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研究论文_方维,诸运青,李露霜,周晓敏,高莲,梁军

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研究论文_方维,诸运青,李露霜,周晓敏,高莲,梁军

方维 诸运青 李露霜 周晓敏 高莲 梁军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深圳 518109

【摘 要】目的:研究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200例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采用术前常规皮肤消毒,术后引流管常规护理,0.1%碘伏液擦拭尿道外口;实验组116例:术前3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术后引流管护理采用滴尿法观察、伤口红外线局部照射、尿道外口处涂抗生素软膏。统计两组手术后并发症中切口感染、尿瘘以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发生切口感染、尿瘘及尿道狭窄10例(8.6%);对照组患儿发生切口感染、尿瘘及尿道狭窄24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87,P<0.01)。结论: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感染、尿瘘及尿道狭窄的发生,对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起到确切的效果和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20-02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生殖器畸形,约占小儿泌尿外科患儿的1/3[1]。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唯一方法,手术失败原因多是由术后并发症所致。其中尿瘘、尿道狭窄及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要求精良的手术技术,积极正确的护理在预防手术并发症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2010年1月-2014年10月以,我院采用横行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以研究采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所起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手术治疗尿道下裂患儿200例,其中阴茎冠状沟型40例,阴茎型98例,阴囊型62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4-2.3岁,住院天数10-18天,均行横行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术后放置尿道支架管1条,膀胱造瘘管1条。随访时间6月-10年。

1.2 方法 对照组84例:术前常规皮肤消毒,术后引流管常规护理,0.1%碘伏液擦拭尿道外口。实验组116例:术前3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0-15min,每日3次,强调坐浴时向上推动包皮以便于清洗包皮垢的重要性,手术日前晚洗肠,次晨用开塞露通便,术后引流管护理采用“滴尿法”观察,伤口红外线局部照射2次/天,20-30min/次,尿道外口处涂抗生素软膏,2次/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切口感染、尿瘘以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116例患儿中发生切口感染4例,尿道狭窄4,尿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84例患儿中发生切口感染12例,尿瘘及尿道狭窄各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87,P<0.01)。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在尿道下裂手术并发症中的发生情况(例)

组别 例数无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58 53 5 8.62

对照组42 3012 28.6

3 结论

采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于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确切的效果和积极的作用。

4 讨论

尿瘘、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患儿则不得不接受再次手术,势必增加患儿身心痛苦,也给家长增添经济负担,而且经过多次手术,难以达到阴茎外观形态满意,甚至形成尿道下裂残废,因此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见护理更是关键。

4.1 重视术前备皮,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 尿道下裂手术在会阴部实施,阴茎阴囊皮肤褶皱多,皮肤附属器丰富,利于细菌生长,又因临近肛门,容易潜藏细菌[2],创面极易受感染,而创口感染是造成皮肤裂开、尿瘘等最常见的原因。因此,会阴部皮肤护理对提高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术前3天应督促患儿每天洗澡更衣,尤其要彻底清洗阴茎根部及阴囊[3],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0-15min,每日3次,强调坐浴时向上推动包皮以便于清洗包皮垢的重要性,10岁以上患儿会阴部需要备皮,护士动作一定要轻,谨防刮破皮肤。若皮肤有炎症或溃烂,要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治疗痊愈后,方可安排手术。常规的消毒可以清除表面的细菌,但是皮肤毛囊管内的细菌难以清除,一旦感染,则成为尿瘘产生的重要原因。

4.2 支架管及造瘘管的护理 尿道成形术后常规采用膀胱造瘘管和尿道支架管并用[4]。因为单管引流一旦不畅,则易出现膀胱痉挛和不自主排尿动作,小儿十分痛苦,且常致尿液沿支架管周围出,渗到皮下污染伤口及敷料,影响伤口的愈合,导致感染引起尿瘘,因此,保持双管通畅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率的高低。首先应以胶布在下腹部加强固定,避免固定在大腿上,防止运动双腿时牵拉引流管,导致疼痛及脱落;其次,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本科采用“滴尿法”,即每天无菌更换引流袋后打开引流袋的下端开关,将尿液滴入无菌透明容器,以便能随时更方便观察到引流的尿液,小儿导尿管很细,容易被尿沉渣和血凝块堵塞,所以要定时挤压引流管,并鼓励小儿多饮水或果汁,以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若出现引流不畅,应及时通知医生做调整,如调整后仍引流不畅,可行膀胱冲洗,以防止引流管阻塞;再次,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并注意打开活塞,防止人为因素导致堵塞而引流不畅,影响手术效果,使用支被架可防止盖被压迫各种管道引起患儿痛不适,并有利于观察与护理,患儿翻身时,注意防止引流管的打结或滑脱。

4.3 加强伤口的护理 严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龟头的颜色,注意有无肿胀发紫或组织坏死,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予处理,保持阴茎包扎的敷料清洁干燥,采用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灯与阴茎伤口距离20-30cm,2次/天,20-30min/次,以保持伤口干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阴茎包皮水肿,促进血肿吸收,促进伤口的愈合;尿道外口处涂抗生素软膏,有研究表明再造尿道感染的细菌是经尿道外口逆行进入的,抗生素软膏可以作为一道阻隔屏障,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总之,只有从术前皮肤准备、术后护理多环节着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局灶性缺血性坏死和局部感染这两种导致术后并发症的根本原因,才能减少尿道下裂手术后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何恢绪.尿道下裂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9.

[2]何恢绪,姚华强.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进展及经验[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9(4)192.

[3]刘红艳,刘艳青.尿道成形术患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杂志,2006,9(5):15-17.

[4]聂海波,田武汉,何恢绪,等.VICRYL线缝合新尿道及阴茎皮肤加局部湿敷防止尿道术后尿瘘131[J].实用医学.2012,18(7):733.

论文作者:方维,诸运青,李露霜,周晓敏,高莲,梁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研究论文_方维,诸运青,李露霜,周晓敏,高莲,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