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团队模式提高电子工程实践探索论文_王健宏

利用团队模式提高电子工程实践探索论文_王健宏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摘要:传统的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很容易受到教师精力以及教师专业知识背景的影响,使得电子工程实践教学质量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改变电子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团队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能让平均每八位学生就能得到一位教师的专业指导,不仅提高了电子工程的教学质量,还有效解决了因教师精力不足造成教学质量不好的问题。

关键词:团队模式;电子工程;实践

据调查显示,传统的电子工程实践模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电子工程实践教学时,通常是以一对多,这样在消耗教师精力的同时还不能让学生得到精心的教学指导。针对这种现象,团队教学实践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团队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教师合作共享资源的方法,首先确定一位团队教师长,由他带领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之前,团队教师长首先要提拔出辅导骨干学生,即优先教导这些骨干学生成为小老师,在实施教学时,再由这些小老师去辅导普通学生,这样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双循环模式,使得平均每八位学生就能得到一位老师的教导,有效提高了电子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1、引入团队先进理念在实践课程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是指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所存在的教育。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达到要求,究其原因是教学理论知识并没有得到充分实践的运用,即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课程教导时,并没有使教导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改变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践课程中引入团队先进理念,可以解决因单个教师教学能力和精力的缺乏导致教学效果不良的问题。据调查显示,国外多个大学都是通过师生混合编队的团队实践教学模式来进行实践教导,将教育与实践工程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程团队建设,比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等。因此,将团队模式引入到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教学中,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

2、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作用分析

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属于科学创新启蒙课程,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高校设立电子工程管理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基本的电子工程训练,掌握常规的电子制作技术,培养其对电子工程研究的兴趣。但是传统的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只是让学生对市面上基本的零件进行组装和调式,如:收音机,这种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际很难满足教学要求,无论是在教导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知识上亦或是教学模式都不能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教师指导团队,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实现教学实践双循环,而这种教学模式就叫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一)建立指导教师团队

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在进行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学习时,基础一般都比较薄弱,学习的效果程度一般由学生的领悟能力决定,由于学生偏多,教师并不能完全指导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实践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因此,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教师将团队建设的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双循环模式。即组织至少10人以上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一个团队(每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小班),并从中选出团队教师长作为领头,将团队中每一个教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让每一个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团队教学实践的平台和学生主体直接进行交流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子工程精髓,实现教学相长大循环。

(二)建立小老师团队

“小老师团队”是指团队中的教师根据参加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学生的具体表现选择出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单独教导,让其成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助手。并在进行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时让其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以及指导中。这些“小老师团队”因为本身就是学生又长期参与教师的实践工作,因此非常熟悉学生学习实践的困难,可以有效的将教师和学生主体相互联系起来,让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导,基础差的学生得到专人的指导,有效解决了教学效果差距明显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重视教学过程管理

利用团队模式进行电子工程教学实践教导,还需要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团队建设先进理念在电子工程实践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合理设置电子工程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大部分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都比较欠缺,实践工程的能力相对较弱,传统的零件组装与调式并不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举出两种比较适合提高学生实践工程能力的教学题目。一种是模拟电路,还有一种是数字电路,这两种教学题目相对以前的教学题目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及深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作相关硬性规定,但必须让“小老师团队”把制作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方法、过程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同普通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工程的兴趣,保证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课程训练,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向学生展示教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向大家传递新的思路和理论。并且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特长,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实践交流指导,在实践交流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师生参与的教学大循环。

(二)精心设计电子工程教学方案

据调查显示,我国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往往只是形式上的软件运用和实际电路的焊接安装以及调式。教师在进行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教导时,对于软件的运用通常只是着重介绍几个操作要点便让学生自行摸索,而学生也就真的按照老师所介绍的操作进行实践,并不会自己去深入探索,对提高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先利用放假时间对“小老师团队”进行单独的指导以及培训,认真了解其实践软能力和硬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并对可能出现的实践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在进行电子工程实践教导时,教师团队就可以先让“小老师团队”对普通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包括面对面教学、手把手讲解以及充分引导。当“小老师团队”完成教学指导任务之后,再由教师团队进行一次摸底考核,最后针对考核结果师生一起进行讨论总结。这种教学方案的设计不仅可以锻炼“小老师团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能帮助普通学生提高学习动力,让学生加强对电子工程实际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力。

(三)充分重视电子工程课程交流

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教导时都不太重视课程交流总结,往往学生不主动请教老师,老师也不会主动指导学生,完全采用的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导。但是在电子工程实践中使用团队模式进行教导就必须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总结,因为适当的交流和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拓展新的知识,还能学习他人优秀的实践方法,让大家在交流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步。比如: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并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挑战实际项目的机会(一些电子设计的竞赛),“小老师团队”可以通过演示或者现场视频的方式将更高层的电路设计理念等分享给自己参与的团队平台,让大家一起了解新的电子工程技术和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团队的理念引入电子工程实践教导中来,形成一种新的团队教学实践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子工程实践课程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团队模式的教学实践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的同时,学习到更多新的工程思路和知识。

参考文献:

[1]姚澄;朱昌平;高远;殷明.利用团队模式提高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7):100-101.

[2]汪汀.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电子制作,2013(04):56-57.

[3]张涛;吴谨;熊庆国;杨永立;王斌.电子电气类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06):45-46.

[4]李海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学术探讨,2013(07):86-87.

论文作者:王健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  ;  ;  ;  ;  ;  ;  ;  

利用团队模式提高电子工程实践探索论文_王健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