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 荆州 430020)
(2荆州市急救中心 湖北 荆州 430020)
【摘要】 探讨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1]。从妊娠到出生28天是本症的主要阶段,病因主要有以下:1、母亲因素:妊高症、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2、胎盘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3、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过期产等。4、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5、分娩过程因素:如滞产、急产、胎位异常等。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MR; MRS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012-01
目前,随着CT、MR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对HIE的早发现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儿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对预后的评估,CT在HIE的诊断是目前比较直观、比较容易判断脑损伤的临床检测手段之一,在HIE的诊断中有重要地位[2]。磁共振成象特别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在微观水平无创性进行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的观察与测量,从而准确评估预后及积极康复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最大程度减少脑瘫等伤残儿的发生。
1.CT
脑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其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50%,因此脑对缺氧缺血的反应最敏感,病理损害也最严重。头颅CT能准确直观显示脑水肿、脑组织坏死和颅内出血等损害,且具有直观和可重复性操作的特点。关于HIE的临床及CT诊断目前已有统一的标准,在CT诊断方向强调将白质低密度范围、程序(CT值)及皮质低密度改变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客观地评价缺氧缺血损害程度。有研究表明,在HIE诊断与分度时,结合低密度范围及皮质低密度改变,CT值可作为量化的指标。当CT值<18 HU时,判定为轻度HIE;当CT值<16HU时可考虑为中度HIT;当CT值<14 HU时可考虑为重度HIE。
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最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大的危害是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引起脑梗塞和脑水肿。CT在此方面的诊断具有最大优势,可以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案,但是因为CT具有X线辐射,对新生儿有一定的损害,而且对于早期的HIE不敏感,也不能直接显示继发胶质增生等情况,这是其局限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MR
2.1 常规MRI
MRI具有无创伤、无放射性辐射、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对大脑灰质、白质分辩清楚,对脑干及颅底显影优于CT。早产儿脑损伤主要发生在白质,但在HIE早期,由于早产儿脑白质髓精尚未形成。此时脑白质表现和脑室周围白质损伤表现相同,均表现为病变区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评估脑白质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HIE终末期MRI能很好显示受累白质区的信号改变。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及晚期MRI与转归的研究发现,局灶性白质异常信号灶患儿基本恢复正常,广泛性白质异常信号灶者多存在永久性脑损伤,伴其底核区萎缩及囊性变患儿常存在严重后遗症。白质信号异常范围越广,脑白质减少越显著,预后越差。
2.2 扩散成像
MR扩散加权成像对细胞内水分子增加,细胞外水分子减少,胞外间隙扭曲变形而引起扩散受限敏感。损伤24h之内DWI上信号改变明显,病灶区可呈高信号,较常规MRI显示的损伤范围要大。由于未精确化的脑组织多因T2W1高信号的穿透效应,可能会掩盖部分扩散受限灶,所以要将DWI图像和表现扩散系统图(ADC)和结合利用判断。
DWI能从微观水平观察活体组织分子扩散并能进行测量,能在严重缺血后数分钟内观察到细胞毒性扣迪,并能用于缺血半暗带的评价及临床干预治疗。早产儿脑室周围血管供应处于脑动脉供血的交界区和终末区(亦称分水岭区),是脑血流发布最少的部位,致使脑室周围最易遭受缺血性损伤,导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足月新生儿HIE损伤部位与胎龄和脑发育过程的代谢相关。足月新生儿髓鞘形成活跃。代谢旺盛,主要在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后因,基底节、丘脑腹外倒核等处,其需氧量最高,对缺氧缺血最敏感,缺氧缺血时易引起细胞坏死,与皮质相比更易受损,通过呼吸循环骤停所致新生儿窒息的DWI动态观察,认为DWI较常规MRI能更早地发现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损伤,ADC值随时间的变化可为临床神经保护治疗提供时间窗。与常规MRI相比,DWI对早期诊断脑损伤并揭示微观病理生理学的演变规律有明显优势。
正确认识DWI在HIE脑损伤应用的局限性对于评估神经保护的干预治疗极为重要。另外,DWI阴性与MR检查时间稍晚有关,病程较长者DWI显示不及常规MRI,表现为显示病变的敏感度低或低估病变范围及程度,这与部分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2.3 磁共振波(MRS)
目前,MRS是一个能无创性观察活体组织代谢及生化变化的技术,包括单体素和多体素MRS。近来有研究表明该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并无明显特异性,也有学者认为有特异性。但MRS的优势在于可通过测量代谢来判断组织的代谢状态并评估损伤程度,所以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该技术日趋重要。
综上所述,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检查手段,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在不同情况下的意义各异。MRI与CT和超声相比较具有不可代替的优越性。但是新生儿由于其生理特殊性,MR的检查时间过长和噪声也是其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对于新生儿脑损伤的预后评估不仅是依靠相关的影像检查,还需要与很多检查方法结合,如神经学评估及神经生理学评估等,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 周丛乐.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650-653.
[2] 张素娥,薛辛东,富建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350-352.
论文作者:李安心1,谭祥虎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白质论文; 新生儿论文; 缺血性论文; 损伤论文; 信号论文; 早产儿论文; 脑损伤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