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论文_徐永生

探索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论文_徐永生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只有懂生活、会学习、敢创造的人才能推动发展。所以,在这样的时代下,未来的人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作为新时代下的人民教师,我们在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中,需要懂得去引导学生去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并能够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积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下是笔者多年教学体悟所作初浅讨论,希望能为大家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方式;数学学习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方式

一、改变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主要以听为主,很少有主动思考的时间,也更缺少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失去了自主的能力,也丧失了应该获得的学习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下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只有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理解学生内心需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才能塑造出一个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培养学习合作与探究意识,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真正的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能主动参与的、乐于探究的、勤于动脑的,会交流合作的,因此想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能彻底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感想。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作为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指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引导他们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案例一:“平方差公式”的引入

师:“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口算速度怎么样?”

学生很自信地喊到“快!”

“请大家看一道题,并用口算很快地说出计算结果”。出示:51X49=?

1秒、2秒……一个学生大声地说2019,有地说2419、2498……2499,笔者笑着对最后一位同学表示认可:“2499是否就正确的呢,大家不用急,待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这节课,就能又快又准地算出这道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

在开展课堂教学前,笔者担心自主学习的方式会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不够强,学习效果不理想。事实上在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都很不错,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在独立思考,有的在小组里讨论学习,还有的个别学生还当起了小老师,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很是浓厚,也取得了比以往好很多的教学效果。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渐由弱到强,进而慢慢行成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2.合作学习

合作是课改后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指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是一种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是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学习。

案例二:测量旗杆的高度

上课铃响了,笔者抱着一大堆器材走进教室,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看着学生一脸的兴奋与期待,笔者大声地问:“今天我们要到操场上用两种方式测量教学楼、旗杆、篮球架等物体的高度,你们做好预习的准备了吗?”“做好了”。接着笔者介绍了测量时用到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再请几个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如何测量物体的高度,比如旗杆,最后笔者将器材分发给各组。测量时,我们先请一个小组观摩,教师适当加以指导,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教学楼、旗杆、篮球架等物体的高度,学生测量后都回到教室里,又以小组为单位围在一起进行交流、计算,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听取别人的建议,最后大家都上交了一份测量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课铃响了,十多个男生意犹未尽,向笔者要求测一测学校大门的高度(笔者所在学校大门很高)笔者欣然同意,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有的想测树高,电线杆高……笔者也一一满足他们的渴望,学生自由组合,欢呼着奔向自己的目标,看着他们欢快的背影,笔者也被快乐感染了……

3.探究学习

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在数学活动实践中进行学习,通过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方式。数学探究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案例三:平方差公式的几何验证法

在学生得出了平方差公式(a+b)(a—b)=a2一b2后,笔者又提出了:“我们刚才是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出平方差公式,能不能利用几何图形来验证平方差公式呢?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接着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分发的材料袋(里面有若干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若干个长为(a—b),宽为b的长方形及小剪刀和双面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其中的图形研究如何验证平方差公式,并选派一名代表汇报研究的成果。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探究方法、彼此配合、动手操作,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学生操作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意见,启发他们寻找合适的方法,最后我请几个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学生一边出示图形一边说明。“我们组把长宽分别是(a—b)、b的长方形拼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下面(如图1),这时构成的较大的长方形面积是(a+b)(a—b),然后再把长方形移到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侧(如图2),构成的图形的面积就是a2一b2,所以(a+b)(a—b)= a2一b2”。“我们组把边长为b的正方形摆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部(如图3),这时从大正方形中去掉小正方形后,其面积就是a2一b2,然后剪下长为(a一b),宽为b的长方形,并把它拼在大正方形的右侧(如图4),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也就等于(a+b)(a—b),所以(a+b)(a—b)= a2一b2……

看到学生能清楚地利用几何图形说明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笔者高兴地说:“大家的想法很好,利用几何图形也能验证平方差公式,数和形就象一对不可分离的好兄弟。”

三、如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1.创设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从教学经验上发现,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主动地去学习,哪怕问题比较难他也会去探个究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激起他们的求知热情和欲望,使他们能够以最好的学习心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用有趣的数学活动去引发学习兴趣。

2.建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平时的课堂中,笔者经常对学生说:“请说,你想到了什么”“哪位同学还有想法或建议?”“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吗?”“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你的回答棒极了!”……这些看似极为普通的语言,不曾想却激活了整个课堂。学生有的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也有的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讨论。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诣与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了相互尊重与信任,课堂也处处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体现,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习方法可以自我选择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是不一样。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而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事实上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做一样的要求,而应当去引导学生能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的,学生一个人难以完成的,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自我认知。那么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去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数学活动。如果教师提出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探究,如果没有事先进行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就很难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看法,探究也就就变成了不可能。教学过程应在教师的监控之内,既不影响学生的自我探究,合作交流,也不能放任超出限度,何时放手,何时介入,教师应该心中有数。

3.发挥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做旁观者,也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言,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参与他们的学习并进行与交流与指导,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小组的学习更加规范,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性。

五、结语

诸如此类成功的教学案例,相信坚持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信手拈来都是触发灵感的火花。在新世纪的时代,笔者有幸成为探险家和实践者的改革,从事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浪潮,可以说是一个机会。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挑战。在新课堂的改革实施中,我们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进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去帮助学生树立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在学法上给予指导,激励学生学习信心,要勇于完成挑战性任务的学习,引导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第十七中学355209)

论文作者:徐永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探索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论文_徐永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