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坤 四川省古蔺县龙山初级中学校 6465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对于引导和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整体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比学历更加重要。基于此,本文将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该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心里去,做一名道德素养高并且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004-01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特殊的阶段,因为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趁着学生的可塑性还在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各样并且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来增强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让这些外在附加上去的思想意识真正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接下来,本文就给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道德与法治中的情感教学法
众所周知,情感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有效,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减轻学习上的压力和负担。特别是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这样有些乏味的课程,若是教师能够在教给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同时添加上情感的色彩,就会更容易让学生听进心里。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还不算高,所以通常的案例分析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产生厌倦的恶性情绪。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我首要提倡的便是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教育来使学生将佶屈聱牙的知识不断内化,变成自己的内涵和思想,树立正确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熟知法律法规。
第一,教师要采取活泼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及时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不像语数外,学生对这门学科并不会特别上心,再加上其本身的枯燥乏味性,学生就更加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及时让学生将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内化,运用到生活中去会增添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具有亲近感。
第二,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过情感沟通来纠正引导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并且学生不好理解,若是教师一味地强求学生只对知识进行背诵,效果反而不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厌恶这门学科,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教学方式岂不是背离了原本的教学理念,还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方法。教师本身就要起好带头作用,带给学生和蔼可亲的朋友之感,而不是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在与学生交流、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时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都是以教师为榜样的,所以教师若是在教学中就体现出道德与法治的精髓思想,那学生自然就会跟着学习跟着做,意识到其中的利与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之,教师若是自身就思想道德不端正,法治意识薄弱,那他教出来的学生也不会重视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所以说教师的为人形象非常的重要,需要多加注意,严于律己。
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教师再通过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来纠正引导学生。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举出实例或者是让学生观看各式各样的视频音频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通过激发出的真情感来体会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情感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起死记硬背知识点,这样的方式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与此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尤其在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学生的道德情操比学历资本更加重要,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不仅能力优秀并且思想价值观念成熟正确,有法律意识的社会好青年。
二、道德、法治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显然,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分为道德和法治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方面,道德思想价值观的教育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人文素养,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起到带头作用,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普及和教学,让初中生能够尽早的具备基本的法律法规意识,培养好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的维护法律,并知法守法。这样的教学能够大大降低学生因不懂法律而造成事故的悲剧发生几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十分必要且重要。
首先,在道德方面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初中生铭记道德基准,锻炼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识,犯错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积极改正。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引导他们对美好的事物产生一种积极向我的情绪,不断去追求;而那些丑恶的社会现象也要适当展示给学生们,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并且能够从中产生厌恶的情绪,以此来激励他们培养道德情操。在书面教育之后,教师还应当时常组织一些与道德意识相关联的活动,例如让学生表演情景剧,举办小报大赛或者进行道德评比等活动。这样有趣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而在法律法规的教学方面,教师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定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最基本的法律意识,能够清楚的分辨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合法的。而传播法律知识的最好方法便是组织学生听有关方面的讲座,观看典型事例的视频和案件。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带给他们心灵和思想上的冲击,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当然,法治意识的宣传和培养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教育学生,在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影响学生。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尽可能创设条件提供实践平台,在亲身体验中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不断深化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伟.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几条途径:思想品德课的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2011 (22).
论文作者:熊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法治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初中论文; 意识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3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