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口腔科 541199)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宣教视频在儿童鼻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 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进行鼻腔冲洗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儿根据病例编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患儿接受护理宣教视频干预,观察并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依从性好的例数占77.5%,依从性差的例数占 6.3%,而对照组分别为 43.8% 和 3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研究组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结论:护理宣教视频干预可显著提升患儿鼻腔冲洗的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鼻腔冲洗;护理宣教视频;护理干预;效果
鼻腔冲洗是指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清洗鼻腔分泌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鼻腔冲洗液(水流)一般为0.9%的等渗或2%~3%的高渗生理盐水,也可根据病情添加庆大霉素或地塞米松等治疗药物[1]。鼻腔冲洗技术目前已经较广泛的应用于儿童的鼻窦炎、变应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分泌性中耳炎以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等疾病的治疗。儿童鼻咽腔狭小,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 起耳、鼻、咽、喉、鼻窦等处的并发症。目前临床多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术后鼻腔黏膜易出现充血肿胀,并伴有分泌物增多,血块和血痂堆积,而鼻腔冲洗治疗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提高了疗效[2]。但患儿常常不配合鼻腔冲洗治疗,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儿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对治疗的依从性差,从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们探索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儿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以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需进行鼻腔冲洗的患儿60例,拟探讨护理宣教视频在儿童鼻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需进行鼻腔冲洗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1±0.9岁);将60例患儿根据病例编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严格按照鼻腔冲洗操作规程进行,仅给予患儿一般护理。研究组:不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鼻腔冲洗,且给予患儿系统护理干预:(1)患儿评估:与患儿家属进行详细交谈,了解患儿的性格、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并了解家属的配合情况。必要时在患儿就诊时多与患儿进行接触和交流,了解患儿的表达能力及接受能力,从而找到针对每位患儿的合适的沟通方式,建立每位患儿的评估表,详细记录患儿情况。(2)护理干预: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儿童鼻窦炎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疾病,反复发作,给患儿带来极大 的痛苦和恐惧、烦躁心理,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取得患儿信 任,与患儿建立良好感情,使患儿消除恐惧,放松心情,建立起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感。(3)护理宣教视频进行情绪护理干预。为患儿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建立儿童温馨诊室,房间张贴患儿熟悉和喜欢的卡通画,将小朋友安排在同室,使患儿很快适应门诊环境,在诊室播放具有患儿熟悉的卡通形象鼻腔冲洗宣教视频,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向患儿和家属讲解疾病基本知识,术后鼻腔冲洗治疗的意义,让患儿和家长充分认识到术后鼻腔冲洗治疗是保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性。以卡通人物及儿童熟悉的语言讲解鼻腔冲洗方法及注意事项,患儿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不配合现象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获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消除患儿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焦虑,易于接受鼻腔冲洗,减少由于知识缺乏带来的焦虑及恐惧感。(4)行为护理干预。患儿年龄较小,要耐心对患儿和家长指导,帮助患儿形成正确的配合方式。也可采用集中式,让所有需要鼻腔冲洗患儿和家长在一起,鼓励、表扬孩子,让患儿相互模仿,比勇敢,比渴望得到医务人员认可,让患儿通过锻炼后感到自己的成就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治疗中,提高患儿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给予表现较好的患儿及时的认可及相应奖励。使患儿信任并喜欢鼻腔冲洗执行护士,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评价两组患儿的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依从性评价分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中等以及不依从三个等级,依从性好:患儿完全按照护理人员所教导的方式配合鼻腔冲洗,积极主动,无抵触;依从性中等:患儿配合度一般,鼻腔冲洗勉强完成;依从性差:患儿完全不配合,哭闹,躁动,致使冲洗剂外撒,或致使鼻腔冲洗间断。家属满意度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分析,患儿依从性与患儿家属总满意情况以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观察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讨 论
鼻腔冲洗操作简单,治疗效果肯定,是被患者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鼻腔冲洗治疗作为腺样体肥大手术后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湿润结痂,清理鼻腔分泌物及结痂,促进局部炎症好转的作用[1]。但鼻腔冲洗应用于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常常会遇到依从性差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儿童自控能力差、认知水平低、行为不稳定,对医院的陌生环境、害怕治疗的疼痛,加剧了患儿的恐惧心理,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2]。此外,患儿依从性很大部分来自家长的行为暗示,患儿察言观色感受家长对治疗的认知和态度,如果家长没有理解此项操作重要性,考虑患儿配合困难,怕麻烦、担心患儿哭闹不舒服,不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操作,也会降低患儿对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3]。我们通过评估患儿和家长的基本情况,为患儿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建立儿童温馨诊室,房间张贴患儿熟悉和喜欢的卡通画,使患儿很快适应门诊环境,在诊室播放有患儿熟悉的卡通形象鼻腔冲洗宣教视频,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向患儿和家属讲解疾病基本知识,术后鼻腔冲洗治疗的意义,让患儿和家长充分认识到术后鼻腔冲洗治疗是保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性。以卡通人物及儿童熟悉的语言讲解鼻腔冲洗方法及注意事项,患儿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不配合现象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获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消除患儿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焦虑,易于接受鼻腔冲洗,减少由于知识缺乏带来的焦虑及恐惧感。激发了患儿好强心理,调动患儿及家长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娴熟操作技巧,富有亲和力,了解患儿性格心理,掌握与患儿沟通技巧,以保证患儿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表明,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儿童鼻腔冲洗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鼻腔冲洗技术操作简单,疗效及耐受性良好,并且对鼻腔黏膜的自然状态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它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术后护理手段,也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5]。但鼻腔冲洗应用于患儿时,由于家属不配合、患儿自控能力差等原因致使患儿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表明,采用新兴的视频宣教手段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患儿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视频宣教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儿童鼻腔冲洗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严华.鼻腔冲洗治疗鼻窦炎术后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杂志,1:2137-2138.
[2]张丰兰.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师杂志,2011,15(20):115-116.
[3]樊国华,杨丽琼.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94-95.
论文作者:戴文颖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患儿论文; 鼻腔论文; 家属论文; 儿童论文; 术后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家长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