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分析与建议论文

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分析与建议

朱于嘉ZHU Yu-jia

(卡迪夫大学,卡迪夫CF10 3AT,英国)

摘要: 为了参与全球性的人才竞争,中国有许多城市基于其各自的发展情况和城市定位,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介此希望能够吸引和保留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哈尔滨市高校学生关于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的主观看法,试图研究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的效果以及政策内容上的瑕疵。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的补贴内容单一以及经济补贴的数额不足,难以对哈尔滨市受到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本文在最后基于关于人才流动的理论因素和美国匹兹堡的成功案例,对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和哈尔滨市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人才引进政策;问卷调查;政策建议

0 引言

改革开放将中国带入了全球化的环境中,帮助中国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也将许多挑战带到了中国,例如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高端人才达成目标。在国家各种人才引进计划的引导下,中国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各地的人才引进计划,力图将人力资源利用到最大化。2016年,哈尔滨市也颁布了“哈尔滨英才聚集计划”,来吸引外来人才,也力图保留住本地人才。哈尔滨市政府计划每年投入一亿元作为人才引进补贴,其中包括对于高端人才的经济补贴、住房补贴以及一系列的有限特权,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吸引和保留10000名高端人才以及建设一系列的产业园、创新点等设施[1]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张爱玲擅长用小说讲故事,而且是美国现代作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说的“另一种不只是故事的故事”。她的故事,大于生活,风格显著,这与她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也与其小说的叙事策略,如语言表达、情节设置和故事构架有一定关联。而在这些叙事策略中,“反高潮”手法是较为突出且频繁出现的。

人才引进的数量是衡量人才引进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直观的指标之一,但是人才引进政策设立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吸引高端人才,而是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如果城市整体竞争力并没有因为成功引进人才而提高,那人才引进政策就不能称之为有效。本文以哈尔滨的人才引进政策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来思考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劣,以及未来哈尔滨的发展方向和改革重点。

1 问卷调查

本文研究的本质是分析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劣以及成效。其人才引进政策针对对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另一个部分是青年的硕博人才。对于第一类人群,“哈尔滨英才聚集计划”的入选标准和国家千人计划相同,其数据信息可以从相关文件获取,在此不过多赘述。本次研究将重心放在青年人才上,其相关数据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手数据收集(Primary Data Collection)。基于被调查人员对于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的认知和看法,该政策成功与否可以很容易被体现出来。调查以哈尔滨市内的高校学生为对象。哈尔滨市内有超过51所高等教育机构,由于人员有限,调查将主要以哈尔滨排名最高的两所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来进行采样。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哈尔滨市的英才聚集计划进行提问,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受访者未来的就业地点倾向、他们在选择未来工作地点时的考虑因素、他们对于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的了解和认知,以及他们在面对这样一部政策时的选择等。调查问卷采用校园派发和网上调查两种方法,共获得有效问卷112份。调查数据结果见表1和表2。

讨论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人口流动即移民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理解移民的因素可以帮助各级政府在人才吸引上实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移民作为一个人口学现象可以反映出个体和区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影响移民的因素总体上可以被分类为推动因素(Push Factor)和拉力因素(Pull Factor),推动因素是人们离开家乡的原因,而拉力因素是人们选定目的地的原因[2]

表1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一

表2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二

2 分析讨论

经济因素是影响移民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个人来说,人们倾向于赚取更多的钱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这很好理解也无可厚非。值得一提的是,对区域发展,无论对于输入地还是输出地,移民活动在经济方面的影响都是有利有弊的。对于输出地来说,许多劳动力在短期内流失,但是从长期来看,流失在外地的劳动力会将资金寄回用以补贴家人,大量资金和财产将会流入输出地。对于输入地来说,临时劳动力可以迅速填补技术岗位和劳动岗位的空缺,而且高知分子和高端人才的加入可以帮助城市的发展与转型。但长期来说,社会福利的分配,哄抬的房价,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稳定等问题都是急需要被解决的[3]。除了经济因素,福利因素也是影响移民的因素之一。例如截至2011年,20%的加拿大人口是外国移民。作为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之一,许多中国人选择的原因是由于其全面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4]。环境也是影响移民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环境方面,趋暖避寒,避免阳光曝晒,住在滨水的环境等是人类的天性[5];在社会环境方面,一个宽松的、公平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人提供更多的机会,这种环境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也更让人的居住更加放松。以上所有的这些因素,依据其表现的不同和区域环境的不同,都既可以表现为推动因素,也可以表现为拉力因素。此外除了上述一些综合性因素,还有一些方面在中国也可能会成为影响因素,如家庭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教育因素等。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应当参考这些理论因素,结合哈尔滨市的现状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更贴合哈尔滨市青年人才的核心利益。

回归分析是将非确定性变量之间的关系用能够确定的函数关系表达出来。应用SPSS对体系中具体的7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明确网购客户物流配送满意度的3个显著影响因素,证明研究的有效性。

在哈尔滨英才聚集计划的内容方面,哈尔滨政府对愿意在哈尔滨工作的硕士和博士提供15000元、30000元的经济补助,除此之外政府还将提供每人三万元的住房补助。但是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些经济补助还不足以对大部分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个数量的经济补助还不足以留住一个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才。以哈尔滨市与深圳市的对比为例,2018年哈尔滨的平均工资为每月3834元,而深圳是每月5199元,这就意味着深圳的年平均工资比哈尔滨高16380元。对比哈尔滨的经济补贴,这个数量确实还不够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深圳的整体市场要比哈尔滨更加开放,具有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比经济补偿要有价值的多;而且作为沿海城市,其环境也要优于哈尔滨。

在大学生选择未来发展城市来看,有76名受访者有明确的目标,其答案总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国的一线城市,即北上广深,第二种是受访者的家乡区域,这两种答案相互涵盖。对于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于未来发展城市选择的考虑条件也不甚相同,一些受访者以经济因素考虑为主,表示北上广深都在考虑范围内,但有一些受访者对于家庭因素的考虑更多。例如一些北方学生表示只希望去北京而不考虑上海广州深圳,更有一些受访者将家庭因素放在第一位,表示希望回自己的父母身边或者是附近的省会城市。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环境也是他们在考虑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一部分受访者希望以后可以工作在滨海的城市,例如青岛等地。考虑选择未来发展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是三个最主要的影响方面。

哈尔滨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在青年人才人群中的推广宣传并不理想,其人才引进的补贴也并不具有太大吸引力。基于受访者在选择未来发展城市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可以看出,除了经济因素外,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也是重点考量对象。因此单一的经济补助很明显无法对青年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更何况这经济补贴的数额也远达不到产生吸引力的程度。

3 研究缺陷

另外,此照片中李铁夫手扶的藤条拐杖现存我馆。而经李铁夫弟子温少曼先生指认,此藤杖正是当年(1946年)李铁夫游峨眉山时,他在山下买给李铁夫的那一根。温少曼也没想到李铁夫一直使用并保留在身边。李铁夫四川之行,由李济深夫妇安排并同行,学生有陈海鹰、温少曼。

本次调查问卷的受访对象样本范围小、样本数量小,这主要是由于研究人员的数量受限,没有能力收集大数量的样本。哈工大和哈工程两所大学作为理工科院校,男女比例不均衡,因而性别对于未来发展地区选择上的影响并没有包含在内,因为不同性别对于家庭等因素的考虑不一样,这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论。另外,由于当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关于哈尔滨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果报告,在数据收集方面会显得比较零碎松散,缺乏整体性。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效果不明显不能仅归咎于人才引进政策,一些相关的、相互支持的政策也应当被分析研究。

4 推荐建议

4.1 对于哈尔滨市人才引进计划的建议

利用飞轮齿圈高频感应淬火余热实现齿圈压装工艺的工序可以并入到飞轮机加工线形成连线的生产模式。缩短飞轮总成加工线的物流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增加产品收益。另外,由于采用总成件方式的供应,一方面减少了整机厂分装线的投入,另一方面作为飞轮组件供应方,为公司增加了销售收入。

在此次调查中,78.57%的受访者表示此前从未听说过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对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没有过了解。自2016年,该政策颁布已经过去两年,在哈尔滨的大学中学生了解它的比例如此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哈尔滨市内最好的两所大学,这说明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尽力的推动该项政策的实施。试想如果哈尔滨市内的优秀高校学生都不了解这项政策,哈尔滨市政府又怎么能指望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高端专家、学者、青年人才对其有所了解呢?

一个城市的成功转型是由长期的有计划的发展慢慢形成的,美国匹兹堡作为一个成功的城市转型案例,花了20年的时间才逐步体现成效[6]。同样,即使哈尔滨成功引进人才,也将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这就需要哈尔滨市政府去制定一个长期的、有预见性的计划以逐渐提升城市形象,而不是简单地短期地期望在2020年之前引进一万名高端人才。针对哈尔滨人才引进计划的低知名度,政府对于颁布的政策应该积极地宣传推进,而非发完了事。基于哈尔滨的发展现状,零星的专家学者难以力挽狂澜,人才引进政策的内容应该将招揽重点从国际高端人才转移到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青年人才。在经济补偿方面,哈尔滨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突出,因此需要另辟蹊径,试图在其他方面找到吸引点,例如医疗、教育、住房,或者家庭等因素进行尝试。哈尔滨在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上并不占据优势,所以在其他方面应该更加要多花心思。

4.2 对于城市发展转型的建议

在城市产业转型方面,美国匹斯堡亦可称为借鉴的案例[7]。哈尔滨市内有高等学府51所,其中以哈工大和哈工程为首,在工程类、机械类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位居中国前列,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如今哈尔滨的主要发展方向集中在医疗生化产业,主要目的是希望发展传承哈药的基础;但是在医疗生化领域,哈尔滨在高等人才培养上并不占据优势,这样的发展方向并没有打破哈尔滨固有的产业结构。如将重心放在信息技术以及工程类产业上,哈尔滨的高校可以源源不断的为相关产业提供人才,除了将过去的工业基础利用最大化之外,本土大学可以作为高端产业的劳动力基础,推动相关产业向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创新经济(innovation-based economy)迈进,以此改变哈尔滨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为吸引高端人才增加筹码。

4.3 对哈尔滨政府行政的建议

基于对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的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对于人才引进政策的推广宣传、民众参与、对于经济补贴上的监管机制、人才引进的审核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指标,政府对于推行相关政策缺乏专业性指导,由此体现出政府工作中缺乏严谨的行政体系。在这方面,哈尔滨政府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提高。政府应加强与学者、高校之间的合作,在科学评估的指导下进行更有体系的改革和行动,这是未来提升政府服务和树立政府积极正面形象的方法之一。

5 未来研究方向

人才引进政策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吸引人才,作为一个工具,只有帮助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才能体现政策的价值。因此基于本次的调查研究成果,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究高端的人力资源和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是从2010年开始颁布的“欧盟区域竞争力指数”(RCI,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Index)[8],还是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Chinese Urban Competitiveness Report,CUCR),都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亚洲开发银行列出了六个主要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9]:良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商业驱动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可利用的资源以及催化因素。人才引进政策正是希望通过提升人力资源来提高城市和区域的竞争力,但是由于环境、文化、气候、历史等方面的不同,人力资源在影响竞争力中所占比重也不尽相同。因此,探究高端人力资源在城市竞争力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成为接下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7)[2018年11月25日]文献出处:http://www.harbin.gov.cn/art/2017/2/9/art_13790_2096.html.

[2]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2017)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port 2017[Online]Available from: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migrationreport-2017.html(Accessed on:19th Sept 2018).

[3]Sheehan,C.M.&Riosmena,F.(2013)Migration,business formation,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in urban Mexico.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2(2013).pp.1092-1108.

[4]Canadian Census(2011)Overview of the Census-Census year 2011 [Online]Available from:https://www12.statcan.gc.ca/census-recensement/2011/ref/overview-apercu/98-302-XIE.pdf(Accessed on:21st Sep 2018).

[5]Dudley,L.,Poston,Jr.,Zhang,L.Gotcher,D.J.&Gu,J.(2009)The effect of climate on migration:United States,1995-2000.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8(2009).pp.743-753.

[6]Yang,X.&Hua,Y.(n.d.)Wuhan vs.Pittsburgh:Urban Transformation of Old Industrial Cities under Globalization Impacts[Online] Available from: http://pdfs.semanticscholar.org/b172/57c162e3fd73e367bd4baca921c8378aceea.pdf (Accessed on:1st Oct 2018).

[7]Jiang,L.(2010)Pittsburgh-Successful transition city(Pi Zi Bao-Cheng Gong De Zhuan Xing Cheng Shi)[Online]Available from: https://wenku.baidu.com/view/a5a07ae3524de518964b7d7e.html(Accessed on:1st Oct 2018).

[8]Huggins,R.&Thompson,P.2017 Handbook of Regions and Competitiveness-Contemporary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Edward Elgar Publishing,Inc.

[9]亚洲开发银行,具备竞争力的城市(2015)[2018年11月10 日]文献出处:https://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competitivecities-zh.pdf.

Harbin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y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Spati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Cardiff University,Cardiff CF10 3AT,UK)

Abstract: To participate into the global competition for talents,most of the Chinese big cities published a series of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ies depend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nd city orientation to attract and retain high-end experts and well-educated young talents.This article takes questionnaire as the primary data collection approach to collect the objective perceptions from the students of universities in Harbin.This research tries to help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 of Harbin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y and its limitations.The discussion shows that the type of subsidy in this policy is too single and the amount of economic subsidy is far from enough to attract and retain young talents.I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literatures and theories of migration are provided.

Key words: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y;questionnaire;policy recommendation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07-0052-03

作者简介: 朱于嘉(1995-),男,山东莱芜人,卡迪夫大学,空间规划与发展专业。

标签:;  ;  ;  ;  

哈尔滨市人才引进政策分析与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