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住宅外墙装修构造的日趋复杂,使得外墙渗漏水的薄弱环节增多。由于剪力墙结构与砌体围护结构间裂隙引起的房屋外墙渗漏、门窗与外墙连接部位渗水、饰面块材渗漏等原因,不但影响了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寿命,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加之维修困难,根治的可能性较低,使得外墙渗漏的治理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高层住宅;外墙防水;防渗漏施工
1渗漏原因分析
1.1材料因素
高层住宅中大量使用的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防水功能不足,是导致外墙渗漏的重要原因。此类新型墙体材料与实心砖相比变形率较大,不利于防水,并且在砌筑施工中,由于砂浆掉到空心砌块内导致砌体出现通缝,造成外墙防水砂浆层开裂,水从裂缝处流入砖内空心孔进而渗入室内造成渗漏。
1.2施工因素
1)剪力墙裂隙剪力墙结构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墙模漏浆、新老混凝土接茬处理不当等,均可能在剪力墙内部形成渗漏通道,造成外墙渗水。2)填充墙砌体开裂填充墙砌体施工中,由于砌筑砂浆强度低、水平灰缝不饱满以及砌筑前砌块未充分润湿致使砌筑时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砖吸收等因素,导致砌体出现透缝,形成了填充墙渗漏通道。3)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交接部位裂缝由于混凝土和砌块的膨胀系数不同,在实际施工中拉结钢筋、抗裂网设置不到位,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二者在交接部位易产生竖向裂缝;在梁底,斜砖挤砌不够紧密造成交接部位产生水平裂缝,这些裂缝均易成为渗漏通道。4)外墙防水砂浆层裂隙垂直度的精确控制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时较难实现,且填充墙砌筑时墙面平整度也存在误差,二者叠加,易使外墙找平层因抹灰过厚而开裂。5)外墙窗洞边缝裂隙由于窗与墙连接不牢固,在楼层较高处长期较大的风压作用下,窗洞周边出现裂缝而渗水;窗与墙间使用发泡剂填缝处理不到位,窗框周围留有孔隙,进而造成渗漏。
1.3设计因素
设计造成的外墙渗漏主要体现在细部构造、选材不尽合理等方面,如外墙装饰线条直接与结构件连接,造成防水层遇装饰线条而断开,形成渗水通道;先做保温层后做防水层,防水层一旦存在裂隙,会使水存蓄在保温层中形成渗漏;防水层用JSI、Ⅱ型涂料后铺贴饰面砖或抹砂浆等刚性层;外墙选用陶质面砖等。
1.4风力环境
在高层建筑周围气流情况复杂,较大的风力会改变雨水的流动方向,此时雨水可能向任何方向流动,此时,外墙面的任何微小裂隙,都有可能成为漏水点。
2高层建筑外墙防水抗渗策略
2.1提高混凝土微小空心砌砖填充墙处理质量
(1)住宅使用的砌体一定要通过检验合格,之后在应用于施工项目路中,并清理干净砌体外表的污垢和毛边等。筑墙时要使用表面完整、没有裂缝的砌砖,若砌墙过程气候非常干燥,就要对砌砖进行充分洒水湿润,等干燥之后再用于筑墙。(2)砌体性能是外墙防渗的前提条件,砌体表面灰缝、竖缝浆液饱满性对避免墙体开裂及渗漏非常重要。施工阶段,项目部要有针对性的反复进行自检,保证砌体之间有很好的粘结性,令砌块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出现裂缝。(3)施工前要先进行项目试验来规定砂浆的配置比例,随后对各类原料定量定比拌合利用,拌合后要立刻应用,所有拌合好的浆液均要在其凝固以前应用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针对填充墙体沉缩开裂要严格管理,施工中要按照不同的天气、温度情况,管理每日的砌体高度,在墙体顶部需注意保留适当距离的缝隙,待墙体彻底收缩后再施工,在施工最顶部时,用匹配的混凝土实心砖斜砌,并通过砂浆浇筑施工。(5)为确保砌墙拉结筋发挥出拉结作用,避免混凝土墙柱和砌墙连接位置产生裂缝,砌筑过程由项目部质检者负责逐一检测,并做好信息记录,对少数遗漏与错位情况,通过植筋来补救;对部分长度不够的,通过电焊补充;所有拉结筋都满足设计要求,沿着墙体高度每隔500毫米安装两个Ф6钢筋,埋入砌墙长度不低于1000毫米。(6)墙体施工完成后不能在墙体上再钻孔口,任何需要的孔口都必须在墙体砌筑完之前就预设好,水管和导电的安装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工期同步进行,不能事后钻孔。
2.2堵塞外墙框架所有渗漏水路径
(1)在填充墙体间隙位置时,要先清除、剔凿墙体裂缝周边,并在此处理砌筑不紧实的砌砖。(2)针对砌体施工的墙面,要用原浆来解决缝隙,而外墙面就要用1:2水泥浆液加入5%的防渗粉勾缝,针对缺灰的位置就要先补灰,随后施工未凹入墙体不小于2毫米的凹缝,并立即清除凹缝。(3)针对墙体上出现的螺杆孔全都堵严,先用膨胀水泥填实孔口内部,随后再用防渗浆液来封口。
2.3外墙塑钢窗设置与填缝
(1)窗口设置前要先测量检测,保证窗框大小和预设的窗口大小一样,通常情况下,预留的间隙不要大于20毫米,且在操作时要在窗口周围预设好含木块的墙砖,随后在加固窗口时,要注意通过射钉来固定。(2)窗口固定好之后,要对窗框周围的缝隙展开清理并填实发泡剂,填充不要过紧,然后用加入10%UEA膨胀液的1:2.5水泥浆液分两遍嵌缝,嵌完后外留5毫米深的凹槽,等外装修结束后,凹槽中嵌防渗密封胶。
2.4保证细部结构施工的质量
在檐口、阳台、窗檐、压顶以及突出墙面等位置,表面要施工一定的流水坡度,底部要做滴水槽,内窗台应高出外窗台20毫米左右,滴水槽深度不低于12毫米,宽度保证在10~15毫米以内,平整顺直,内高外矮。
2.5基层抹灰处理技术方法
(1)在抹灰前应先清除砌块外表,避免砌块外表的杂质降低粉刷质量。在粉刷混凝土部件前,要先涂抹界面漆,在刮粗之后再进行涂刷。(2)外墙抹灰前应确保墙面湿润,需提前1天对墙体洒水湿润,且在抹灰中要分层涂刷,避免由于施工作业原因造成抹灰不匀。(3)外墙抹灰至一步脚手架位置时,要在槎端抹实碾压,定浆后能用尺板靠着用铁抹子切为反槎,当底层接槎进行抹灰时,向槎中充分浇水湿润,接着再涂一遍素水泥浆,等砂浆吸进墙体后继续抹灰,如此接槎方便连接,难以产生螺纹斑痕。(4)外墙范围很大时,要预留分格缝,表面分格缝厚度为10毫米,分格条是槽深10毫米、宽20毫米的槽形铝合金结构,使用益胶泥连接,益胶泥属于高分子物料,能提高分格缝位置的防渗漏质量。(5)抹灰结束后,再等待24小时,再洒水处理,以确保墙体表面湿润,要求持续洒水约4天左右。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外墙防渗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属于比较关键的技术,外墙防渗施工技术的利用能够为建筑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外墙渗漏是比较常见的建筑施工问题,如果外墙防渗工作不到位,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存在一定的建筑使用安全隐患,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为建筑使用的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斌.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7(12):144-145.
[2]张剑.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17(26):63.
[3]张爱翔.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7,24(05):366-367.
[4]李冲.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3):62+68.
论文作者:戴正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外墙论文; 墙体论文; 砂浆论文; 裂缝论文; 砌块论文; 砌体论文; 裂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