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疗淄博医院 山东淄博 255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 1 月 - 2016 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牙移位患者 70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采用牙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3个月后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覆牙合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1.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前牙深覆牙合值、前牙深覆盖值和牙周袋的深度,咀嚼和美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口腔正畸;治疗效果
牙周炎是当前口腔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该病会导致牙周相关支持组织出现一定的病变、发炎问题,如果患者牙周支持组织严重受损会导致其出现前牙移位症状。这不仅极大地影响患者牙齿的咀嚼功能和美观,也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传统治疗前牙移位多采取常规牙周治疗,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最新的临床研究证实,对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口腔正畸修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前牙深覆牙合值、前牙深覆盖值和牙周袋的深度。为探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本文选择2015年 1 月 - 2016 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牙移位患者 70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牙周常规治疗和口腔正畸修复治疗。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中,男 38 例,女 32 例;年龄 19-57岁之间,平均(34.12±5.1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损伤,其中前牙发生扇状散开移位者 25 例,发生扭转者 29 例,倾斜者 17 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采取常规口腔检查、X 线检查等确诊为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损伤状况;自愿配合此次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口腔疾病患者;存在严重脏器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影响研究结果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牙周治疗,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晚各刷牙 1 次,饭后漱口;及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及时清除患者牙周补充中使用的不良修补体,并保持牙齿根面平整。治疗3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使用方丝带环辅助,将患者移动切牙、尖牙等部位完成托槽黏接,使用钛镍圆丝辅助矫正前牙,根据患者实际牙周组织状况调整正畸力,将前牙压低,尖牙结扎,并在尖牙间使用橡皮链辅助治疗,保证前牙内收。使用Hawley保持器、牙周夹板等进行辅助固定。指导患者使用矫正器,并及时调整正畸力。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3个月后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覆牙合等情况。
1.4 疗效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牙周症状消失,牙齿正常;有效:患者牙周症状明显改善,牙齿基本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出血指数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 91.4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牙周病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牙周组织损伤,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引起前牙移位状况,而前牙移位治疗不及时也会导致患者牙齿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证实,牙石、创伤性咬合、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病因。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以往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多以抗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刮治等相关基础治疗来改善患者牙周病,进而治疗前牙移位状况[5-6]。但该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难以改善患者患牙覆盖状况。已有研究显示,正畸治疗中的牙周治疗可以减少菌斑堆积,消除牙龈炎症:1、采用结构和组成简单的正畸矫治器;2、每3个月于正畸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牙周科复诊对牙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必要时可终止正畸治疗。3、全面而细致的刮治在正畸压低伸长的牙齿。正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牙达到正常的覆盖关系,通过正畸内收和压入散开的患牙,矫正前牙区咬合,恢复正常患牙位置,改善咬合关系,牙周支持组织增加,从而降低牙齿的松动度,避免牙齿被拔掉。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能有效降低病患的牙周袋深度。这可能与行口腔正畸治疗之前先进行了一般的炎症治疗,使得矫正不受影响等因素有关。有报道表明,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关键之处在于对炎症的控制程度,在炎症没有很好控制的情况下,贸然施以正畸力,不但不能纠正畸形牙齿,还会使得病情加重。而正畸治疗可以去除塭创伤,重建正常塭关系和上下颌分别为整体支抗的能力,分散咀嚼力。通过正畸力将牙根端部压入,可明显使牙槽骨包绕牙根的厚度加深。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在施以正畸力于倾斜的牙齿时,应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及时清除细菌,防止牙龈发炎。龈下牙石得到根治,在此同时,前牙的咬合功能明显提高,并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前牙覆盖,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既有的文献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采取正畸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患牙覆盖状况及其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珍贵,邱吟枫,周培刚,顾永春.对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21):41-42.
[2]邓昊,周立辉,鲜文,邵卓娜,张洋.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09):1732-1734+1743.
论文作者:毛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患者论文; 牙周病论文; 正畸论文; 口腔论文; 牙齿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