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货零售业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分析_电子商务论文

世界百货零售业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分析_电子商务论文

世界百货零售业的新变化与发展态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业论文,态势论文,新变化论文,百货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0)09-0017-02

西方零售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演变如果从十九世纪中叶被成为“第一次零售革命”的百货业诞生算起,迄今已近150年。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如果对当今西方发达国家零售商业作一具体分析,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百货零售业的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世界百货零售业的发展态势:

一、零售企业在销售环节上的控制力正逐步增强

传统的销售过程由制造商发起,制造商通过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把握消费者的需求脉搏,进而控制销售过程,而零售企业是被动的。近年来,制造商在商业世界中的统治地位已不再那么稳固了,原来制造商的决策主导作用正受到处于销售链下游的零售企业的威胁。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更为主动、多变和个性化,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把握难度加大了。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企业显示了在这一变化中自身的优势:他们无时不在直接地与消费者打交道,因而十分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零售企业充当了市场调研者的角色,而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在这种背景下,零售商逐渐调整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由原来坐等制造商向自己提供商品,然后将这些商品售给顾客,转变为零售企业主动寻找合适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这种改变意味着零售企业在销售链中的控制力量发生了变化。

二、传统的百货零售机构面临新的零售业态的挑战

据有关专家测算,世界零售业态生命周期由过去的100年缩短到30~4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则缩短为10~15年。并且,新兴的业态的销售额占据社会零售总额的份额逐渐扩大,而传统百货公司的份额则相对下降。

日本综合超市与大型百货店的销售金额比在1962年是2.3:9.5,1970年为4.7:8.1,1982年为9.8:7.6,1991年10.6:8.6,百货业的比重明显呈下降趋势;从日本零售业前500家总销售额来看,大型百货商场占24.1%,超级市场、连锁店占46.9%,专卖店占21.9%。

美国零售业销售总额中,传统的以百货商场为主要经营形式的零售商销售额比重约为6.5%,而超市占有率约为24%,邮购占了9.7%左右。1998年,全美零售商前100强中,百货公司占100强总销售额891,685百万美元中的比重为7.1%。而且,一些传统的百货业巨头也纷纷进行多业态经营,如Sears,Penney,Ward等公司涉足的零售业态就有目录商店、家居购物中心、食品杂货商场等。从世界范围来看,零售业态的多元化已十分普遍。1998年,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零售商共有53家,销售总额为1,134,447百万美元。其中,经营百货业的零售商数量为9家,占总数的17%左右,年销售额为184,056百万美元,占53家总销售额的16.22%;专业零售商也有13家,其销售177,554百万美元,占了总销售额的15.65%;这53家最大零售商中大量的为超市、折扣商店、大卖场等新兴业态。

三、百货零售企业的规模进一步两极分化

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提高,少数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这些大型零售企业,并不等于单个的大型百货商场,实际上几乎全部是连锁公司。即使单个的大型商场,也不等于我们正在兴建的综合百货商场,而是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店、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店、“盒包装”商店(不卖生鲜食品)等多种业态形式。1998年,仅沃尔玛一家公司即实现了1,39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利润达44.3亿美元,其销售收入相当于当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55亿人民币(按汇率1:8.5计算约合3430亿美元)的40%左右。以百货商场业态为主要经营形式的西尔斯公司1997年销售额为412.8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最大的249家百货商场销售额约120亿美元(按汇率8.45计算)的3.4倍。

另一方面,为了利于竞争,小型零售企业走向专业化。西方国家的零售网点十分发达,很多小零售商都采用专营店的方式,进行差别化、个性化的经营,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同样较好地生存下来。我们从美国零售业态中便利店、专营店的快速发展中可以容易得到这一结论。

从百货业来看,大型化是指向购物中心发展,在购物中心中会有很多百货商场;而购物中心中的百货商场与现在的百货商场相比是趋向小型化。如美国传统的百货公司的代表西尔斯现在也很少有一幢专门属于其所有的百货大楼,而是把各个西尔斯店开到了购物中心、步行街里面,一般面积大约是2000至3000平方米,经营的品种也不是大而全,而是有所侧重。因为,在美国购物中心、步行街很多,且相距不是很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百货商场走向小型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零售业正快速向网络化经营迈进

零售业的网络化经营表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横向网络化体现于零售企业(集团)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其典型运用是基于内联网(INTRANET)系统的连锁经营。纵向网络化经营的重点在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基于因特网(INTERNET)的网络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商用电脑与家庭电脑的普及和系统开发能力的提高使网络化经营发展迅速。1997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20亿美元,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3000亿到4000亿美元;1994年全球上网人数为300万,到1997年全球上因特网人数就达到了1亿,到2000年将达到10亿人。这样一个具有10亿潜在消费者,总额达数千亿美元的电子商务世界,无疑将打破传统的地域界限、竞争格局和营销、交易方式,掀起零售业又一次革命。

日本最大的传统百货企业TAKASHIMAYA(高岛屋)早在3年前就尝试运用电子商务拓展海外业务,初次便创下了3000万日元的营业额,尽管与公司近100亿美元(1998年为95.1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相比微不足道,但公司已将电子商务确定为未来经营的目标市场。

标签:;  ;  ;  

世界百货零售业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分析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