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艳
湘潭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湖南湘潭 411200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对再灌注心律失常术中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心肌梗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分析观察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特点和概率。结果:发生心律失常概率最多见的梗死位置是左前降支,发生心律失常概率最少见的梗死位置是左回旋支,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长于3小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低于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短于3小时(P<0.05)。结论: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概率和血管开通、闭塞的时间有密切联系。心律失常在前降支以快速型为主,心律失常在右冠状动脉以缓慢型为主,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关键词】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于急性心梗介入手术治疗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1],对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主要有正后壁、下壁和右室发生心梗,依据神经分布的特点,右冠状动脉迷走神经有较强的活性[2],神经分布不稳定,一旦发生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有相关研究发现,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概率很高[3],一旦发生心律失常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增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尽早的开通闭塞的血管,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挽救心肌缺血,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心肌梗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治疗方法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心肌梗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实验与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参加,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和临床诊断标准是一致的,胸痛时间大于30分钟,进行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该组共有80例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介于3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4±11.04)岁。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梗死分别有25例、31例、24例。
1.2方法
在手术前让患者服用300g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然后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穿刺患者股动脉或者桡动脉,检查患者的冠状动脉情况,根据造影结果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病变血管,治疗结束以后血流要达到再通的标准,手术用时不超过1个半小时,密切监测患者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并且做好记录。评估心律失常,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球囊闭塞位置穿过引导丝时,再灌注出现一过性和忽然增多的心律失常,有快速型和缓慢型心律失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患者在手术治疗以后分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梗死位置和动脉相连流通时间,发生心肌梗死位置和不同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做相关处理。处理时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一般用X2检验,两组数据进行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生心律失常概率最多见的梗死位置是左前降支,发生心律失常概率最少见的梗死位置是左回旋支,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X2=7.055)。心肌梗塞患者80例中有37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占比46.28%,左前降支发生心律失常有19例,占比51.35%,左回旋支发生心律失常有8例,占比21.62%,右冠状动脉发生心律失常有10例,占比27.02%。
2.2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长于3小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低于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短于3小时(P<0.05)。心肌梗塞患者80例中有37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占比46.28%,,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长于3小时发生心律失常有12例,占比32.43%,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短于3小时发生心律失常有25例,占比67.56%。
3讨论
发生心肌梗死增加患者神经张力,冠状动脉会发生痉挛[4],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不利于血液循环,心肌细胞出现坏死,患者代谢功能发生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为增加氧自由基,钙出现超载,激活中性粒细胞,分泌更多的儿茶酚胺[5]。再灌注发生以后,缺血显著,导致机制发生一系列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心律失常类型较多,临床中要根据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来决定主要治疗的方法。心律失常发生在一瞬间,所以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防止手足无措,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患者有胸闷,血压、心律发生变化时,要尽快识别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做好各种急救准备,缩短血压心率低维持时间,防止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导致致命的伤害。医护人员对心律失常知识掌握程度,详细评估,应变能力,尽早给予处理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心律失常,有利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顺利开展。
在本次研究中,发生心律失常概率最多见的梗死位置是左前降支,发生心律失常概率最少见的梗死位置是左回旋支,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X2=7.055)。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长于3小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低于梗死位置打开动脉时间短于3小时(P<0.05)。通过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有利于患者预后,短时间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更高和长时间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越早出现发生死亡率越高,像心室颤动,说明在救治的时间段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重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防止发生心律失常,一旦发生也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总而言之,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显著,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芳. 急性右冠状动脉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J]. 医学信息,2016,29(36).
[2]赵喜兰,黎明,刘继终,et al.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影响因素的Met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7):2045-2051.
[3]陈黔,侯霁芯,夏娇娇,et al.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S1):185-186.
[4]黄维忠,磨夏玲,孔秋燕,et al.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分析与临床急救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138-140.
[5]邹玲. 急性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心肌缺血后适应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效应及手术时间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2).
论文作者:唐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发生论文; 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位置论文; 概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