半岛的纽带和桥梁,强化了西南的区位优势。增强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这一地区消除贫困并最终铲除毒源,有利于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开发以及某些争端的合理解决。北部湾“增长三角”的形成还将对建立亚洲东南新大陆桥产生积极影响。

中共宜宾地区委员会 高万权: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

重视和加强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是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因之一,有助于西部地区经济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有助于西部资源开发和区域产业建设,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城镇体系的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其主要途径是:第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合,更多地进入东部地区市场和国际市场,扩大引进,促进整体经济素质的提高。第二,选择一批经济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型专业化和综合性商贸机构、技术开发和培训机构等,扩大和加强西部各级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功能和金融、技术、商贸等方面的辐射扩散能力。第三,建设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特别重要的是加快有区域意义的航空港和沿江重要港口、铁路枢纽的建设。为改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国外的人员往来创造条件。第四,优先考虑有利于加强中心城市功能的资源开发、能源、基础原材料及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建设,对于“拼盘”项目应降低西部地区自筹资金比例。第五,积极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柱产业,壮大经济实力。第六,建立区域经济网络,实现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目的。第七,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人才,形成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 宦国渝:“双重转型”与经济增长——关于西部地区发展模式再选择的思考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其经济的“双重转型”,即发展模式的转换和管理体制的转轨,而其中发展模式的转换尤为关键。改革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绩效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双重转型”滞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应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为目标,而在现行经济格局和体制格局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不是体现在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相对富裕上,而是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和农产品资源相对丰裕上,因此,西部地区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其重点发展产业,也只有作此选择,经济的另一种转型——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才能加速,从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绩效才能得以实现。在这转换过程中,为兼顾国家和地方、兼顾效率与公正,必须合理规划区域分工,合理规定中央、地方以及企业在促进区域分工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改革来促进各自作用的发挥,这样才不会有悖于其在国家大经济格局的区域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唐顺铁 郭来喜:旅游应成为经济腾飞的先导产业

西部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地或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际上亦久负盛名,如甘肃敦煌的莫高窟、陕西的西安旅游区、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群等。

旅游业应作为西部经济腾飞的先导产业,其规划应把有利于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和有利于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在总体战略上要有超前意识,在具体设计中要近、中、远期目标相结合。用活有限的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客源的组织工作,发展旅游航线,缩短游客的旅途时间,是西部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好,而且已初具规模,具备了大规模系统开发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的产业,是目前西部地区对外部资金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能起到宣传西部的作用;尤其,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西部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土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汪慧 李宏:发展西部地区铁路要有统一规划

西部地区铁路的建设规模庞大,为了吸取美国西部铁路建了又拆的教训,应对西部铁路网的规模和构成、线路的走向和技术标准、相关线路的配合、点线能力的协调、建设资金的筹措、项目方案优选的排序等等做系统的研究和周密的安排。对铁路来说,当前首要的问题是研究制定《西部地区铁路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西部铁路中长期建设的纲领,《西部地区铁路发展规划》应有法规效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应遵照执行。《西部地区铁路发展规划》是避免盲目发展、不合理布局和重复建设的有力保障,同时,也可为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吸引资金,也是规划铁路沿线招商引资和资源开发的最佳广告。

宁夏农林科学院 孙元德:西部地区开发“白色农业”前景广阔

白色农业是把微生物资源纳入现代农业,由动植物的“二维结构”调整为动植物和微生物的“三维结构”的新农业,因其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内,人们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规模化生产,而形象地称之为“白色农业”。

西部地区人民有着经营畜牧业的传统和习惯,西部地区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以微生物作为资源转换的载体与媒介,发展白色农业,解决饲料短缺,尤其是蛋白质饲料匮乏难题,具有很大潜力和条件。在西部可按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既有实行基地化规模经营的种植业的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的模式,也有林草业率先开发绿色食品、种养加结合等科技兴农举措和产业化的范例,如林产业既可以大搞饲料,发展畜牧,养蚯蚓,生产菌类,发展木本农业,又可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获得人类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粮食、油料、能源和木材。西部地区工业城市少,“三废”污染轻,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绿色食品比较适合经济发展。“九五”期间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东部沿海地区也支援西部地区的开发,东西合作,一些资源初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为西部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农业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大力发展“白色农业”,促进农产品向深加工、系列化、高品位方向发展,也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说,“白色农业”发展正逢其时。

标签:;  ;  ;  ;  ;  ;  ;  ;  ;  

西部经济何去何从--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_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