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郑立伟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郑立伟

郑立伟(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26101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59-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毒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小儿多见,传染性较强,夏秋季为多发季节。近几年来,本地区手足口病疫情比较严重,传播十分广泛,对小儿身心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严重的患儿甚至有生命危险[1]。为更好地制定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对策,文章收集本院2008 年6 月~ 2010 年6 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共163 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2008 年6 月~ 2010 年6 月期间于本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共163 例,其中男105 例,女58 例。

年龄在7 个月~ 8 岁,平均3.1 岁,以6 ~ 8 月份发病人数最多。

1.2 临床表现:163 例患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其中以手部或足部疱疹首发的有51 例,占31.3%;口腔疱疹首发的有85 例,占52.1%;臀部疱疹首发的有27 例,占16.6%。全身症状以发热多间,存在不同程度发热的有128 例,其中37.1 ~ 38.0℃有95 例,38.1 ~ 39.0℃有23 例,≥ 39.1℃ 10 例;发热持续时间为2 ~ 6 d,平均3 d,热型不定。此外还有部分患儿出现咳嗽,恶心、呕吐,易惊等症状。

1.3 并发症:少数患儿出现有心,脑等并发症,其中并发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有9 例,表现为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出现ST-T段病理改变。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有17 例,有嗜睡,头疼,颈部抵抗等症状。

1.4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共78 例,以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多见,白细胞总数下降的有41 例;生化检查:心肌酶谱升高16 例,主要为CK、HBDH 、LDH 等升高,肌钙蛋白多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38 例,ST-T 段病理改变9 例;病原学检查:患儿粪便、咽拭子病毒学检查EV71阳性有51 例,Cox A16 阳性38 例。

2 诊断和治疗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治疗指南》2008 年版,其中15 例患儿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本病为病毒所致,故常规使用抗病毒和对症治疗,静脉给予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同时补充VitB、Vit C 等;并发病毒性脑炎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同时短期应用激素和甘露醇;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使用1,6—二磷酸果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治疗的同时做好隔离并注意加强口腔和手足,臀部疱疹处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感染[2-3]。

3 结果分析

3.1 流行病学特点:①地域分布:城镇47 例,占28.8%;农村116 例,占71.2%,城镇患儿与农村患儿比例为1:2.47,而且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的15 例中有13 例均来自农村;②时间分布:本组163例患儿发病时间分布如下:3 月份4 例,4 月份8 例,5 月份16 例,6 月份68 例,7 月份47 例,8 月份18 例,9 月份2 例,其中5 ~ 8月一共有149 例,占91.4%,可见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5~8月;③年龄分布:本组163 例患儿年龄分布如下:1 岁以下8 例,1 ~ 2岁76 例,2 ~ 3 岁42 例,3 ~ 4 岁19 例,4 ~ 5 岁11 例,5 ~ 6 岁5 例,6 ~ 7 岁2 例,其中1 ~ 3 岁患儿一共118 例,占72.4%,可见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 ~ 3 岁的小儿。

3.2 患者预后:163 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均无后遗症。住院天数在2 ~ 10 d 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6.35 d,发烧患儿平均退烧天数为1.89 d。

4 讨论首先该病的发病有明显的时间聚集性,就本组病例来说,大多集中在5 ~ 8 月,占91.4%,这可能与肠道病毒在湿热环境下生存能力与传播能力较强有关,其次该病还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农村地区较城镇地区发病率要高出两倍多,可能与农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卫生观念不足及卫生保健机构不足都有一定关系。因此对于6 岁以下特别是1 ~ 3 岁的小儿应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同时医疗卫生人员也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卫生知识教育。

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至今已发现的病原体有20 多种,其中EV71 和CA16 最常见,主要经过粪- 口途径、呼吸道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分析本组163 例患者,有40 多例为数家幼儿园的集体发病。因此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应该尽早去卫生机构检查,同时进行隔离。而对于幼儿园或其他小儿比较集中地区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提高警惕以防止发生爆发性流行。

对于该病的预后来说,本组163 例全部治愈出院,国内相关文献也未见报道有死亡病例,可见手足口病还是一种预后比较良好的疾病。但同时也应该注意病毒可能对患者其他器官如心肌,脑等造成损害,甚至有可能引起后遗症。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易感的传染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患病小儿早期隔离,流行季节对小儿的日常用品、玩具、餐具等及时消毒,可减少发病率。同时对已经发病的患儿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特别是对于重症患儿要警惕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并发症。尽可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1] 杨秀慧, 严彦生.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J]. 传染病信息,2008,21(3):129.[2] 温怀加. 瑞安市2006 ~ 2007 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5):217.[3] 何颜霞, 付 丹, 操德智, 等. 重症手足口病分组监护治疗80 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5):338.

论文作者:郑立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郑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