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比较论文_高辉,贺亮,权莉,刘洋,高笑梅

鸡西市传染病医院超声室 158100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90名患者,其中有45名患者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45名患者患有病毒肝炎性肝硬化,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找到两种病症的超声表现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超声诊断表现为肝脏形态呈现出肿大的态势,肝实质内细颗粒状相同能够增粗回声,但是肝包膜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厚情况,超声影像并不能清晰的看到到肝内胆管,腹腔淋巴结呈现出明显的肿大状态,肝内并没有很多的再生结节;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超声诊断表现为肝脏形态呈现出缩小的态势,肝实质内细颗粒状并没有呈现出明显回声,肝包膜明显增厚,可以清除的看清肝内胆管,腹腔淋巴并未呈现出明显肿大态势,肝内出现了比较多的再生结节。两个病症临床超声诊断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运用临床超声技术来诊断上述两种病症。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超声;临床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不强,此种疾病通常与免疫性疾病并存,比如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等,但是具体致病因素至今都不明。该疾病发病人群主要是中年妇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起病时间比较漫长,而且初期阶段症状并不突出,基本上有接近10%的患者不会察觉到,正是因为如此,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进行早期确诊具有 一定的难度,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患者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的问题,严重者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病毒肝炎性肝硬化具有传染性,致命因素主要是各种不同的感染病毒,主要临床症状有恶心、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严重的患者通常已经转变为肝硬化。该疾病的发病初期阶段也无特别明显的征兆,大多数患者检查时疾病上都是晚期,因此对其进行早期确诊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两种疾病发病初期阶段特征都不是非常明显,因此无法用来诊断病情,但是后期超声特征差异显著,完全可以用来鉴别病症。本文选取90名患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各45名,对其超声诊断表现进行探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选取90名患者,其中有45名患者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中有27名为男性患者,有18名为女性患者,最低年龄是43周岁,最高年龄是72周岁,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8年,有7名患者为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为A级,有22名患者为Child-Pugh 分级为B级,有16名患者为Child-Pugh 分级为C级;有45名患者为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其中有24名男性患者,有21名为女性患者,最小年龄是45周岁,最大年龄是76周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10年,其中有6名患者为Child-Pugh 分级为A级;有25名患者为Child-Pugh 分级为B级,有14名患者为Child-Pugh 分级为C级。两组患者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2、方法

采用GELOGIQP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对于腹部超声检查者应于检查前12小时禁食禁水,前两天应禁止进行胃肠道造影及胆道造影。检查前准备完成后,进行常规扫查,一般扫查顺序肝-胆-脾-胰腺,重点扫查肝脏,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肝实质回声、肝包膜情况、肝内再生结节、肝内胆管回声、腹腔淋巴结肿大情况。

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比较(n,%)

三、讨论

由于患者肝内胆管炎遭受了损坏,使得肝内胆汁淤积而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由此发展成为慢性肝病,最终形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致病因素与患者免疫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此病症多见于女性患者,年龄通常在40-60周岁之间,该病症的临床症状非常突出的,通过很多方式都能够轻松诊断出来,但患者检查时基本上都处于晚期,所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成功治疗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早期确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理主要是肝内胆管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造成胆汁淤积,长此以往发展成为进行性纤维化,由此导致肝硬化。依照病理来进行分型,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为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主要症状是肝内小胆管可以看见明显斑块损害,也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损害,胆管周围会侵入很多种类型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汇管区能够非常明显的清楚看见淋巴细胞,还能够形成芽肿,肝细胞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损坏,胆小叶拥有着完整的结果,不存在着胆汁淤积的问题。第二种为小胆管增生,该阶段症状主要是胆管受到了非常广泛的破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增生问题,汇管区结缔组织能够看出明显增多,同时可以看出肉芽肿,肝细胞存在着明显的碎片状坏死情况,可以明显看到胆汁淤积问题。第三种为瘢痕,主要表现为胆管减少,结缔组织增生已经进入到肝小叶种在,由此形成纤维间隔,但是肉芽肿却明显变少,胆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淤积问题,肝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坏死问题。第四种肝硬化,主要症状是汇管区纤维间隔明显增加,同时各个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程度的连接性,肝小叶被分隔为两种,一种时假小叶,另一种是再生结节,肝细胞已经呈现出坏死,胆汁淤积程度已经非常严重,由此导致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目前认为是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此次研究中主要是对上述两种肝病症进行超声诊断,由此总结各自的超声表现,进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超声诊断后,所表现出来的是肝脏明显肿大,除此之外,肝实质内细颗粒回声非常明显,腹腔淋巴结肿大问题也突出,这三种症状的发生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要比高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数据统计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包膜厚度明显提升,肝内胆管没有办法显示清楚、再生结节数量比较多,这些症状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明显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更加突出,数据统计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赵素贤,赵景民.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05)

[2]陈重,张新力,卢福昱.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超声影像对比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03)

[3]王才华. 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意义[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01)

[4]史旭华,张奉春.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与基础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6(01)

[5]周艳贤,张新力,施源,陈重,苏颖,董政,田江克. 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超声影像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06)

论文作者:高辉,贺亮,权莉,刘洋,高笑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超声诊断比较论文_高辉,贺亮,权莉,刘洋,高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