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肺气肿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老年肺气肿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肺气肿;影响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完善,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渐受到重视。老年肺气肿病情迁延不愈,多数患者心理状态堪忧,生活质量下降明显[1]。本文重点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肺气肿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5.7±3.2)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6.1±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由专科医生问询病史,进行全面检查,证实诊断后给予积极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即:加强病情观察,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嘱咐患者禁烟,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施以予用药指导、营养调节、呼吸锻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为患者介绍院区环境,协助办理住院手续,消除患者陌生感,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同时充分收集患者资料,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根据收集、评估、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在各个阶段根据患者反馈与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加以完善;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病房内,为其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增加绿植的摆放,提高患者心理舒适感;患者开始治疗后,护理人员需以体贴、热情的态度开展各项护理服务,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娴熟、轻柔,并向患者说明操作的意义,避免患者不安;患者初入医院,心里难免存在些许顾虑,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一定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压力,可以选择相对舒缓的音乐为患者播放,帮助患者转移对疾病的关注。②患者对疾病与治疗认知程度受限,容易对疾病与治疗产生错误判断,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需要给予患者全程认知心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患者交流能力、文化程度开展健康教育,为其普及疾病知识,说明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与治疗要点;发放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用药常识、饮食常识、并发症预防方面知识,嘱咐患者及其家属阅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治疗过程中随时对患者产生的疑问加以解答,说明意义与必要性,提高治疗配合度。③老年肺气肿病情反复,患者长期受到疾病消耗,心理难免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疏导不良情绪,是心理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每天都要与患者进行交流,维护护患关系,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对于患者的诉求与情感方面的宣泄,需耐心倾听,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向患者说明不良情绪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教会患者分别非理性情绪,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适,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④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受到疾病发作的影响,出现行为退化、悲观失望的现象,护理人员应予以重视。护理人员需以辩证为主的干预手段,帮助纠正错误观点,走出心理阴影,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建议患者多与外界接触,鼓励同一病房、病区内的患者交流,定期组织病友联谊,利于经验分享,通过病人相互扶持、鼓励,消除患者孤独感;动员亲友多加探望患者,调动家庭的关爱力量,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1.3观察指标
接受护理后应用我院自制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分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四项,每项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生活能力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观察组38 84.3±4.582.5±4.185.2±4.6 81.5±3.9
对照组38 68.5±3.466.1±3.368.9±3.7 65.7±3.5
3讨论
肺气肿属老年人常见病,多因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诱发[2]。伴有喘息、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可使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病情加重甚至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患者生存治疗影响严重。老年肺气肿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的特点,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疾病消耗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容易丧失信心,产生抑郁、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配合度,甚至部分患者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3]。我们认为,上述问题或因不同因素造成,但或多或少与患者心理状态有关。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即为重要,是现代医疗体系体现患者“身心健康”护理理念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护理人员通过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诉求,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将认知、情绪、行为做为干预重点,给予患者悉心护理同时,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增强患者信心;提供有效、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积极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老年肺气肿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畅畅.舒适护理对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3(20):601.
[2]吴少芳.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7(3)44-45.
[3]刘照芹.老年肺气肿加强优质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6,15(10):258-259.
论文作者:殷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肺气肿论文; 老年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态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