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人性的形成模式_同一性论文

差异与人性的形成模式_同一性论文

差异与人之本质的生成样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人论文,本质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差异即指事物或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差别,它普遍地存在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之中,与相对同一构成世界的经纬。①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组成事物基本要素之内在联系的事物本质,是事物区别于他物内部所固有的普遍而稳定的客观规定性,它必然要生成于事物间的差异关系之中。因此,人的本质就应在人与事物的差异中去寻找。由于人是类、群体与个体三重形态的感性统一,因而人的本质就先在地同时包涵着类本质、群体本质与个体本质三种生存样态,而这三种样态的具体生成和侧重展现又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水平及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于是,人的本质便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样态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一、类本质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形成

人的类本质即人区别于自然和其他动物的类特性。由于人客观上“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中”②,因而,人的类本质作为所有个体的普遍抽象规定,其样态的生成与凸现必然要在人与自然的一定差异关系中形成。

1、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统一于自然内部的自然差异)

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自然存在的部分内容。同其他有机体一样,人只有通过自身肉体组织同客观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才能生存发展。人正是依赖自然运动着的生命来获取自己生命的运动的。人同自然存在的这种自然同一性,决定人永远不可能离开自然或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然而,人与自然的这种同一,并不能阻碍或掩盖自然自身发展的全面的差异和层次,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是自然自身进化发展的一个环节。自然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动物到人,遵循着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同一到差异的发展原则,它同时也构成人之为人的一个逻辑递升过程。所以,人的自然存在本身就已经涵盖着人与自然的差异和层次,凝聚积淀着自然的差异化发展进程,包含着过去自然发展的全部历史。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构成人的类本质的一个客观表现形式,因为这种类间的自然差异不仅是物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界限,同时也是承载不同个体生命活动形式和性质的客观统一性载体,它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且不同时期的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客观地展示着不等的自然发展程度。由于人在物质交换过程中,使工具“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③,引起了自身自然组织的变化发展,从而使这种自然差异,构成人之为人的一个显然的客观标尺。“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是劳动的结果”,而不同历史时期的手又反过来标示着相应的时代发展水平。所以,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构成人的类本质的一个客观方面,撇开这种自然物种差异和进化差异,不仅人的类本质失去了其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发展前提,而且也无法理解自然自身的循序进化过程,无法理解人何以能成为自然长期发展的特殊产物。

2、人与自然的社会差异(人突破自然统一体的特殊规定性)

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充实着各差别物种的活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是将人统一于自然自身的一种内部差别,无疑,这种差别构成了承载人之社会性的客观物质前提。然而,把人的本质仅仅停留在人的“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性”④上,不从人与自然的纯自然关系中迈出来,就必然陷入费尔巴哈式的机械唯物主义。事实上,人的自然存在本身就包含着一个其自然性不断被文化和社会所浸蚀的过程。人不仅被动地体现为自然自身发展的结果,也能动地表现为自然发展的成果,它“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⑤所以,人的受动与能动的统一,主要不是表现在自然领域,而是表现在扬弃自然领域的更高领域,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大自然还是人的肉体感官,一般都需在进行合人目的改造的情况下,才符合人的需要,这种按照人的不断变化的标准来改造自然的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所以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⑥其主要内容即指社会生产劳动。

劳动将自然的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这种统一表现了劳动的自由性质,这种自由既不在纯自然性也不在纯精神,而在于实践性,所以恩格斯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⑦只有把握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性,才能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和动物的区别时指出:“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世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⑧在马克思看来,动物既是客观大自然的奴隶,又是自身自然的奴隶,它的生产是盲目的、本能的,这种生产的过程和产物本身就是自然界所编织的必然之网的一部分。而人则能够超越自己种的自然界限,能够把自然界和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⑨,也达到了自我改造。人的生产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因而也是自觉和自由的,这种自觉和自由在结构上常以一种社会的形式表现出来。

3、人面对与自然差异的类认同(类认同在社会生产中形成)

生物种的自然同一性既是大自然进化的阶梯平面,也是人类认同的先在客观前提。种的同一性是在许多种之间的差异中凝聚的,因而这种认同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又表现了人的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之统一,所以,这种认同既在与他类发生关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又构成了劳动社会性的一个必然环节。

所谓同一性就是事物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具有的共同性,它是纷繁复杂的差异事物之纲领。没有同一就没有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也就没有差异的存在条件,所以差异与同一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尽管渗透于事物内部的事物间的同一性需认识之爪来提领,但它仍然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才为人类认识的抽象上升保存有可供蹬及的坑眼。同一性决定着事物的聚合性,同一性越多,聚合性越强,同一性越少,聚合性则越弱。

人的种的自然同一性,人的肢体形式、肉体结构以及相应的食物系列等的统一,是人类认同的自然基础,没有这种自然基础,人类认同就成了空中楼阁。而人自身进化过程中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异、层次及其不同的物质活动形式又构成人类认同的自然环境。人类之间的同一是客观存在着的,但对这种同一的认识却需要差异的映衬,丧失了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异的铺垫,人类认同也是无法支撑起来的。然而,这一切都必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完成,只有人的社会同一性,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是人类认同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人类认同的过程和途径。

事实上,劳动是以客观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每一个体为载体而发生的,然而这些个体正是在劳动中通过社会的形式对客体进行能动改造来证明自己主体性的同时而“丧失”自己作为个体的生产生活的独立性的。

直观上,人的确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体存在物,然而,这些个体又都具有自由自觉的实践功能,这种大致相同的实践功能,这种社会同一性是人类认同的客观社会前提。①相同的活动自觉性。“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⑩动物的生命活动只不过是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被动反应的总和,而人类的活动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所以人类个体具有的这种活动自觉性既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又是人类本身就体现着自觉意识的认同的一个方面。②相同的活动自由性。动物必须以自己的躯体来适应环境,以维持种的生存与发展,而人却可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性地改变自然,使自然适合自己的生存。所以,动物的发展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却可无限地创造自然界,故而人类个体具有的活动的自由创造性也构成了人类认同的根据之一。③社会性作为认同过程的表现。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就不得不置身于历史强加给他的一定的现存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这些关系,人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能是潜在的人可能的人,而人的这些社会关系又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和对立中通过人类认同而实现的。虽然人作为“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显然不可能从一种非社会化的祖先发展而来”(11),但人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有根本的区别,动物的共同协作是无意识的本能,只有人才“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12)。可见,人的有意识的社会认同,既是人之为人的条件,又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状况。

由于自然界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所以“人作为自然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3),而人们之所以感到受限制,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异己和压迫,则正是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自我意识又是在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基础上通过反思而实现的。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人类认同的主体条件,只有当人与自然的自然差异发展到反思阶段,只有在人与自然分离之后才会有类的认同和板结。

虽然统一于自然的自然内部差异是人与自然分离的自然前提,但它无法使人变成能动的存在物,而只能受自然的限制,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14)然而,当自然的差异化发展突变到反思阶段,当对差异的意识作为自然差异化发展的最大成果而突破自然序列时,人对自然规律限制的感应就不仅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消极传导,而是涵盖着人的自觉感受意识,引起着相应思维的冲动和展开:面对强大的自然压力,单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人们必须板结为类,才能求得生存,正如恩格斯所说,为了在发展中脱离动物状态,以群的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就成为必然,于是人类认同作为启动了的人的能动性便开始运作起来,人的社会与社会的人也就紧紧连在一起了。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的差异与人类个体间具有的同一是人们走向类的认同的双面原因,没有人之间的同一,人也不会走向群体和社会,因为同一是人们聚合的前提。而人的同一性又是在与自然的差异中相对照而产生的,与自然的差异性越大,越觉得自然异己、难以征服,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便越间接地得到加强;与自然差异越小,人之间的同一性便越映照得疏散无力,人们之间的粘合力便越弱。人与自然的差异不仅使人在劳动中感受自然的必然性和异己力量,不仅使人走向类的认同,同时也开始使自然“感受”人的异己力量,即同样通过物质劳动形式反过来征服改造自然。人的劳动是积极作用于自然界的,人类懂得按照事物本身的特性和规律进行生产,因而能有效地影响自然,使自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深深打上人类意志的烙印。所以人的类本质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形成的,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差异既不会有人的产生,也不会有人的对象更不会有人与对象之间的联系中介--劳动。人与自然的差异是自然自身差异化发展的成果,人在劳动中感受这种差异,并缘个体间的同一能动的板结为类,同时通过劳动以自然的统一性和人的能动性有效地改变自然。所以自由自觉的劳动构成了人的类本质的主要内容,而这种本质的存在和实现又必须在人们联系的社会中完成。类的凝结,成为自由自觉活动的生成环境,离开了类的认同,也就丧失了自由自觉性,更无从谈起自由自觉活动的展开。当然,这种自由自觉包含着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即包涵着一个感受自然差异,走向人类认同,又以类的意志反作用于自然的过程。

二、群体本质在同类的差异性分化中凝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一定层次方面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等因素决定的。恩格斯在谈到杜林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而抽象谈论人的平等时指出:“他们摆脱了一切现实,摆脱了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民族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关系,摆脱了任何性别的和个人的特性,以致留在这两个人身上的除了人的这个光秃秃的概念以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了,于是他们当然是完全平等了”(15)。所以,排除人的群体属性和个体差异,仅以人的类本质规定来填充人的全部现实本质必然造成人的本质的抽象和片面。其实,这也是一种参照系的层次错位,因为人的类本质是相对于动物而言,人与动物的差异当然无法具体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于是人的社会群体本质,作为类本质向个体本质过渡的中介,作为类认同方式向基于个体间差异的个体自我认同方式的延迁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1、统一于人类内部的群体自然差异

人作为高于一切其他动物的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构成人的类自然存在的部分内容,任何个人只有分享到类的这种自然进化的规定性,才能获得人的现实存在的物质前提。然而,这种从个体中被抽象提炼出来的类的自然规定也只有重新稀释于各种自然群体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可能性,也只有如此,才能使类的自然规定在群体中生根、开花、结果。统一于人类内部群体的自然差异,不仅指不同血缘关系的个体归类,也指人们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分享而造成的群体集合,这一自然层构成类向个体互解的中间台阶,自然进化的相对于他类而言的同一性规定通过这一台阶被下放到统一于人类内部的群体间的自然差异中来,于是便有了不同的性别群体、种族群体。

遗传、性激素和大脑机能的差异构成了两性生物学上的基本差别。男女两性别群体之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构成直接的尖锐对立,而是表现在互补性的分工之中。象生育、喂养孩子之类的活动是必须由妇女来承担的,她们在人口生产方面付出了较多的劳动;而男人们则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体力劳动中作出了更多的努力。男女自然性别群体,因个体间的相互需要组合成部落或家庭,由于其与外部的差异和冲突较大从而使两性对垒难以形成,因而性别群体的各自板结对于生存并没有多大意义,然而从客观存在角度来看这性别群体仍是个体达于类的一个明显的自然步骤。

种族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型、眼色、血型)的人群。虽然,仅从自然因素方面来规定经历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种族外延有失偏颇,但种族在其形成初始阶段,自然方面的作用显然具有决定的意义,因为种族特征正是人类自身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种族群体主要用于人种分类,它并不直接干系生活,即虽然不同种族之间在体质结构上有某些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他们的人格生存,种族的文化差异正随着交往的广泛扩大而逐步缩小。

2、统一于人类内部的群体社会差异

人的类本质并不能具体说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不能清晰阐释从事具体活动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6),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群体社会差异就构成了规定人的现实存在的重要内容。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揭示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这关系总和主要指成员依社会关系差异而划归的群体生存状况,它包括民族、阶级等内容。

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群共同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因而决定其有着不同的社会差异化发展程度和其对人的生存样态的趋向性选择。人类社会早期,游牧民族经营的是动物,动物利用光照时间长短准确判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以寻求食物和温暖而南迁北徙,这样,动物对游牧民族构成的生存引力就如阳光和草食对某些动物构成的引力一样,吸引人们一年四季如何跟随。这种宽泛的活动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占有的心理,这种心理对于后来攻击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农耕民族则从事的是季节性事业,它不能操之过急,“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揠苗助长是不行的。而土地则是一种周复始可以使用的东西,它稳定,只要耕种就有收获。这种生活生产方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平和冲淡的保守心理,而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又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征服改造自然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海洋民族的渔业生存对其文化心理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大海是辽阔的,它不仅可陶冶人的心胸,也为人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猎食范围,人们不必象农民对待土地那样耗力于生存空间的争夺。狂风巨浪对于力量的要求也许激化了不断人们改进工具的心理动力,这种积淀于后来商业产生的时候,在大量的商品定购面前终于刺激了蒸气机的诞生,于是工业革命的车轮便高速旋转起来。民族生产方式差异对人们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发展程度影响非常深刻,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具体内容,这里只作粗线勾勒。

虽然群体的社会差异包含着不同民族、分工集团等群体间的差别,但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关系的差异是决定其他社会差异的关键因素。

早在主编《莱茵报》时期,由于办刊实践中对各阶级间的关系各阶级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实际利益之间的联系有了直接的感受,马克思逐步认识到“自由并不仅是全部人的存在的类本质,不仅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结果,而且也只是部分人的特权,国家、法律不过是为部分人服务的工具,现实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观念的力量,而是物质利益,人们对待国家法律、政治的观点的对立实质是各社会集团的利益对立。”(18)正是对林木盗窃法和对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生活状态的考察,促使他力图在现实中而不是在纯粹思想领域中确立“自由”的理想,促使他开始更加具体地认识周围世界,并从纯粹研究政治转而研究经济,进而研究社会主义,从而开始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阶级社会,由于一部分人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人则丧失了生产资料,于是丧失生产资料者寻求生产资料的生存过程就成为他们受剥削受压迫的过程。阶级的差异的确一定程度上波动了人区别于自然和动物的类本质的统一,亦即破坏了基于这种统一的平等与自由。然而事实上,阶级社会人面对与自然差异的类本质统一仍然继续着。人的类的自由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动物的不自由而言的,而人的基于阶级关系的不自由则是相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言的,阶级关系的确造成了不同阶级对类自由的不同分享,但这种差异并没有使他们等于动物或高于人类,他们仍然作为人,作为对类自由的质的分享者而存在。所以用人与人之间的不自由比为或代替人与动物之间的不自由关系,将基于阶级差异而分享较少类自由者比为动物的生存的确是一种文学的语言,其内部显然存在着参照系的混乱或层次的错位。所以,认为阶级社会,人性就是阶级性那是阶级泛化论,而说阶级性是人性的异化还不如说是人性的必然的具体发展。

但是,每个生活在阶级社会中的人必然作为阶级的一员而生存,他不能摆脱所属阶级的内在规定而仅仅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一员而存在。这样,按照生产资料占有与否的群体聚合就使统一的人类之间出现了对抗,这种对抗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于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所以当阶级差异侮辱了人的类本质,财产差异摧毁了人格平等,使人感受到自己的非人类存在而无法忍受时,阶级斗争就成为调节阶级差异和人类统一之间冲突的必然手段。当然,阶级斗争不仅仅指武装斗争,但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武装斗争却是阶级斗争的坚硬内核。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之生活的一切表现都必然也是社会群体生活的表现,脱离一定的社会群体关系而绝对独立的个人或统一的人类活动都是不存在的。阶级社会,由于阶级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而使阶级差异构成了人之社会群体本质的重要内容。

3、面对人与人之间群体差异的群体认同

归属和认同是人的生存本能,它以认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同一性为前提。

人的群体自然同一性表现的明显标志就是性别归类。遗传学上将人们对自己性别身份的意识定义为性别同一性,它在性别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定性作用。男女性别认同作为一种直接感性的简单事实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处于一种松散的无组织状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女权运动等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性别认同的社会力量。

种族也是人们主要根据人的自然同一性制作的一种界定,当然它也是人类交往发展的产物。种族认同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较小,因为其认同价值被国家、民族、阶级等更加现实具体的归属感所互解和淡化,所以这种认同的现实实现程度也较小,它只是在有种族歧视的地方才有所表现。

民族认同一直贯穿着自民族产生后的人类社会历史,它是建立在民族同一性基础之一的。民族同一性在民族间的差异中显现,在现实的民族交往中实现自身,特别是在以战争为手段的早期民族交往过程中,民族同一性得到了强化。这种情况下,民族认同的意义就不仅在于个体依附于民族而求得生存,而且也在于建立在这种利益之上的个体为民族而战所造成的民族生存力量的扩大,在于个体义务上对民族的尊重和保护。所以民族认同表现为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在丰富的人类群体交往中,共同的民族语言,共同的生存区域和经济生活更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于是,民族认同构成人之存在的一个现实范围,民族性也构成了人之社会群体本质的一个层面。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构成阶级认同的根本标志,阶级认同是阶级对抗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而且在阶级对抗十分剧烈的时代这种认同表现得十分明显。阶级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阶级对抗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奴隶社会,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对抗,封建社会,是地主与农民的对抗,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对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阶级性对人性的作用逐渐减弱,阶级认同的现实意义也将随之减小。

综上所述,人的社会群体本质在以群体表现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发展中,其呈现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性别群体,又有种族、民族群体,还有阶级的以及由不同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群体,每一群体内部固有的共同性及其与外部群体的差异构成了人的社会现实群体本质的众多方面,这些方面使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这些角色既是其本质的载体又是其本质的实现,不同个体对这些群体本质层面的趋向和选择既与个人经验有关又与当时的社会存在状况相联系,但一般而言多重生存表现中其选择是根据于种族大于民族、民族大于阶级的原则的,也正是人的现实社会本质自身的丰富性,正是这些不同或相同层面的差异和冲突,才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三、个体本质在个体间的差异中形成

所谓个体本质就是单独个人区别于其他个体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人的类本质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群体本质是相对于人类内部群体而言的,所以它们仍然带有某种抽象性,在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无法具体说明个体的个性及其心理行为方式,从而使个体某种程度上被悬搁起来,只有人的个体本质的表现才把人放到具体的生活大地。当然,人的个体本质中溶解着人的类本质和群体本质,但是,个体作为能动的存在物,其对于类本质和群体本质的具体承载是有质和量上的差异的,这种差异既包括具有不同群体本质的个体间的区别,更指同一群体中个体的个性表现,也就是说,属不同群体的个体间的差异既指群体差异造成的个体对其差异承载,也指个体间的在群体差异规定之外的具体差别,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则既有对其所属群体规定的承载量的不同,也有在这一群体规定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具体差异。由此可见,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向个体本质的渗透构成了个体本质的一个方面,而个体的具体经历、自然条件等完全个性化的东西则构成了个体本质的另一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构成了现实具体的个人。

1、个体间的自然差异

个体间最明显的自然差异就是基于遗传的各种差异。遗传是指生物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一代向下一代的传递,它在规定了下一代具有本类基本属性的同时,也传递了上一代父母的一些个体特征。不同的父母因其种族、地域文化积淀,思维性格,健康状况,血液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必使其下一代各个体产生一些基质的不同,就是同一父母,其子女的遗传基因也不会绝对一致,因为任何个体于时间流程中走向自我否定的每一步都会有智体方面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遗传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从人类产生到最终走向灭亡的广衍个体中,都绝不会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遗传密码,从而也就决定人类历史上绝不会出现两张完全相同的面孔。遗传基质的差异也某种程度上规定了个体智力的发展限度,虽然变异不断修正着遗传的绝对地位,但遗传作为种的生存根据仍发挥着相当的作用,所以遗传的差异构成了个体后天差异的先在铺垫。

个体间自然差异也指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实质表现为一种人对不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赤道附近生存的人耐热,爱斯基摩人耐寒,而温带地区的人,其较强的应付气候变化的能力乃基于常年因四季更替而不断调节体温的缘故。劳动创造了人,因而不同的劳动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的心理性格。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人们同群兽进行生存竞争,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心理;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人们追杀猎物要求的是一种力度一种速度,一种勇猛进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因而易形成一种粗犷的豪放性格。所以,不同的劳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2、个体间的社会差异

人的遗传和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的影响是个体差异的自然前提,个性的最终形成还要受到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从客观方面而言,由人的多种生存需要及这种需要的有增无减而产生的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决定了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种类的差别性。第一次农业与畜牧业的社会大分工,带来了畜牧与谷物的不同经营,第二次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大分工则又产生了专门的手工劳动。产业革命之后,机器的广泛运用,生产工序的日益复杂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社会分工更加多样复杂。社会分工差异在促进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铸造了个体不同的心理性格,于是便有了所谓农之持重,商之奸巧,游牧则浩荡洒脱之说。

个体的社会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依因于教育的不同。教育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以及不同社会环境的感染,其内容既有伦理道德、文化知识方面,又有体育、美育等。不同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便会有不同教育和熏染。目前世界上多种教育方法的并行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朽诫言充分显示了教育自身丰富的差异性。不仅不同教育刻画着人的差异性格,而且人的差异也反过来决定着教育方法的选择,所以因材施教和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便构成了差异人与差异教育一种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教育的差异,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受教育者思想意识、文化程度的差异,因而也必然影响到他们在从事同一工作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劳动态度和工作方法,这种差异将决定他们不同的工作实绩。

另一方面,社会承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生存状态。社会承传是指先辈对下一代所发生的关切性影响,如遗产的继承,资金的供给,职位的提让等,它是一种纵向发展的影响过程。社会承传基于发生影响关系的两者之间具有某种较大的利益一致性,它对个体差异的放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一种先在的财产或职位优势决定了与非拥有者之间不同的生产生活起点,这实质是纵向差异对横向平等的公然侮辱。

个体差异的形成除受自然、社会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外,也受着自身主体努力程度的影响,这基于人们认识改造客观对象的能动作用。几近相同的遗传和社会、自然环境,之所以产生悬殊的人物品性,乃因自身努力程度不同所致。个体主观努力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对不同方法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又是其他各种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方法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事半功倍,否则就只能是事倍功半了。其次表现在努力的刻苦程度上,这客观上基于事物必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由于先天自然、社会差异的有限性和可变化性,个人主体努力程度的差异构成了个体道德修养、知识程度、工作能力和其他各方面差异的最关键因素。

3、面对个体间差异的自我确证。

人的个体本质是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差异中形成的,个体之所以成为“这一个”就在于他有许多其他个体作陪衬,这是从横向的存在关系而言的。从时间的纵向角度而言,个体之所以具有其内在本质,还在于个体于时间流程中表现出了某种稳定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他自我确证的前提。

显然,个体的自然同一性是指个体的生物结构和生存形式具有某种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是生物体保护自我求得生存的自然形式,它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个体的自然同一性不仅使个体具有某种相对一致的身材外貌,而且其内部结构和食物系列也保持着某种稳定性,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天变异的一些限度。

个体的社会同一性是指个体广泛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个体的社会同一性是通过社会和他人而得到确证的,是在性格定型期间客观环境与主观选择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它一旦形成便沉淀在个体的自然结构之中,在以后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中会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反应和趋向。由此可见,个体的社会同一性既是个体生存表现的前提又是个体本质之液得以盛装的容器,没有这种同一性,就没有个体的自我确证,个体本质就会散于一地难以归纳。

综上可以看出,人的个体本质这里主要是指同一时代的个体的个性表现,不同时代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肯定还包括着自然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因素,这只是那些利用现代思维推测古人生活方式的考古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由于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都是以个体为载体而发生的,所以个体本质最为现实也最为丰富复杂,并且其复杂程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将变得越来越高。

四、人的本质的三种生存样态之历史展示

以上从横向联系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具有类、群体和个体三种生存形式,类本质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形成,群体本质在群体间的差异中凝聚,个体本质在个体间的差异中生成。那么这三种本质是如何具体展开的呢?下面就从纵向历史的角度来作一阐释。

虽然人先在地包含着类、群体、个体的本质规定性,但其表现并不是同时并进一蹴而就的,而是大致经历了由类经群体中介而达个体自由的发展历程,这既与人类的自我意识相关,更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联系。(19)

原始社会,自然将人刚刚抛出自己的怀抱,这时,原始人是以类的形式应对自然压力的,他们的视野中,只有人类与自然的巨大差异和对立,个性和群体是潜在的,它完全溶解在类的生存之中。所以这时的类板结并不是自觉的人类认同,而是自然差异化发展必经的一个类统一步骤的现实表现,所以这时的人的主体性无法体现在具体的个体生命存在之中,而是自然地主要体现于由一定数量个体组成的代表类性的人群共同体之中,任何个体只有当他自然地进入到类时才可能获得对抗大自然求得生存的能力,这一时代,就是自发的类本质表现时代。

“人是什么样的,这与他们的生产相一致”(20),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自然对人的压力慢慢松懈了,于是同一自然种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各种差异得以显现出来,他们沿着这先在的较大的差异之缝而分解为许多的大小集团,这种集团是基于人们的自觉认同的。自发的类表现时代类性的现实实现是由众多的个体承载的,随着人类理解力的发展,各种社会实践中,个体先在客观差异的经常表现,使原始人对自我与他人的不同形成了一种既定感知,于是个体意识便沿着人之间的差异之隙生长出来,它作为类的对立面,是类分解的内部能源,一旦一定生产力水平发展允许它成长壮大的时候,类统一的分奔离析也就在劫难逃了。但是,类的分解并没有一蹴而就直接达到散漫的个体世界,由于一定生产力水平和必要伦理规范的限制,个体的活动成果被折衷地由群体生存所取代,因为个体在类瓦解的动荡中,只有归附于群体才可能获得现实的生存依靠。于是,人们根据某种对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同一性,又将散落的个体约为一束,自觉的群体本质表现也就应运而生了。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繁衍,相近区域的不断流动迁徙的自然共同体之间便发生了交往,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争的方式,这种交往瞬即就将各自自然的类统一观念弄得四分五裂,于是以一种血缘或地域同一性为依据的各自板结,就成为自觉的群体本质表现的另一种粗放形式。

自觉的群体本质表现时代实质是一种扩大交往的时代,人们用一种社会性纽带将自己置于广泛的交往联系之中,以便让社会创造的总体实践能力不断向每一自觉群体生成,于是社会文明便在不同的群体之间传播开来。自觉的群体本质表现时代,类的活动规范并没有被完全抛弃,而是以一种基本解决的形式化解于群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它不再作为人类生存表现的主要形式而存在,生产力被承载发展,向类归附的道德约束,也成为个体行为以群体为中心的伦理惯性,一切以群体为重成为群体本质表现时代的总体精神。

个体本质表现起始较早,成熟却较迟。早在类本质表现时代末期,一些具有极强个性的人就以一种悲剧的形式开启扩张着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之缝,他奋力挣扎,结果却又落在群体的网络之中。群体本质表现时代,具有启蒙性质的个体本质表现行为及理论仍时时泛起,只是由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与时代相应的群体主义的压抑,个体本质的表现始终无法理直气壮。个体本质表现系统理论发端于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其精神主张就是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它是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而提出的。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又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的口号,其本质就是自我中心主义。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迅猛发展,个体本质表现不断走向辉煌,其明显标志就是为个人主义寻找理论依据,经过一代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努力,个人主义理论从极端个人主义到合理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通过具体实践的支持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可见,真正的个体本质表现的充分展示既是基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具体实践的结果,也是相应的个体人文精神支助的结果。进一步来看,真正个体本质表现时代的到来是通过对群体本质表现的自然扬弃而实现的,即个体生存必需的社会群体规范已内化到个体的行为过程之中。如果个体不能恰当地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那么这种个体本质的表现只能是真正个体本质表现的前期形式。事实上,必要的群体束缚是个体安全实现自我表现的前提。个体本质表现初期是以一种极端的反群体形式出现的,因为突破传统的群体约束需要一种相当的反力,于是某种破坏性也与这反力相伴而生,当这过份的破坏足以使个体本质表现自身失去存在根据时,必要的群体约束就会自然降临。群体本质对过份个体本质表现的必要制约造成了个体本质表现对群体本质表现的批判继承即个体对群体表现规则的内化。所以,只有当必须的群体表现方式成为个体表现的自觉行为方式时,真正的个体表现才得以形成。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人的本质表现经历了由类经群体中介而达个体自由的历史过程,但是,不同民族对其中某一本质表现及相应人文精神的选择是有不同的趋向的,这就决定不同民族经历三种人的本质表现样态的时间先后和持续久暂有所差别。中国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强调和谐的人文精神,使之对群体本质表现有一种特别的爱好而很难进入到个体时代,从而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凝滞;而在西方,人类本质表现及其时代精神在经历了人与自然的差异和分化后便迅速发展出典型的理性意识和宗教精神,尔后又经过群体与类分离的短暂阶段而进入个体与群体的分离时期,从而衍生出近现代的技术理性和相应的个人主义精神。与此相反,中国由于天人合一观念的根深蒂固,人与自然的未分化状态造成了生产力的低下,而生产力的束缚又反过来难以将个体从类和群体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因而既没有一种清晰的理性精神,更没有一种清晰的个人本体观念。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本质是强调同一和粘合而不是强调差异和分化,因而是后顾而不是前瞻。

当今,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们似乎又开始了向类的认同,但这种认同并不是一种单向复归,而是更高层次发展的认同,是保持着充分个性的认同,它与混沌的天人合一是有本质差异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认同看作人的本质表现的进一步差异化和丰富化,即认同只是走向更高层次差异的必要准备--因为由同一到差异是一切事物变化发展所遵循的必然规律!

注释:

①参见易小明、刘庆海《差异论》、《吉首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4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20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8卷18页。

⑤⑥⑧(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7页,96页,96-97页,169页。

⑦⑨⑩(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53页,456页,516页,137-138页。

(11)(12)《自然辩证法》151页,152页。

(14)(16)(17)(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5页,30-31页,18页,2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82页。

(19)参见易小明、刘庆海《差异与社会公平》载《社会科学》(沪)1994年第11期。

标签:;  ;  ;  ;  ;  ;  ;  ;  

差异与人性的形成模式_同一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