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童心
——浅谈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有效阅读
石逸雯
摘 要: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窗口,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要想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就要做到博览群书。但是盲目的“博览”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阅读成了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然而小学中低年级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自主有效阅读的能力。阅读内容的好坏、阅读形式的选择、阅读方法是否科学等,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关键词: 阅读书目;阅读方法;阅读氛围;阅读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孩子“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阅读十分重要,开展课外阅读是丰盈孩子知识的一大法宝,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一大秘诀,是打开孩子视野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是时代的要求。然而由于小学中年级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很多时候花了大把的时间走了无效阅读这条“歪路”。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有效阅读呢?
一、 合理推荐一些书籍,为孩子择好书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让阅读伴随他们一生,让书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然而如今的很多孩子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电视、平板,甚至手机等电子设备上,对读书缺少兴趣。这是目前阅读教育所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责任。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为孩子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怎样才能使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帮助孩子合理选择书籍,为孩子推荐符合孩子认知水平、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书籍是激发孩子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良方。
(一) 以孩子兴趣所向为主要依托择书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书本有兴趣,才能让读书与孩子相伴一生。兴趣是让孩子主动读书的内驱力。每个个体都有差异性,自然每个孩子的兴趣所在也是各不相同。如何筛选出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博览,为孩子准备各种题材,各种文体的书籍,让孩子在博览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书籍种类,一旦有了兴趣的指向,书籍的选择就脱离了“大海捞针”,变得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面对自己颇感兴趣的书籍,孩子的阅读也变得积极主动。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择书,因为爱书,所以爱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二) 贴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择书
孩子不仅有个体差异性,还有阶段发展性,他们的身心在不断地成长发展。只有贴近孩子生活,适合孩子认知水平的书籍才能为孩子叩开有效阅读的大门。因此,教师在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时,可采取由扶到放的策略,在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各种书籍中,适当筛选、过滤,留下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目,让他们自行选择。在推荐书籍时,教师要把握好选择的尺度,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小学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识字量低,阅读能力较弱,所以对于低年段孩子,一般推荐图文结合,标注拼音,故事情节有趣的课外读物。同时提倡亲子共读,由父母陪同一起阅读,以引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进入中高年级后,孩子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阅读能力也逐步形成,能够独自欣赏图书。这个阶段的孩子个体差异性较大,阅读能力、喜欢的文学风格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来进行适当的推荐。内容过于简单的书籍很难让孩子从中学到知识,开阔眼界,然内容过于深奥,语句晦涩难懂的书籍也难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推荐合适的书籍能为有效阅读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三) 取精华剔糟粕,为择书之路护航
虽说择书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但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毕竟缺乏一定的判断辨析能力,而现今,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类书籍层出不穷,其中有经典佳作,也有污染孩子的败品,若一味以兴趣为主,容易出现孩子沉迷于漫画,言情小说等情况。因此在择书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起到护航的作用,为孩子取精华剔糟粕,留下一些健康积极,能开拓孩子眼界,提高孩子能力的书,剔除那些影响、阻碍课内学习的无用之书,在纷繁复杂的择书之路上指引最佳路径。
班级环境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环境布置的机会,在黑板报中安排一个阅读版块,每一期介绍一本书,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也能为孩子阅读何种书籍给予一定的指导。除了用好黑板报,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布置一些与阅读有关的特色版块,比如在教室中置放一个小小读书角,让孩子在闲暇时间能看看书,自由阅读;也可布置一个“读书分享”版块,让孩子把自己的读后感想贴在上面,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读后感,简单的一小段语言文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埋下阅读的种子。当孩子走在班级中处处充满“读”时,阅读氛围也在悄然营造中,阅读文化就会如春风细雨般浸润孩子的心灵。
二、 给予阅读方法指导,让孩子有效阅读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和动态图像相结合,其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生活中的情景难以在课堂上展现,而多媒体能充分运用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使输出的信息更生动形象。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 引导孩子制订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合理地用好校内可阅读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教师可利用早读课、中午静堂时间布置孩子阅读某一篇指定的文本。在孩子阅读的同时,教师也可坐下来静心阅读,通过教师榜样的示范,带领孩子抚平浮躁的心态,静心阅读。久而久之,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无须刻意,水到渠成。另外,适时举办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读书笔记交流会”“我最喜欢的书”“我推荐的书单”……一方面借用这些活动给孩子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以此使孩子更加重视阅读,让班级的阅读氛围更为浓烈。良好的阅读氛围能让书香萦绕在班级,萦绕在孩子的心头。
(二) 引领孩子用心深入文本,边思考边阅读
现在有很多孩子的阅读仅仅停留于字词,停留在文本表面。虽然能听到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但更多孩子如同小和尚念经一般,有口无心。孩子无法深入文本,就像一个看客冷眼看着文本内容,没有情感的代入就很难深入剖析文本,很难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因此读书时,能否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是能不能读好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静心读书,将文本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勾连,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阅读中解疑。使作者的文本在孩子的阅读中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文本。
(三) 培养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孩子走好阅读之路的指南针,有了它才不会迷失于歧途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孩子进入中高年级时,伙伴的影响力逐渐开始显现。此时班级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班级的大部分孩子都爱好读书,就能形成一个读书场,激发其他孩子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利用好校内的时间和资源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一种全班阅读的氛围。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的思维会与文本内容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属于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而这种思维的火花可能就发生在短短的一瞬间,如果没动笔墨,这火花最终也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熄灭。因此教师应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精彩片段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圈圈画画。等到阅读过程结束后,对圈画的词句进行整理归纳完成《读书笔记》。笔记可分成“我学到的成语”“我最喜欢的语句”“我的感想”“人物个性”等板块,既有词句的积累,又有对文本的自主理解,使孩子在积累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 营造班级读书氛围,使孩子乐于读
新闻类节目是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播报式以及谈话评论式。播报式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所重视的是政府或者媒体的某些观点与看法,所以这一类型的节目主持人必须不带任何个人的情感,将内容直观、简洁地进行播报;而谈话评论式的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临场反应能力,引导受访者将信息进行表达。
(一) 用好班级环境布置,营造阅读氛围
编者按: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都涉及到水安全。为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水安全论坛。本期特别约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专家发表真知灼见。同时也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共同为构建国家水安全建言献策。
刚开始孩子的起步阅读多数在爸妈的陪伴下进行,此时,孩子更多的是关注故事的内容。进入三年级后,对于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了重中之重。如何读一本书,教师应在方法上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就像鲁迅先生曾说的“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光停留于文本表面,不去用心感悟,也很难达到有效阅读的层次。因此教师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时,除了让孩子通读全书,精读精彩片段外,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在有所体会处勾画圈,用心读读,将所感所悟做读书卡片。怎样的阅读方法能使孩子更好地有效阅读呢?
(二) 用好课余的零散时间,引导孩子静心阅读
阅读并非朝夕之事,而是一条漫长之路。如果毫无阅读计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阅读一方面会影响文本阅读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会慢慢磨灭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制订阅读计划能避免阅读的碎片化,保证孩子有效地获得文本信息。然而孩子现在的课外阅读时间比较有限,如何最大可能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引导孩子制订阅读计划。零碎的时间读什么,整块的时间读什么;文学名著什么时间读,短片故事什么时间读;要有长计划、短安排。制订长计划,是为了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短安排,是为了适应可能随时变化的情况。有了阅读计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三) 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阅读中。读在课外,功在课内,要想让孩子对阅读充满兴趣就要用好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让语文课堂成为延展性的课堂。例如,教学寓言故事时,我会给孩子们一个机会来讲一讲自己曾经读过的寓言故事,孩子们讲得动情,听得尽兴,同时也激发了他们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就在孩子们意犹未尽时,我就会推荐一些寓言故事供他们选择阅读。让阅读从一篇课内的寓言故事延展到各种寓言故事。语文的课堂不该只是学习一篇课文,而该以课文为点,由点及面,为孩子叩开阅读的大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1.发挥先锋作用。通过设岗、划区、建队、立项等实践载体,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践行岗位承诺、做出表率,确保党员人人身上有目标、人人身上有压力。组建“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着力在卓越绩效、“三自一独”阿米巴、品质革命、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成本管理等中心工作中做表率、当先锋。通过选派党员骨干到子企业任职、服务G20峰会场馆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到急难险重岗位锤炼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遇到重大技术攻关时成立党员攻关小组,以项目的落实推动任务落实。
孩子自身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阅读。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教师要乐于为孩子点明灯,善于给孩子指南针,勤于为孩子散书香。当书香萦绕,孩子陶醉其中,阅读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2]鲁迅语录[M].京华出版社,2004年5月1日第1版.
[3]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4]王本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作者简介:
石逸雯,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市花溪小学。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的信息传播快捷、高效等特点,其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创新性、覆盖面和影响力。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所创造出的新型文化形态和信息传播样式,必然使主流政治文化传播呈现出的新特点并对其传播效果和引导能力建设产生多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