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朱昌裕[1]2003年在《论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搞好国有企业,既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而要想搞好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是一个关键因素。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分叁个部分对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是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回顾,旨在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指导当前实践。第二部分是对党在国有企业中应具有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及评价。针对当前人们对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问题,做正反两方面的介绍和评价,并说明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体现。第叁部分是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坚持党的政治核心地位。论述企业党组织如何践行“叁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为更好地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梁晓霞[2]2001年在《论党在国有企业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从而使国有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党的领导下迈向21世纪的国有企业将更积极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

宋广奇[3]2011年在《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转型与快速发展,腐败也呈急剧上升趋势。较传统计划经济时代而言,腐败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权钱交易,逐渐转向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蔽性较强的腐败方式。长期以来,针对腐败多样化、隐蔽性等特点,我国一直采取不同方式与腐败进行斗争。从反腐的方式和效果来看,主要是单纯行政手段与司法手段以及两者并用,在一定范围及区域内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由于我国反腐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实现完全常态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也没有完全与我国法治实现对接,所以我国反腐制度又一直遭到有关方面的质疑。对于反腐模式,我国有学者提出过设想,但鲜有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人通过近几年对反腐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深切体会到反腐败及其模式建构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基础以及反腐模式的研究处于不系统、不深入的状态,本论文运用理论思维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政治生态学研究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法,在以前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反腐模式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脉络上从反腐模式的基本理论入手,进而对域外反腐模式的考量和对我国传统反腐模式的分析,发掘出先进可行的思路和作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反腐模式发展趋势,结合实际为我国反腐模式转换和建构提出新的思路。从总体结构上看,本文由导论、正文构成,安排如下:导论提出反腐模式转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从研究的动机、目的出发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主题内容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观点,为论文写作提供必要的铺垫。第一章:反腐模式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尝试从反腐败以及反腐模式的本质出发,对反腐模式的概念、基本要素、模式转换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研究我国反腐模式转换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章对于反腐模式界定是在对反腐定义考量之后,将“反腐模式”定义为“在反腐过程中形成的指导、规范以及监督反腐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以一定结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在统一体”。表现为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叁个方面的特征和包含主体模式、行为模式、责任模式、形式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据我国历史进程中反腐败措施采取的主要方式为标准,界定我国反腐模式存在政治运动反腐模式、组织反腐模式、制度反腐模式以及法治反腐模式四种类型。反腐模式由硬件与软件两方面要素组成,硬件要素包括反腐主体、反腐规则、反腐机制,软件要素包括道德制约腐败、法治反腐理念、社会控制措施。在以上理论分析基础上,从时代性、民主性和社会性叁方面分析我国反腐模式转换的内在驱动和发展趋势。第二章:反腐败基础理论与部分国家和地区实践模式。通过对世界反腐“廉价政府”理论、国体理论、国家廉政体系理论分析,以及对美国、瑞典、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反腐模式考量,分别对美国的“分权制衡反腐模式”、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反腐模式”、新加坡的“综合反腐模式”、中国香港地区的“叁管齐下反腐模式”的基本情况、运行机制以及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从反腐主体趋向独立化、规则趋向法制化、策略趋向科学化、内容趋向透明化、监督趋向社会化、法治信仰趋向常态化等方面对我国反腐模式建构的启示展开论述。第叁章:中国传统反腐基本模式及其现实局限性。本章分别对我国传统实践的“政治运动反腐模式”、“组织反腐模式”、“制度反腐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主要从各种模式历史背景与运行情况、模式选择的现实基础、历史局限性等叁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历史背景与运行情况上,主要论述各种模式形成的历史渊源、运行方式及现实意义;在模式选择的现实基础上,主要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当时选择该种模式的合理性;在历史局限性方面,分别指出各种反腐模式的缺陷及其表现。文中肯定了叁种模式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发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反腐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的高度上为我国反腐模式转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第四章:法治反腐模式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在结合我国法治建设实践基础上,从反腐政治化与法治正义、反腐社会性与法治公正性、反腐多元化与法治统一性之间辩证关系上论述我国对法治反腐模式选择之必然,进而对于法治反腐模式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综合分析,指出法治反腐模式包含法治反腐观念模式、法律制度框架、反腐组织结构、法治反腐运行法律秩序四大要素,除了对这四个方面要素基本内容及其相互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外,还从哲学原理角度分析法治模式存在的合理性。综合以上内容,分别在从依法治国、法治本质、法治价值、政治和社会推动四个方面论证了我国建立法治反腐模式理论及实践基础,在此前提下再指出我国法治反腐模式的不足:行政体制与法治反腐模式不能有机衔接、法治反腐运行及配套机制尚不健全、法治反腐法律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法治反腐理念不具有普及性。第五章:传统反腐基本模式向现代反腐模式转换范畴。论证传统反腐模式不足和我国对于法治反腐模式的选择,那么就意味着反腐模式必然存在一个转换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传统反腐模式向法治反腐模式的转换存在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反腐组织上,要实现多元性向专职性转换、依附性向独立性转换、行政性向行政司法化转换;在行为上,要实现惩罚向预防与惩罚并用转换、依政策反腐向依法反腐转变、权力反腐向权责对等反腐转变;在程序上,要实现注重实体向程序与实体复合转变、程序由封闭向公开的转变、程序由失范向规范的转变;在反腐机制上,要实现平行机制向联动机制转变、单向机制向双向制约机制转变、惩罚机制向系统反腐机制转变。第六章:当代中国完善法治反腐模式的新进程。针对前面几章内容,本章针对我国反腐模式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法治反腐模式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设计。总体思路为:实现我国法治反腐模式由权治与人治反腐向法治反腐转变、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单一治理向联动治理转变以及分散治理向统一治理转变。然后从两个方面提出完善进路:一是法治反腐模式规则体系法治化,首先是全面覆盖反腐法治理念,主要是实现反腐机构及其人员执法理念、公务人员行政理念、腐败社会控制理念法治化;其次建立全面的反腐法律体系,主要是通过立法权限严格化、反腐体系法制化、反腐规则理性化、法治统摄其他反腐策略来实现;再次强化反腐机构法律权威地位,主要通过整合和统一反腐机构、严格反腐机构权限与职责、加强反腐机构监督等方面实现。另一方面是法治反腐模式运行机制科学化。首先是强化法治反腐模式运行统一性。提出了两步走思路,第一步是对我国现有反腐机构进行必要整合,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二步为建构完备的法治反腐模式;其次是合理建构法治内反腐运行机制,主要从完善党对反腐领导机制、行政反腐机制、司法反腐运行机制叁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最后是实现法治内外反腐机制的有机衔接,主要从其他反腐机制与法治反腐机制目的一致性、其他反腐机制对法治反腐机制行为补充性以及法治反腐机制是解决腐败最终手段和方式上提出自己的意见。第七章:余论。本章是对论文的总结和建议,分别从反腐模式建立与国家治理方式具有高度一致性、政治与经济发展是决定反腐模式转换内在动力以及完善法治反腐模式是反腐主要方略和必然趋势叁个方面来总结和概括当代中国反腐模式形成、转换及未来发展趋势。

吴爱英[4]2009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文中提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叁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纪念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8年司法行政工作,部署2009年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努力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昨天结束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

韦天琦[5]2013年在《"叁优"工程的认识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总公司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实施'叁优'工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盐和盐化工企业”的战略任务,如何贯彻落实是当前各个二级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一项重要任务。一提高和加强对“叁优”工程的叁点认识要正确地完整地认识“叁优”工程是总公司的一

刘明忠, 沙鸣, 栗美霞, 徐建华, 刘其先[6]2013年在《提升央企党建体制机制科学化水平》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条件下,对于多层级法人治理、多行业经营管理、多地域分支布局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而言,要提升党建体制机制科学化水平,就必须贯彻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党组织设置和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

隋希庆, 战福东[7]2015年在《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步入新常态、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也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关注的重要话题此文结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就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分析。

韦天琦[8]2011年在《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漫谈》文中提出文化建设是企业工作的难点,难就难在定义容易不明、主体容易错位、易空洞易偏颇,近期看了一些书,作一些思考。下面,就围绕着“文化”的问题谈一谈,由此及彼,重点在于如何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能有点启示。一、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什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哪里?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建设,接着提出文化建设,现在是

韦天琦[9]2012年在《国有独资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党组织的定位和作用》文中指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愿望和任何外部政治力量强加给企业的,而是由中国国情和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内在要求,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总公司正在对系统内全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后的全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新体制下,企业党组织应该如何定位和发挥作用?企业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应该如何定位

石盐军[10]2012年在《浅谈制盐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文中提出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细胞,企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我国的制盐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行业,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管理方式、生产工艺、员工思想等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发展“瓶颈”。笔者作为制盐生产企业的一名员工,结合公司的生产实际,试图对制约制盐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瓶颈一:思想观念陈旧。由于目前盐行业企业仍有大量的计划经济成份,体制中双轨运行的痕迹较为明显,企业员工长期形成的

参考文献:

[1]. 论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D]. 朱昌裕.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 论党在国有企业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作用[J]. 梁晓霞. 桂海论丛. 2001

[3]. 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 宋广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J]. 吴爱英.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

[5]. "叁优"工程的认识与实践[J]. 韦天琦. 中国盐业. 2013

[6]. 提升央企党建体制机制科学化水平[J]. 刘明忠, 沙鸣, 栗美霞, 徐建华, 刘其先. 中国盐业. 2013

[7].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 隋希庆, 战福东. 中国盐业. 2015

[8].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漫谈[J]. 韦天琦. 中国盐业. 2011

[9]. 国有独资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党组织的定位和作用[J]. 韦天琦. 中国盐业. 2012

[10]. 浅谈制盐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 石盐军. 中国盐业. 2012

标签:;  ;  ;  ;  ;  ;  ;  

论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