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服务行业分布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行业论文,格局论文,特征论文,趋势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01(2014)05-0001-10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1978年的23.93%上升到2013年的46.09%。按照不变价计算,1997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就一直快于整体经济①。我国服务业就业规模也已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经济发展的服务化趋势显著。随着经济发展的知识化、专业化趋势不断加强,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快速变化,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以及研发和科技服务等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迅速成长为服务业的主体。到2011年,全国生产性服务业②增加值达到了73544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35.84%,占GDP的比重为15.55%,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和GDP的比重分别达到了43.71%和18.96%。服务业总体呈现集聚特征,但由于服务业包括特征迥异的多个行业,不同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特征各异,在不同城市中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组织形态。研究其空间分布形态及演变趋势,对于认识服务业发展规律,促进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很多学者认为,相对制造业而言,服务业更依赖本地市场容量,具有更强的空间集聚效应[1-4]。产业集聚成为当今服务业空间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逐步深化以及社会网络、信任和规范等社会资本的作用,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定位和布局,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地域上得到了快速的展现[5-6]。Kolko[7]在比较了美国各行业的集中度后发现,集中度最高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城市,因为城市化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聚集经济在空间地域上的实现。一般而言,大城市是服务业导向的,这是由于大城市经济规模比较大,可以满足高等级产业发展的门槛。大城市的产业基础更加分散和多样化,而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往往更加专业化[8]。Krugman[9]指出,当今世界最为壮观的地方化范例实际上是建立在服务业的基础上而不是制造业,而且技术促进服务业的地方化。这样就导致服务业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和发展机制。 国内学者对服务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系统的对全国范围内服务行业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较少。已有学者利用就业人口和增加值的数据分析了全国省级层面服务业的区位分布和地区专业化及变化趋势[10-11]。即使选择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空间单元对服务业的分布进行研究,也多局限于小区域范围内,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李慧中和王海文[12]认为不同的服务业部门在结构演进中并非平行发展,在空间中也并非均质存在,在长三角地区,服务业部门形成了以上海为增长极、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为次一级增长极点的等级结构和雁阵格局。高传胜和刘志彪[13]认为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促进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大量集聚。闫小培等[14]研究了作为高等级中心城市的广州其生产性服务业输出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不限于单个城市体系的区域,服务的流向更多的是在高等级城市之间。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也有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服务业就业格局的研究[15-17],但仅以就业规模作为衡量指标往往不能正确反映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的潜能和势能。而且通过就业规模来衡量不同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权重,也常引来一系列的批评[18]。在诸如伦敦和东京等大城市中,金融和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其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很小,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却非常高。所以从经济属性角度,应该用服务业的增加值来进行分析。 有鉴于此,本文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改进:(1)在数据的使用上,本文主要利用服务业的增加值等常规性经济数据做深入翔实的分析,同时辅以从业人口规模进行比较。(2)在空间尺度选择上,本文选择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基本的空间单元进行分析,充分研究城市聚集经济下服务业空间分布的格局。(3)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手段的多样化,部分服务产品可流通、可贸易,且服务产品的交易成本大幅下降。服务行业的布局及辐射范围有了新的变化,服务行业的空间分布会呈现新的特征。(4)关注不同类型服务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化特征。尽管服务业地理集聚化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不同服务部门由于其外部性、规模经济、产业关联度、服务对象以及发展目标等存在很大的差别,空间分布特点与演变趋势不尽相同。为弥补上述研究缺陷,本文采用测度产业地理集聚的指标对我国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本文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统计年鉴等。我们分别收集了2002年、2007年和201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所获得的这些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90%以上,这些地级及以上城市服务行业的研究基本可以反映全国城市服务行业的特征和趋势。 二、服务业分类与地理集聚测度指标 (一)服务业的分类 服务业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大产业,分支行业多,服务业结构随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变化趋势,因此需要分类别、分行业研究。Browning和Singelmann[19]从服务业功能的角度,将服务业分为分配型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个人服务业、社会性或非营利政府服务业四大类别。Daniels[20]和Mashall等[21]根据服务是满足最终需求还是用于中间使用,将服务业分为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传胜和李善同[22]利用投入产出表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我们对服务业类别的划分也基于投入产出表。 由于生产和消费服务的对象、外部性、提供服务的主体等的不同,我们将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提供给一、二、三产业作为中间投入使用的那些服务,服务对象以“生产者”为主,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主要以最终消费者为主,而公共服务业的服务对象面向企业和个体,其供给者以及决策者以政府部门为主,且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公共产品的特性。 本文通过表1中服务业中间使用率超过平均值55%作为基本的界限,高于55%为生产性服务业。但是由于产业的特性,本文中生产性服务业不包括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尽管其中间使用率略高于55%。对于房地产业的划分存在很多争议。国外学者常将房地产归为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金融业、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并称为FIRB(Finance,Insurance,Real estate,Business services),这与发达国家房产业主要用于满足租赁、商务办公、厂房等生产需求有关,投资性需求比重大。国内也有研究将房地产业纳入生产性服务业,但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业以自住为主,更多的是为居民的生活服务,主要用于满足居民的居住消费需求。在表1中房地产中间使用率仅为24.90%,而居民使用率为75.10%,所以我们将房地产业归为生活性服务业。由于公共服务业的供给者以政府部门为主,所以我们将政府使用率大于50%的归为公共服务业,具体的服务业分类见表2所示③。 (二)服务业地理集聚测度指标 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提出的区位基尼系数来反映服务行业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集中率可以直接指出了规模最大的一个或几个地区所占比重,把产业的集中度指向具体的地区,本文分别研究了表明服务行业集聚的。利用区位商反映某城市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三、我国不同类型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 (一)三类服务业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了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集聚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我们利用三类服务业增加值的GINI系数来衡量其分布的不平衡性。从图1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呈现最为显著的聚集特征,而且在2002-2010年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GINI系数不断升高,从2002年的0.593上升到2010年的0.683,呈现集聚发展态势。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集中度略有上升,从2002年到2010年,仅上升了0.017,生活性服务业的集聚度一直低于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分布的不平衡性在2002-2007年略有上升,之后呈现均等化趋势。 图1 2002-2010年三类服务业增加值GINI系数的变化 图2 2006-2010年三类服务业从业人口GINI系数的变化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很多学者也从理论角度对其集聚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克鲁格曼[9]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属于规模经济的不完全竞争部门,由于受产品规模经济影响和垄断利润的需求,这种行业的空间上分布的市场结构接近于寡头垄断竞争。Daniels[20]则用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效应来解释服务业在全球空间内的集聚。他认为,服务企业为了追求交通、通讯设施,住房和商务楼宇以及多元化的劳动力需要集聚在城市内(城市化经济),而为了降低不确定性需要同类似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地方化经济),这两种效应使得服务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采取“跟随战略”,即跟随目标客户和行业内的标杆性企业,从而使得这些企业更主要地集聚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内。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相似或相同的产品生产者以及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业的生产提供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集聚化的力量得以更大程度的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利于企业享受相互间的服务,增加实现前后向联系的机会;有利于企业找到更加合适的人才,节约搜寻人才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剩余,降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通过集聚学习获得竞争优势。 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门槛较低,即使在人口规模较小的村镇,生活性服务业也都有获利的空间。由于我国城市人口总体上呈现聚集分布态势,所以生活性服务业追随人口和市场格局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其聚集程度小于追求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性服务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业具有逐步实现均等化趋势。这与公共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和政府的责任相一致,是实现包容性城市化的体现。国家努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重视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公共社会事业的财政支持和项目支撑力度。从公共服务业分布趋势来看,“十一五”以来提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而以从业人口规模GINI系数来衡量城市间三类服务业就业分布特征时,会呈现不同的趋势。如图2所示,2006-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就业聚集程度不断上升,且生活性服务业的聚集程度一直高于生产性服务业。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从业人口GINI系数则分别为0.614,0.635和0.361,生活性服务业主要是为居民提供服务,其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人口的集中。以创造就业机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较少,因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很多属于知识、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生活性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够解决的就业人数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产业人口分布特征差异在金融业和住宿和餐饮业中体现的最为显著。2010年金融业的从业人口GINI系数为0.496,而住宿和餐饮业的从业人口GINI系数为0.712。因为金融业是追求规模经济、知识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的服务业,金融业能够以较少的从业人员创造巨大的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追随人口而布局。例如,2011年北京市金融业每亿元解决148人就业,而住宿和餐饮业每亿元解决839人就业,如果再考虑到餐饮业中有较多的非正规就业,则住宿和餐饮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更为显著。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因数据使用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聚集特征,这进一步说明利用增加值数据更能准确反映服务业各部门的经济结构和分布特征,而利用从业人口规模只能反映其产业的就业布局特征。 公共服务业的不平衡程度非常低,2006-2010年期间,公共服务业的从业人口GINI系数一直徘徊在0.360左右,而且分布比较稳定,总体呈现均等化的趋势。 (二)服务业各部门的空间演变趋势 尽管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服务业在空间上呈现不断集聚的态势,但对于不同的行业来说,由于其规模要求、发展特性、政策导向、政府干预程度等的不同,在空间演变趋势上呈现不同的特征。 从表3城市各部门的增加值GINI系数可以看出,2002年,服务业部门中GINI系数最高的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次之。到2010年,虽然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GINI系数略有降低,但仍然是所有服务业部门中最为集中的,其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这几个服务业部门需要更多的知识、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规模经济的要求更为严格,其所服务的辐射范围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更为广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的集聚度呈上升趋势,金融保险业的集聚程度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略有下降。 2002年,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GINI系数为0.57,到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的集聚度略有上升,而住宿和餐饮业的GINI系数保持平稳。房地产业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也略有上升,上升速度非常缓慢。 从GINI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无论是在2002年、2007年还是2010年,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的均等化程度最高,2002年表现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均等化程度最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均等化程度次之。从2007到2010年除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外,教育、公共设施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都呈现更加均等化的趋势。教育业的相对均等化有利于居民获得更好的基础教育,从而提高整体的受教育水平。而对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来说,基本每个地方都有涉及,大到中央首府,小到乡镇村委,都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存在。 四、服务业各部门聚集的程度和方向 以上研究表明,服务业中,主要是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在城市层面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而公共服务业呈现均等化的分布状态。我们通过计算服务业的集中率CR3,CR10和CR20,进一步分析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各部门在全国城市中的集聚方向,即服务业趋向于集中在什么行政等级的城市、什么规模的城市、什么区位特征和区域的城市。 从表4中,以服务业增加值衡量的产业空间集中率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中度远高于生活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度最高,CR3,CR10和CR20分别达到了24.6%、43.9%和60.0%。生产性服务业中,尤其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集中特征最为显著,这两个行业超过全国70%增加值仅集中在20个城市。金融业超过50%的增加值集中在10个城市中。这与国外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比如,金融业在英国的分布表现出高度不均衡的特征,伦敦以及东南地区占有全国50%以上的金融企业,而伦敦金融产业又主要集聚在金融城,英国商务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心城区内,其集聚度要高于其它产业。从我们展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CR10城市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四大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城市的行政等级以及是否是靠近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CR20的20个城市中,包含了4个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4个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和5个沿海较发达的大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高等级城市中,通过嵌入城市发展的等级结构,促进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与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以大都市圈为据点,通过都市圈内等级城市间水平分工与协作,容易形成聚集—扩散的效应。大都市圈内部的城市梯度分工和错位发展,又可以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扩散功能,从而带动各级城市的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主要面向最终消费群体,其对规模门槛的要求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要低很多。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到个体消费者分布格局的影响。消费者多的地区,市场规模大,生活性服务业会靠近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或城市。从CR3,CR10和CR20的分析结果来看,生活性服务业中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集中度最高,从CR10城市展示中也可以看出,除北京、广州、上海等特大城市外,长沙、成都和武汉等以休闲娱乐为突出特征的省会城市也是聚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主要城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超过60%的增加值只集中在20个城市中。住宿和餐饮业的集中度最低,住宿和餐饮业的需求门槛相对较低,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小市场就可以为住宿和餐饮业提供获得利润的基本要求。对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而言,其聚集的方向非常不同,天津是集聚度最高的城市,珠海和鞍山也成为其居民服务的重要城市。 五、服务业比较优势和专业化格局 (一)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 一般认为,伴随着技术进步、生产专业化程度加深和产业组织复杂化,不同的制造部门中的非生产部门逐渐分离出来,这一过程推动了服务部门专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区位商来衡量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限于篇幅,我们主要分析了区位商的前20个城市。分析发现,我国部分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格局。 从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来看,北京最高,达到了2.45,其次为广州、上海、深圳等。相对于全国生产性服务业而言,这些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地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且,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高的前20个城市具有明显的高行政等级性和总体经济较为发达的特征。20个城市包括3个直辖市,11个省会城市,4个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一般而言,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承担着重要的服务功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特征突出。行政等级高,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城市,可优先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和投资,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分工更深化。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东莞和港口城市秦皇岛的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也非常突出。 从生活性服务业区位商来看,三亚最高,达到了2.73,其次为珠海、茂名、北京和广州等。相对于全国的生活性服务业而言,这些城市的生活性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前20个城市包括2个直辖市,5个省会城市。生活性服务业主要面向最终的消费群体,因此人口多、收入水平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的生活性服务业比较优势明显。此外,在前20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属于广东省,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受市场化的力量驱动,政府对其干预相对较少,广东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生活性服务业发达,比较优势突出。三亚作为特色的旅游和休闲城市,生活性服务业是其支柱产业,经济发展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带动为主。 (二)服务业各部门的比较优势分析 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功能发展定位等不同,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从细分行业来看,城市各行业区位商也存在不一致性,这主要源于城市的区位特征、发展方向、市场化程度、本地市场规模等存在很大的差异。限于篇幅我们仅展示了服务业各部门区位商较高的前10个城市(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区位商高的前10个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和自然资源富足的城市。唐山、秦皇岛、沧州和防城港等港口城市,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而促进了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完善、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对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3]。鄂尔多斯、晋中、乌鲁木齐、邯郸和运城的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资源的开采、输出等需要交通运输、仓储等服务业的大力支撑。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区位商最高的是北京,达到了3.51,远高于第二位的深圳。北京的经济发展多样化、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城市还包括大连、东莞、西宁、广州等。区位商高的前10位城市包括2个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2个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沿海大城市东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具有非常高的比较优势,这些城市行政等级高、经济发达,且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源。 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区位商高的城市主要是东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杭州、南京等。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它们一般聚集在经济体量大、市场规模大的城市,如果市场有限的话,其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金融业是国家垂直管理的特殊行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设立往往会考虑城市的行政等级。比如银行的组织结构层级大致可以划分为“总行—分行—支行—储蓄所”的形式。总行和分行通常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进行设置。支行、基础网点不完全追随行政区划而设立,在银行业市场化的进程中,它们的设立或撤并行为更多受到来自于外部市场的驱动力。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区位商最高的是北京,达到了5.06。廊坊、天津、洛阳、成都等均是所在省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分布最多的城市。 批发和零售业区位商高的前10个城市的区位商相差并不大,且除北京和鞍山外,另外8个城市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揭阳、上海、无锡、茂名等沿海城市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有利的区位条件发展批发和零售业。 三亚住宿和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4.70和7.03,远高于其他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其丰富且独特的旅游度假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同时在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条件下,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引发了房地产的投资高潮。住宿和餐饮业区位商高的城市还包括其他旅游休闲城市,如丽江、成都和南宁等。东莞、杭州、广州、北京等因其经济和人口规模大促进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区位商比较高的城市集中地分布在湖南和广东省。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区位商较高的是长沙、湘潭、北京、黄山和广州等。长沙作为旅游型城市,入境旅游总收入居中部城市首位;其娱乐业和传媒业独具特色,长沙娱乐传媒已渐渐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的强势媒体。由于消费观念的不同,长沙人在娱乐方面投入很大资金,各种娱乐休闲活动层出不穷。湘潭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人荟萃是湘潭重要的人文特色,红色旅游在全国是首屈一指。北京作为首都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其在全世界博得了荣誉。而广州的娱乐业因消费观念、人口众多而得以有力发展。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服务业包含特征各异的多个行业,行业发展的外部性、规模要求、服务对象、供给者等都不同,服务业内部结构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因此需要分类别、分行业进行研究。本文利用区位商、集中率、区位基尼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市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和演变趋势。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中国城市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追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由于城市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聚化要求,使其在规模大的城市、行政等级高的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城市才得以高效发展。 二是公共服务业的均等化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包容性。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业呈现更加均等化的趋势,覆盖范围和可及性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更多的人能够在城市获得社会公共服务的集中使用。 三是中国城市服务行业集聚性或均等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生产性服务业最具规模化和集聚化特征,集聚度最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60%只集中在20个城市中。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的集中度非常高,20个城市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增加值。这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效应所决定的。 四是中国城市服务行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嵌入城市发展的等级结构中。由于城市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城市规模的扩大能够汇聚更多的相似或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从而充分享受规模经济效益。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主要方向。具体行业因城市的市场需求、要素供给空间、区位或资源优势等差异而不同,交通运输业向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聚集的趋势明显。生活性服务业受到个体消费者分布格局的影响。除北京、广州、上海等特大城市外,长沙、成都和武汉等以休闲娱乐为突出特征的省会城市也是聚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主要城市。 五是中国城市服务行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因城市发展特征及属性不同,服务行业发展比较优势呈现明显的分化。行政等级高、经济体量大的城市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生活性服务业更多受市场的自由驱动,广东省的8个城市以及三亚等旅游城市生活性服务业比较优势明显。由于城市区位特征、发展方向、市场化程度、市场规模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同一类型的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也存在很大差异。 ①由于2003年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对服务业做了重新分类和估算,2003年第三产业增长率出现调整性下降,使得其慢于整体经济的增长。 ②生产性服务业所包括的行业见下文分类。 ③由于2002年服务业的分类标准与2003年后存在一定差异,行业仍可概括为三类,所包括行业略有不同。标签:比较优势论文; 区位商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公共服务设施论文; 广州发展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